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3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对称布置的L型热管、与L型的热管的短管部分连接的导热板和与导热板连接的水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热管紧贴管式放电机芯的表面,有利于将热量迅速传导出来,通过水冷装置将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属于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虽然现代臭氧发生器的效率与传统产品相比已经明显提高,但有90%左右的电能不是用来生成臭氧而是转变成热量,如果这部分热量得不到有效的散失,臭氧发生器放电间隙的温度会持续升高甚至超过设计的运行温度。高温不利于臭氧的产生但利于臭氧的分解,导致臭氧产量和浓度下降。目前在采用管式放电机芯制作臭氧的过程中,虽然产量大浓度高,但是也存在产热量大的问题。目前采用的机箱风冷散热模式,即在臭氧发生器的壳体上设置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的散热。但是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较低。当采用水冷散热的时候,因为目前的水冷散热的水箱不能很好贴合管式放电机芯的表面,散热效果同样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通过将热管紧贴管式放电机芯的表面,有利于将热量迅速传导出来,通过水冷装置将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对称布置的L型热管、与L型的热管的短管部分连接的导热板和与导热板连接的水冷装置,所述导热板内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热管的短管部分插接在导热板的通孔内,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设置在导热板上的吸热水箱、与吸热水箱连通的循环水管、设置在循环水管上的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管连通的散热水箱、设置在散热水箱上的散热鳍片和设置在散热鳍片上的散热风扇。优选地,所述热管的外壁上涂抹有导热硅脂。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管为软质水管。优选地,所述热管的长管部分设置有扎带。优选地,所述散热水箱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优选地,所述导热板在通孔与远离吸热水箱的一面之间设置有隔热夹层。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通过将热管紧贴管式放电机芯的表面,有利于将热量迅速传导出来,通过水冷装置将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导热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管,2、导热板,2-1、3、散热装置,3-1、吸热水箱,3-2、循环水管,3-3、循环水泵,3-4、散热水箱,3-5、散热鳍片,3-6、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对称布置的L型热管1、与L型的热管1的短管部分连接的导热板2和与导热板2连接的水冷装置3,所述热管1的布局与管式放电机芯4表面的散热格栅匹配,所述导热板2内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热管1的短管部分插接在导热板2的通孔内,所述水冷装置3包括设置在导热板2上的吸热水箱3-1、与吸热水箱3-1连通的循环水管3-2、设置在循环水管3-2上的循环水泵3-3、与循环水管3-2连通的散热水箱3-4、设置在散热水箱3-4上的散热鳍片3-5和设置在散热鳍片3-5上的散热风扇3-6。优选地,所述热管1的外壁上涂抹有导热硅脂。有利于热量快速传导。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管3-2为软质水管。有利于循环水管3-2弯曲,便于走线,便于安装。优选地,所述热管1的长管部分设置有扎带5。方便固定热管1,并且加强热管1与管式放电机芯4的贴合度。优选地,所述散热水箱3-4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有利于臭氧发生器壳体内空气流出,提高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导热板2在通孔与远离吸热水箱3-1的一面之间设置有隔热夹层2-1。有利于防止向臭氧发生器壳体内辐射热量。工作过程:将热管1插接在管式放电机芯4表面的散热格栅内,通过扎带5固定,将散热水箱3-4固定在臭氧发生器壳体上的开口上,当臭氧发生器工作的时候,启动散热风扇3-6,热管1将管式放电机芯4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板2,吸热水箱3-1内的冷却水吸收导热板2的热量后,在循环水泵3-3的作用下,进入散热水箱3-4,散热水箱3-4内的热量在经过散热鳍片3-5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管式放电机芯4的散热。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热管1紧贴管式放电机芯4的表面,有利于将热量迅速传导出来,通过水冷装置3将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对称布置的L型热管(1)、与L型的热管(1)的短管部分连接的导热板(2)和与导热板(2)连接的水冷装置(3),所述导热板(2)内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热管(1)的短管部分插接在导热板(2)的通孔内,所述水冷装置(3)包括设置在导热板(2)上的吸热水箱(3-1)、与吸热水箱(3-1)连通的循环水管(3-2)、设置在循环水管(3-2)上的循环水泵(3-3)、与循环水管(3-2)连通的散热水箱(3-4)、设置在散热水箱(3-4)上的散热鳍片(3-5)和设置在散热鳍片(3-5)上的散热风扇(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对称布置的L型热管(1)、与L型的热管(1)的短管部分连接的导热板(2)和与导热板(2)连接的水冷装置(3),所述导热板(2)内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热管(1)的短管部分插接在导热板(2)的通孔内,所述水冷装置(3)包括设置在导热板(2)上的吸热水箱(3-1)、与吸热水箱(3-1)连通的循环水管(3-2)、设置在循环水管(3-2)上的循环水泵(3-3)、与循环水管(3-2)连通的散热水箱(3-4)、设置在散热水箱(3-4)上的散热鳍片(3-5)和设置在散热鳍片(3-5)上的散热风扇(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以辉徐良迪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九洲龙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