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5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包括设置在滤池底部的配水渠,配水渠上方为滤料层,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配水孔;滤池上部通过出水口连通出水渠道;出水渠道还连接有反洗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滤池为上向流滤池,由滤池底部进水,滤后上向流出水;重力反清洗,无需单独反冲洗水泵和风机节约反洗能耗30%;重力流反冲洗提高反洗效果;滤池内部水下无设备需要维护,维护在管廊进行,无需清空滤料;节省运行费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标准的日益严格,对于污水处理的投资力度大大加强,近年来国内对污水处理的出水标准越来越高,各个污水厂都在不断的进行提标改造,不断引进新的工艺系统。江苏省也在2018年更新了《B32-1072-2018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NH4-N排放限值为3mg/L,TN排放限值为10mg/L(数值为>12℃时的控制指标);另一级A标准中NH4-N排放限值为5mg/L,TN排放限值为15mg/L(数值为>12℃时的控制指标)。其中增加滤池系统是各个污水厂普遍用于脱N脱P的处理方式。生物滤池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艺,目前市场上较多的是是深床滤池,多采用砾石、鹅卵石、石英砂等材料作为过滤质料,所需滤料高度多≥3m,对滤池底部滤砖承压能力需求提高。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曝气不均匀、不稳定等现象,经过多次工程研究原因基本在于滤料板结或堵塞问题,须将滤池内滤料全部挖出后方可解决,耗费人力、物力。本次涉及的一种轻质滤料滤池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并能够减少人为的检修工作,脱磷除氮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这是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经过轻质滤料过滤后的水自滤床顶部排出收集,并与大气接触,这样避免在下向流系统中因未处理的污水直接与大气接触而产生臭味现象,处理后的水也被用来作为反冲洗水(通过重力反向冲洗)而无需反冲洗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包括设置在滤池底部的配水渠,配水渠上方为滤料层,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配水孔;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空气系统,通过空气系统向池内输送气体,使污水与滤料中的培养菌充分反应;滤池上部通过出水口连通出水渠道。进一步的,滤池包括若干个滤池单体,进水分配渠道在各滤池单体之间安装有手动闸板阀或阀门,污水通过配水渠分配到各个生物滤池单体,在检修时隔离生物滤池单体。进一步的,滤池包括进水渠道,进水渠道连通配水渠;滤池进水渠配有气动控制装置和流量测定装置,各滤池单体进水通过气动控制装置和流量测定装置平衡进水,并在反冲洗时关闭进水。进一步的,每个出水口都装有叠梁闸插槽,以便在对滤池维修时能够与出水渠道隔离。污水由配水渠分配到每个水池,在水压及外力作用下,经过滤料层。同时空气系统运行,提高滤料接触面积率,已达到去除水中氮、磷的目的。经过过滤的水流入出水渠道,进入下一处理单元。进一步的,出水渠道上设有溢流堰。进一步的,出水渠道通过出水渠与滤池相通,因此滤料层上部出水渠道中的水可以通过出水孔倒流冲洗滤池,并由安装在池侧壁的反洗水管上的排水阀控制启、停;通过出水渠道末端的反冲洗总排水阀和溢流堰连接排出废水。作为优选:滤料采用密度小于1g/cm3轻质滤料。进一步的,滤料是一种均匀的小粒径的球状颗粒。这种滤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附着生物膜。进一步的,滤料层顶部设有滤板,滤板上安装若干个滤头。本技术具有:①上向流滤池底部渠道大孔配水顶部出水,不易堵塞;②球形滤料比重小于1,有弹性不易磨损寿命10年以上;③不锈钢穿孔管曝气,节省设备投资和长期维护费用;④滤头在滤池顶部,与处理后水接触,不易堵塞且易于更换;⑤重力反清洗,无需单独反冲洗水泵和风机节约反洗能耗30%;⑥工艺供气鼓风机可同时用于反冲洗;⑦逆向流反冲洗提高反洗效果;⑧滤池内部水下无设备需要维护,维护在管廊进行,无需清空滤料;⑨反硝化生物滤池独特的进水设计使得碳源损耗低;⑩高反硝化效率和旁通考虑节省运行费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管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曝气管分布图。