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锐娜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6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针对现有的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往往对雨水的净化效率较低,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装置内容易累积大量的杂质,如不能及时的清理,容易堵塞装置,使得雨水净化质量下降,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过滤壳体和净化壳体,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集水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清理杆和搅拌杆,使得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在运转的同时可以对过滤板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理,且通过搅拌杆进一步使得雨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使得雨水净化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水资源紧缺,因此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同时需要不断的扩充水源,以便满足人们的生活及生产需求,其中对雨水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得到了重视。由于建筑上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及细菌,在对建筑上的雨水进行充分利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净化杀菌处;但是现有的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往往对雨水的净化效率较低,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装置内容易累积大量的杂质,如不能及时的清理,容易堵塞装置,使得雨水净化质量下降,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往往对雨水的净化效率较低,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装置内容易累积大量的杂质,如不能及时的清理,容易堵塞装置,使得雨水净化质量下降,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壳体(2)和净化壳体(3),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集水斗(4),集水斗(4)的底端与过滤壳体(2)的顶部相接通,过滤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板(5),且过滤壳体(2)的底部接通水管(6)的一端,水管(6)的另一端与净化壳体(3)的一侧相接通,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进药斗(7),进药斗(7)的一端与净化壳体(3)的一侧相接通,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出水管(8),出水管(8)的一端与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壳体(2)和净化壳体(3),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集水斗(4),集水斗(4)的底端与过滤壳体(2)的顶部相接通,过滤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板(5),且过滤壳体(2)的底部接通水管(6)的一端,水管(6)的另一端与净化壳体(3)的一侧相接通,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进药斗(7),进药斗(7)的一端与净化壳体(3)的一侧相接通,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出水管(8),出水管(8)的一端与净化壳体(3)的另一侧相接通,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排污管(9),排污管(9)的一端与净化壳体(3)的底部相接通,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净化壳体(3)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旋转杆(11),第一旋转杆(11)的一端延伸至净化壳体(3)的外侧并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焊接,且第一旋转杆(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2),壳体(1)的一侧内壁与过滤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杆(13),横杆(13)的底部滑动安装有齿杆(14),齿杆(14)的一端延伸至过滤壳体(2)内并固定连接有清理杆(15),清理杆(15)与过滤板(5)相配合,电机(10)与齿杆(14)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锐娜
申请(专利权)人:谢锐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