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04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桥移动轮,所述主桥移动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移动轮,所述主桥移动轮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副桥移动轮,所述主桥移动轮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轮架移动轮,且轮架移动轮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轮杆移动轮,所述轮架移动轮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液压杆可以对登车桥的一侧进行抬升,增加了登车桥的功能性,提高了实用性,设置有主杆与伸缩杆配合,可以对登车桥的另一侧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登车桥的功能性,降低了局限性,设置有扶杆便于工作人员对登车桥移动时的控制,增加了登车桥的实用性,使登车桥更加便于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登车桥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登车桥是用于叉车与货车之间的搭桥设备,方便装卸货物,装卸货平台在现代物流现场已是一非常易见的结构形式,它是企业物流链的起点与终点,是企业快速、安全周转产品及货物的一个装卸货操作平台。现有的登车桥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登车桥的结构较为简单,灵活性较差,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登车桥进行移动的功能,降低了登车桥的实用性;2、同时现有的登车桥在使用时只能对一端的高度进行调节,不具备对两端高度调节的功能,当遇到两端都要调节时无法使用,降低了登车桥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桥移动轮,所述主桥移动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移动轮,所述主桥移动轮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副桥移动轮,所述主桥移动轮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轮架移动轮,且轮架移动轮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轮杆移动轮,所述轮架移动轮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所述轮架移动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移动轮,且第一安装座移动轮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移动轮,所述支撑杆移动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稳定杆移动轮,且支撑杆移动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向轮移动轮,所述轮架移动轮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移动轮,且第二安装座移动轮上活动安装有液压杆移动轮,所述液压杆移动轮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r>优选的,所述主桥移动轮正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孔移动轮,且副桥移动轮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移动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杆移动轮,且主杆移动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移动轮,伸缩杆移动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优选的,所述护栏移动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杆移动轮,且扶杆移动轮上套有橡皮套。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移动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移动轮,且固定架移动轮上设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移动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板移动轮,且液压杆移动轮上设有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行走轮与转向轮配合,可以登车桥进行移动,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登车桥移动时的转向,增加了登车桥的灵活性,提高了实用性,设置有主桥与副桥配合,便于车辆行驶。2、设置有液压杆可以对登车桥的一侧进行抬升,增加了登车桥的功能性,提高了实用性,设置有主杆与伸缩杆配合,可以对登车桥的另一侧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登车桥的功能性,降低了局限性,设置有扶杆便于工作人员对登车桥移动时的控制,增加了登车桥的实用性,使登车桥更加便于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收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液压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副桥;101、第一固定孔;102、第二固定孔;2、主杆;201、伸缩杆;202、支撑座;3、第一安装座;4、支撑杆;5、转向轮;6、稳定杆;7、主桥;8、护栏;9、轮架;901、支撑轮杆;10、移动轮;11、扶杆;1101、橡皮套;12、第二安装座;1201、定位板;13、支撑板;14、液压杆;1401、定位孔;15、固定架;1501、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桥7,主桥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护栏8,护栏8增加了主桥7的安全性,主桥7的一侧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副桥1,副桥1增加了登车桥的长度,同时便于车辆的使用,主桥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轮架9,且轮架9的两侧通过螺栓杆有支撑轮杆901,支撑轮杆901增加了轮架9的稳定性,轮架9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移动轮10,移动轮10可以对登车桥进行移动,增加了登车桥的灵活性,轮架9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3,且第一安装座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侧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稳定杆6,稳定杆6可以对支撑杆4进行支撑,同时当登车桥移动时可以对支撑杆4收缩,支撑杆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向轮5,转向轮5与移动轮10可以对登车桥进行移动,同时便于移动时的方向控制,轮架9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12,且第二安装座12的底部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液压杆14,当登车桥需要使用时,液压杆14通过液压管与外接的液压泵连接,从而对登车桥的一侧进行抬升,液压杆14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增加了液压杆14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抬升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主桥7正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孔102,且副桥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01。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102与第一固定孔101通过螺栓可以对副桥1折叠收缩进行进行固定,增加副桥1折叠放置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第一安装座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杆2,且主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201,伸缩杆2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02。实施例中,主杆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主杆2对登车桥使用时的一侧进行支撑,同时伸缩杆201可以对主杆2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支撑座202增加了主杆2的受力面积。进一步,护栏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杆11,且扶杆11上套有橡皮套1101。实施例中,扶杆11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扶杆11便于工作人员对登车桥移动时握持操作,同时橡皮套1101增加了扶杆11的防滑性。进一步,第二安装座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5,且固定架15上设有固定杆1501。实施例中,固定架1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固定架15与固定杆1501配合可以对液压杆14收缩进行固定,增加了液压杆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桥(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8),所述主桥(7)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副桥(1),所述主桥(7)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轮架(9),且轮架(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轮杆(901),所述轮架(9)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移动轮(10),所述轮架(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3),且第一安装座(3)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稳定杆(6),且支撑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向轮(5),所述轮架(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12),且第二安装座(12)上活动安装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主桥(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8),所述主桥(7)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副桥(1),所述主桥(7)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轮架(9),且轮架(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轮杆(901),所述轮架(9)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移动轮(10),所述轮架(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3),且第一安装座(3)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稳定杆(6),且支撑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向轮(5),所述轮架(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12),且第二安装座(12)上活动安装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7)正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孔(102),且副桥(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慧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