图1中:1为进水渠、2为配水渠、3为滤料层、4为出水渠道,5为反洗水管,6为空气系统,7为反洗废水池,8为反洗废水排放总管,9为反洗废水排放渠,10为检修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滤池是一种上向流的生物滤池。过滤后的水自滤床顶部收集排出,并与大气接触,这样避免了在下向流系统中因未处理的污水直接与大气接触而产生的臭味的现象。处理后的水也被用来作为反冲洗水。通过重力反向冲洗,而无需反冲洗泵。污水由进水渠1进入滤池底部的配水渠2上的配水孔进入到滤池底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滤池内的布水均匀。配水渠2在配水孔所在的面设有检修孔10。配水渠2与滤料层之间设有空气系统6,通过空气系统6向池内输送气体,使污水与滤料中的培养菌充分反应。曝气管分布图如图3所示。污水在滤池内通过进、出水的水位差向上通过滤池及浮在水中的3滤料层。浮在水中的滤料被滤池上部的滤板阻拦以免随出水而流失。处理后的水通过安装在滤板上的众多滤头流出。滤池的滤料是一种均匀,轻质(比重小于1),小粒径的球状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附着生物膜。反硝化生物滤池生物膜基本是由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异养型细菌构成,当污水通过滤床时,硝酸盐被还原成氮气。由于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进水为二级出水,剩余有机物不能满足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需投加少量的外加碳源乙酸钠。另外,由于生物滤池本身的物理拦截作用,使悬浮物同时也被去除。这样使得生物滤池的出水水质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标准。在滤池的管廊中设有一套排污系统,将来源于滤池放空、布气系统清通和管廊清洗等产生的污水排入反冲洗废水池。每个滤池单体的处理水通过出水口进入出水渠道4。每个出水口都装有叠梁闸插槽,以便在对滤池维修时能够与出水渠道隔离。出水渠道4的尺寸和水位的设计是考虑到滤池反冲洗时对水量和水头的要求。出水通过出水渠道4上的溢流堰排出,溢流堰的高度始终要保证能够有足够的满足1个滤池反冲洗用的水量停留在渠道中。这样就可以随时进行反冲洗。在线的测量仪表对出水的硝酸盐浓度进行测量以调整滤池碳源投加量。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滤池会像其它类型的滤池一样逐渐被堵塞。造成堵塞有个原因,一是因为滤池对悬浮物的截留,使被截留的悬浮物累积在滤床中;二是因为滤料上生物膜因为自身的生长而变厚而使滤料颗粒间的空隙被堵塞。通过反冲洗可以去除这些堵塞物。当滤池的悬浮物和硝酸盐在正常的设计负荷以下时,每天只需对每个滤池单体进行一次反冲洗。另外,当滤池的堵塞程度达到极限,即滤床的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也要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是水和空气交替进行的,大约持续20分钟左右。在调试阶段将对反冲洗的参数进行设定。如图2所示,步骤如下:滤池的进水阀门和进气管阀门关闭,将滤池与其它构筑物隔离。反冲洗开始:步骤1:水冲洗滤池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滤池底部的配水渠,配水渠上方为滤料层,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配水孔;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空气系统,通过空气系统向池内输送气体;滤池上部通过出水口连通出水渠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滤池底部的配水渠,配水渠上方为滤料层,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配水孔;配水渠与滤料层之间设有空气系统,通过空气系统向池内输送气体;滤池上部通过出水口连通出水渠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包括若干个滤池单体,进水分配渠道在各滤池单体之间安装有手动闸板阀或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包括进水渠道,进水渠道连通配水渠;滤池进水渠上设有气动控制装置和流量测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向流的轻质滤料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每个出水口都装有叠梁闸插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松沈立茹钱江涛于江水李惠赵金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