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空气质量监测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10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工仪表技术领域。用两块金属板制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被测空气在平行板之间通过,用高频正弦波电流通过此电容器,经过电压跟随器、反相电路、加法电路、整流滤波放大电路,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此电压值正比于空气电导率,用以研究与绝缘子污闪有关的空气质量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工仪表
国家环保部门已经逐渐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其测量的重点主要是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因素,而且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监测点只能分布在城区和重点污染地区;绝缘子污闪已成为输变电系统安全隐患之一,因此受到电力系统的重视;在一定湿度条件下,空气电导率与绝缘子污闪密切相关,由于输变电设备分布地区广,地形复杂,测量点多,因此需要一种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能监测空气电导率的仪表,目前市场尚无此类产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空气电导率的仪表,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其测量值用于研究与绝缘子污闪有关的空气质量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两块金属板制作一个平行板电容器CX,被测空气在平行板之间通过,用高频正弦波电流通过CX,经过电压跟随器、反相电路、加法电路、整流滤波放大电路,输出一个直流电压VO,VO值的大小与空气电导率成正比。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对空气电导率的测量,由于采用通用电子元器件,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给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其中N1——N11是集成运算放大器;N1N2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其一端接在N1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在N1的输出端,电阻R2其一端接在N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在N2的反相输入端,N1、N2的同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3和R4接地,N2的输出端接在P1点,二极管D1与D2反向并联,其一端接在P1点,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在N2的反相输入端上,电阻R6与电位器W1串联,其一端接在P1点上,另一端接N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7与电容C2串联,其一端接P1点,另一端接在N1的反相输入端,取R1=R7,C1=C2,P1点输出正弦波电压,其频率由R1C1决定,用电位器W1调输出幅度;运算放大器N3组成电压跟随器,其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同相输入端接在P1点,电容器C3的一端接在N3的输出端,C3的另一端接在运放N6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接在N3的输出端,另一端接N4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9跨接在N4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上,取R8=R9,N4组成反相电路,运放N5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相连,组成电压跟随器,N5的同相输入端与N4的输出端相连;平行板电容器CX的一端接N5的输出端,CX的另一端接N6的反相输入端,电容器C4跨接在N6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上,N4与N6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N7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同时接在P2点上,组成电压跟随器,N7的同相输入端接在N6的输出端上,N6组成反相加法放大器;P2点的输出电压VP2正比于CX-C3;运放N8N9组成全波整流电路,二极管D3与D5的正极分别接在N8、N9的输出端,其负极接在P3点,二极管D4与D6的正极分别接在N8、N9的反相输入端,其负极分别接在N8、N9的输出端,电阻R13一端接在N8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P3点,电阻R14的一端接N9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P3点,电阻R10一端接P2点,另一端接在N8反相输入端,电阻R11的一端接P2点,另一端接N9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12一端接N8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N10组成滤波电路,电阻R15的一端接P3点,另一端接P4点,电阻R16的两端跨接在N10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上,N10的同相输入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接P4点,另一端接N10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6的一端接P4点,另一端接N10的输出端,电阻R18的一端接P4点,另一端接地;运放N11组成同相放大器,电阻R17的一端接P4点,另一端接N11的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1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N1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0与电位器W2串联,其一端接N11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N11的输出端,有N1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V0,电位器W2调节其幅度。仪表的调整方法①.由电阻R1R7,电容C1C2调整正弦波的频率,W1调正弦波的幅度;②.在干燥空气的条件下,调电容器C3,使输出电压V0=0.00V;③.调电位器W2使输出电压V0达到合适的数值。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监测空气电导率的电工仪表,其特征是用两块金属板制作一个平行板电容器CX,被测空气在平行板之间通过,用高频正弦波电流通过CX,经过电压跟随器、反相电路、加法电路、整流滤波放大电路,输出一个直流电压Vo,Vo值的大小与空气电导率成正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其特征是使用11个集成运算放大器N1——N11,其中N1N2组成高频正弦波振荡电路,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其两端分别接在N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上,电阻R2的一端接在N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N2的反相输入端,N2的输出端接在P1点,电阻R6与电位器W1串联,其一端接N2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P1点,电阻R7与电容C2串联,其一端接P1点,另一端接N1的反相输入端,N1N2的同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3R4接地,N3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相连,其同相输入端接P1点,电容器C3的一端接N3的输出端,另一端接N6的反相输入端;电容器C4的两端分别接在N6的反相输入端和其输出端,电阻R8的一端接N3的输出端,其另一端接N4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9两端分别接N4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N5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相连,其同相输入端接N4的输出端,N5的输出端通过电容器CX与N6的反相输入端相连,N4与N6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N7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相连,其同相输入端接N6的输出端,N7的输出端接P2点,P2点的输出电压正比于CX-C3,电阻R10与R11的一端接P2点,其另一端分别接N8的反相输入端和N9的同相输入端,二极管D3与D5的正极分别接N8、N9的输出端,负极接P3点,二极管D4与D6的正极分别接在N8、N9的反相输入端,其负极分别接同名运放的输出端,电阻R13,R14其一端接P3点,其另一端分别接N8与N9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5跨接在P3与P4点上,电阻R16接在N10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电容器C5,C6的一端同时接在P4点,其另一端分别接在N10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上,电阻R17一端接P4点,另一端接N11同相输入端,电阻R19一端接地,另一端接N11反相输入端,电阻R20与电位器W2串联,其一端接N11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N11的输出端,此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V0。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工仪表
用两块金属板制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被测空气在平行板之间通过,用高频正弦波电流通过此电容器,经过电压跟随器、反相电路、加法电路、整流滤波放大电路,输出一个直流电压,此电压值正比于空气电导率,用以研究与绝缘子污闪有关的空气质量问题。文档编号G01R27/22GK2723996SQ20042008582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赵庆江 申请人:西安佳源技术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监测空气电导率的电工仪表,其特征是:用两块金属板制作一个平行板电容器C↓[X],被测空气在平行板之间通过,用高频正弦波电流通过C↓[X],经过电压跟随器、反相电路、加法电路、整流滤波放大电路,输出一个直流电压Vo,Vo值的大小与空气电导率成正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佳源技术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