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98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包括主脱泥仓,主脱泥仓的形状为矩形,主脱泥仓的四周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的高度等量递增,主脱泥仓与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通过滤袋的过滤作用,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的高度递增,依次通过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第四脱泥仓进行过滤,进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脱泥量,提高了脱泥效率,并且通过封闭盖的设置,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的脱泥工序中,需要用到脱泥装置,脱泥装置的目的是将污水中的污泥分离出来并排除,具体的过程为:通过滤带包夹物料,在行进过程中使物料在压滤辊上受到挤压从而把其中的水分压滤出来。但是滤带内部的污泥为已经形成的污泥,但是污水在流动时,无法形成污泥,从而需要将污泥进行加药絮凝,并且将污水沉淀,沉淀的物质堆积在底部形成污泥,该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将污泥与污水进行区分,但是污泥沉淀池尺寸规格较大,从而使污泥沉淀效果较慢,并且气味难闻,容易污染外部环境,同时沉淀结束后还需要进行污泥采集进行二次处理,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包括主脱泥仓,所述主脱泥仓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主脱泥仓的四周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所述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的高度等量递增,所述主脱泥仓与所述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所述主脱泥仓一侧顶部设有主进水管,所述主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一脱泥仓的正上方,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内壁均可拆卸连接有滤袋,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滤袋配合的限位圈,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的底面均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外部水箱密封连接,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封闭盖。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第四脱泥仓上端面均铰接有四个与所述封闭盖相配合的限位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第四脱泥仓内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封闭盖相配合的支撑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袋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圈相配合的固定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袋的长度与所述主脱泥仓、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第四脱泥仓的高度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袋位于所述连通管的下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脱泥仓的高度低于所述主脱泥仓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污水受到重力影响下落,落至滤袋内部,通过滤袋的过滤作用,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随着主脱泥仓内部的滤袋表面污泥增多,过滤效率降低,从而造成水位上升的情况,由于第一脱泥仓、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和第四脱泥仓的高度递增,此时水位上升后,污水首先通过连通管进入第一脱泥仓内部,通过第一脱泥仓内部的滤袋再次进行过滤,从而依次通过第二脱泥仓、第三脱泥仓、第四脱泥仓进行过滤,进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脱泥量,采用先过滤再沉淀的方式,提高了脱泥效率,并且通过封闭盖的设置,使脱泥仓内的气味不会散发出来,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中主脱泥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主脱泥仓;11、第一脱泥仓;12、第二脱泥仓;13、第三脱泥仓;14、第四脱泥仓;15、主进水管;16、排水管;17、封闭盖;171、限位板;172、支撑筋;18、连通管;2、滤袋;21、固定圈;22、限位圈。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包括主脱泥仓1,主脱泥仓1的形状为矩形,主脱泥仓1的四周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等量递增,主脱泥仓1与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通过连通管18相互连通,主脱泥仓1一侧顶部设有主进水管15,主进水管15位于第一脱泥仓11的正上方,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内壁均可拆卸连接有滤袋2,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与滤袋2配合的限位圈22,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底面均设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与外部水箱密封连接,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封闭盖17,污水通过主进水管15进入主脱泥仓1内部,此时污水受到重力影响下落,落至滤袋2内部,通过滤袋2的过滤作用,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过滤完成后的水通过排水管16排至专门收集的水箱内部,此时随着主脱泥仓1内部的滤袋2表面污泥增多,过滤效率降低,从而造成水位上升的情况,由于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递增,此时水位上升后,污水首先通过连通管18进入第一脱泥仓11内部,通过第一脱泥仓11内部的滤袋2再次进行过滤,从而依次通过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第四脱泥仓14进行过滤,进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脱泥量,采用先过滤再沉淀的方式,提高了脱泥效率,并且通过封闭盖17的设置,使脱泥仓内的气味不会散发出来,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图1-3中: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第四脱泥仓14上端面均铰接有四个与封闭盖17相配合的限位板171,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第四脱泥仓14内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封闭盖17相配合的支撑筋172,封闭盖17底面设置密封层,橡胶材质的密封层通过限位板171对封闭盖17下压,从而使橡胶密封层与支撑筋172接触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增加了封闭盖17与脱泥仓之间的密封性。在图3中:滤袋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圈22相配合的固定圈21,滤袋2的长度与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相适配,滤袋2位于连通管18的下方,由于滤袋2会受到重力影响下落,此时通过固定圈21与限位圈22的配合,使滤袋2可以固定在脱泥仓内部,由于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不一致,因此滤袋2的高度与脱泥仓高度相适配,进而提高了过滤效果。在图1中: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低于主脱泥仓1的高度,主脱泥仓1内壁顶部可以设置水位感应器,第四脱泥仓14位于主脱泥仓1下方,当主脱泥仓1内部水位上升至水位感应器位置后,此时说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包括主脱泥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脱泥仓(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主脱泥仓(1)的四周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所述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等量递增,所述主脱泥仓(1)与所述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通过连通管(18)相互连通,所述主脱泥仓(1)一侧顶部设有主进水管(15),所述主进水管(15)位于所述第一脱泥仓(11)的正上方;/n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内壁均可拆卸连接有滤袋(2),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滤袋(2)配合的限位圈(22),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底面均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与外部水箱密封连接;/n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封闭盖(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污水脱泥设备,包括主脱泥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脱泥仓(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主脱泥仓(1)的四周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所述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高度等量递增,所述主脱泥仓(1)与所述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通过连通管(18)相互连通,所述主脱泥仓(1)一侧顶部设有主进水管(15),所述主进水管(15)位于所述第一脱泥仓(11)的正上方;
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内壁均可拆卸连接有滤袋(2),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滤袋(2)配合的限位圈(22),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底面均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与外部水箱密封连接;
所述主脱泥仓(1)、第一脱泥仓(11)、第二脱泥仓(12)、第三脱泥仓(13)和第四脱泥仓(14)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封闭盖(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