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3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和腔体上盖,所述腔体上盖与腔体的顶部螺接固定;所述腔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所述腔体风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所述腔体风道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所述腔体风道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所述腔体上盖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通过设置多个反应腔,且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有时间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毒灭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本技术同样适用于通过几种试剂混合后产生其他气体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二氧化氯常温下为气态,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分布特性,与304不锈钢、316不锈钢、常见塑料等具有良好的材料兼容性,因此气体二氧化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适用于空间内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现有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单个烧杯式反应腔,受反应条件限制,单次参与反应的试剂计量不能过大,导致产生气体二氧化氯总量受限;另外,现有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单个烧杯式反应腔,只有等当前批次试剂完全反应,排出废液之后,才能加注新试剂,进行下一批次的反应,中间存在时间间隔,不能持续的产出气体二氧化氯,单位时间气体发生量波动大;最后,现有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反应温度不可控制,低温环境下工作,会降低气体二氧化氯产生速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提高气体二氧化氯产生、释放速率并保证单位时间内气体二氧化氯产生、对外释放量的波动小和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多个反应腔,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有时间间隔,消除由于排液和注入新的反应剂时气体二氧化氯产生的空窗期,持续稳定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和腔体上盖,所述腔体上盖与腔体的顶部螺接固定;所述腔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所述腔体风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所述腔体风道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所述腔体风道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所述腔体上盖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所述腔体风道采用S型布局,较直线型、L型等风道布局型式,既可以保证每个反应腔与腔体风道连通相邻面范围一致,有效保证每个反应腔的气体二氧化氯扩散速率一致,又可以有效提高腔体风道与反应腔连通相邻面范围,有效提升气体二氧化氯的扩散速率。优选地,所述反应腔的数量不小于两个,可以根据反应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反应腔。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注入到一个反应腔中,待该反应腔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反应剂注入口向另一个反应腔内注入试剂,当腔体内设有多个反应腔时,以此类推。由于该两个反应腔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优选地,所述腔体上盖的底部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腔对应环,所述反应腔对应环与反应腔同心且反应腔对应环的直径小于反应腔的内径,所述反应腔对应环的端部向反应腔内部延伸。所需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注入反应腔内,反应剂在反应腔内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通过反应腔对应环与反应腔内壁之间的空隙排出至腔体风道内。空气从腔体进风口吹入,经过腔体风道,将气体二氧化氯从腔体出风口送出。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部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可以自动检测,控制反应温度,将反应腔内的反应温度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提升产生气体二氧化氯的速率。反应腔内的反应温度可控制,可以保证气体二氧化氯的产生速率不会受到环境温度低的影响。优选地,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有腔体排液口。反应腔内的反应剂完全反应后,通过腔体排液口排出,然后从反应剂注入口注入新的试剂进行下一循环的反应。由于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当其中一个反应腔内试剂完全反应,进入排液加注新试剂的流程中时,另一个反应腔仍在工作,从而消除了气体二氧化氯产生的空窗期,持续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优选地,所述腔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腔体密封凸起,所述腔体上盖的底部设有与腔体密封凸起相匹配的上盖密封凹槽,所述腔体密封凸起与上盖密封凹槽之间设有密封胶。由于反应剂在反应过程中会使腔体内压力增大,腔体密封凸起与上盖密封凹槽配合以及在缝隙内灌注密封胶可以保证腔体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反应剂注入口与腔体上盖通过螺纹连接。当进行气体二氧化氯制备时,每个反应腔的反应剂注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反应剂注入口分别注入生成气体二氧化氯所需的反应试剂。该装置也可以适用于通过几种试剂混合后产生其他气体的制备装置,当适用于其他气体的制备时,反应剂注入口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数量增减。所述腔体和腔体上盖的材质可以为ABS等材料。ABS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可以作为反应容器使用。本技术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操作流程:首先将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注入到一个反应腔中,同时开启腔体进风口和腔体出风口向腔体内的腔体风道通入气体,腔体内反应生成的气体二氧化氯通过反应腔对应环与反应腔内壁之间的空隙排出至腔体风道内,并通过腔体出风口送出。待该反应腔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反应剂注入口向另一个反应腔内注入试剂,当腔体内设有多个反应腔时,以此类推。由于该两个反应腔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反应腔,且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有时间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上述说明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的图4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技术的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腔体,11-反应腔,12-腔体风道,13-腔体排液口,14-腔体密封凸起,2-腔体上盖,21-反应剂注入口,22-反应腔对应环,23-上盖密封凹槽,3-腔体进风口,4-腔体出风口,5-电加热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和腔体上盖(2),所述腔体上盖(2)与腔体(1)的顶部螺接固定;/n所述腔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1)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12),所述腔体风道(12)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11),所述腔体风道(12)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3),所述腔体风道(12)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4);/n所述腔体上盖(2)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和腔体上盖(2),所述腔体上盖(2)与腔体(1)的顶部螺接固定;
所述腔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1)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12),所述腔体风道(12)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11),所述腔体风道(12)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3),所述腔体风道(12)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4);
所述腔体上盖(2)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1)的数量不小于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盖(2)的底部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腔对应环(22),所述反应腔对应环(22)与反应腔(11)同心且反应腔对应环(22)的直径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元龙李洲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诚益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诚益通万杰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