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00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包括混合设备、粉碎机和螺旋输送机,混合设备包括筒体,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在筒体顶部设置有入料斗,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粉碎机的入料口连通,粉碎机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通,螺旋输送机内部设置有螺旋轴,螺旋轴的轴体上设置有向左螺旋输送的左螺旋叶片和向右螺旋输送的右螺旋叶片,在螺旋输送机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下料斗和右下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混合设备、粉碎机以及螺旋输送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上采用向两个方向螺旋输送的螺旋叶片,实现螺旋输送机的双向螺旋输出,有效提高对物料的螺旋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属于螺旋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螺旋输送机在输送形式上分为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两种,在外型上分为U型螺旋输送机和管式螺旋输送机;有轴螺旋输送机适用于无粘性的干粉物料和小颗粒物料,例如:水泥、粉煤灰、石灰、粮等;而无轴螺旋输送机适合输送机由粘性的和易缠绕的物料,例如:污泥、生物质、垃圾等;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实现物料输送,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上焊接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面型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有实体面型、带式面型、叶片面型等型式;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在物料运动方向的终端有止推轴承以随物料给螺旋的轴向反力,在螺旋轴较长时,应加中间吊挂轴承;目前螺旋输送机大多是向一个方向输送物料,功能单一,而螺旋输送机与其它设备配合工作的效果也不好,导致输送物料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将混合设备、粉碎机以及螺旋输送机结合在一起,三者配合工作,协同工作效果好,提高对物料的加工效率;同时,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上采用向两个方向螺旋输送的螺旋叶片,用以实现螺旋输送机的双向螺旋输出,有效提高对物料的螺旋输送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包括混合设备、粉碎机和螺旋输送机,所述混合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两侧的筒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所述筒体的底部形成有漏斗状结构的出料口,且所述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粉碎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管型壳,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设置在管型壳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管型壳内部设置有螺旋轴,所述管型壳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旋轴转动的螺旋输送电机,所述管型壳的另外一端设置有轴承固定座,与轴承固定座对应的螺旋轴端部转动安装在轴承固定座上,所述螺旋轴的轴体上设置有向左螺旋输送的左螺旋叶片和向右螺旋输送的右螺旋叶片,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相邻处正好位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下方,在管型壳的底部左端设置有左下料斗,在管型壳的底部右端设置有右下料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旋轴的轴体是空心管体结构;用以降低螺旋轴的重量以及螺旋输送电机的工作压力,提高转动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筒体的底部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筒体底部出料口的平板闸阀用以控制筒体底部出料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混合后的物料向粉碎机内部输送时的流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左下料斗是向左倾斜向下的矩形管体结构,所述的右下料斗是向右倾斜向下的矩形管体结构;便于收集物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左下料斗和右下料斗的出口下方分别设置有传送带,两个传送带相互平行;提高物料的转运效率或封装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混合设备、粉碎机以及螺旋输送机结合在一起,三者配合工作,协同工作效果好,提高对物料的加工效率;同时,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上采用向两个方向螺旋输送的螺旋叶片,用以实现螺旋输送机的双向螺旋输出,有效提高对物料的螺旋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管型壳,2-粉碎机,3-筒体,31-搅拌电机,32-入料斗,33-搅拌轴,4-螺旋输送电机,5-螺旋轴,6-轴承固定座,7-左下料斗,8-右下料斗,11-左螺旋叶片,12-右螺旋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包括混合设备、粉碎机2和螺旋输送机,混合设备包括筒体3,筒体3内部设置有搅拌轴33,搅拌轴33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33转动的搅拌电机31,在搅拌电机31两侧的筒体3顶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32,筒体3的底部形成有漏斗状结构的出料口,且筒体3底部的出料口与粉碎机2的入料口连通,粉碎机2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通,螺旋输送机包括管型壳1,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设置在管型壳1的顶部中间位置,管型壳1内部设置有螺旋轴5,管型壳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旋轴5转动的螺旋输送电机4,管型壳1的另外一端设置有轴承固定座6,与轴承固定座6对应的螺旋轴5端部转动安装在轴承固定座6上,螺旋轴5的轴体上设置有向左螺旋输送的左螺旋叶片11和向右螺旋输送的右螺旋叶片12,左螺旋叶片11和右螺旋叶片12的相邻处正好位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下方,在管型壳1的底部左端设置有左下料斗7,在管型壳1的底部右端设置有右下料斗8。本实施例中,螺旋轴5的轴体是空心管体结构;用以降低螺旋轴5的重量以及螺旋输送电机4的工作压力,提高转动效率。本实施例在筒体3的底部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筒体3底部出料口的平板闸阀用以控制筒体3底部出料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混合后的物料向粉碎机2内部输送时的流量。本实施例中的左下料斗7是向左倾斜向下的矩形管体结构,右下料斗8是向右倾斜向下的矩形管体结构;便于收集物料。在实际应用时,在左下料斗7和右下料斗8的出口下方分别设置有传送带,两个传送带相互平行;提高物料的转运效率或封装效率。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待加工的两种物料分别经筒体3顶部两个入料斗32加入到筒体3中,搅拌电机31驱动搅拌轴33转动,搅拌轴33上的搅拌叶片对筒体3内部的两种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后形成的混合物料经筒体3底部的出料口和粉碎机2的入料口进入粉碎机2内部,粉碎机2对混合物料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物料经粉碎机2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进入螺旋输送机的管型壳1内,螺旋输送电机4驱动螺旋轴5转动,螺旋轴5轴体上的左螺旋叶片11将粉碎后的物料向左螺旋输送至左下料斗7,螺旋轴5轴体上的右螺旋叶片12将粉碎后的物料向右螺旋输送至右下料斗8。本技术将混合设备、粉碎机以及螺旋输送机结合在一起,三者配合工作,协同工作效果好,提高对物料的加工效率;同时,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上采用向两个方向螺旋输送的螺旋叶片,用以实现螺旋输送机的双向螺旋输出,有效提高对物料的螺旋输送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设备、粉碎机和螺旋输送机,所述混合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两侧的筒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所述筒体的底部形成有漏斗状结构的出料口,且所述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粉碎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管型壳,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设置在管型壳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管型壳内部设置有螺旋轴,所述管型壳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旋轴转动的螺旋输送电机,所述管型壳的另外一端设置有轴承固定座,与轴承固定座对应的螺旋轴端部转动安装在轴承固定座上,所述螺旋轴的轴体上设置有向左螺旋输送的左螺旋叶片和向右螺旋输送的右螺旋叶片,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相邻处正好位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下方,在管型壳的底部左端设置有左下料斗,在管型壳的底部右端设置有右下料斗。/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料混合双向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设备、粉碎机和螺旋输送机,所述混合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两侧的筒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所述筒体的底部形成有漏斗状结构的出料口,且所述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粉碎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管型壳,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设置在管型壳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管型壳内部设置有螺旋轴,所述管型壳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旋轴转动的螺旋输送电机,所述管型壳的另外一端设置有轴承固定座,与轴承固定座对应的螺旋轴端部转动安装在轴承固定座上,所述螺旋轴的轴体上设置有向左螺旋输送的左螺旋叶片和向右螺旋输送的右螺旋叶片,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启清
申请(专利权)人:百通信息科技泗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