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环卫车及其垃圾桶装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98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电动环卫车及其垃圾桶装卸机构,其技术方案:包括车头和车体,所述车体包括相互联通的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方设有滤水槽;所述第一车厢的顶部设有垃圾桶装卸机构,第一车厢的内部设有通过液压缸驱动的推板,推板的两侧设有与车体的内侧壁相接触的侧刮板,推板的底部设有与过滤板的表面接触的底刮板,所述底刮板上设有伸入过滤板的过滤孔内的刷毛;所述第二车厢的后端面设有卸料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对垃圾的容纳量,加强环卫车的自清洁能力,提高对垃圾桶装卸倾倒垃圾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环卫车及其垃圾桶装卸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环卫车
,特别是一种电动环卫车及其垃圾桶装卸机构。
技术介绍
垃圾在人们日常活动中产生,其量巨大,其种类繁多,且垃圾在垃圾桶中堆积极易出现发酵、发臭等现象,给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的清理、清扫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常常要遭受各种垃圾和腐臭的困扰,作业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将垃圾桶内的垃圾自动倾倒至环卫车内的电动吊桶环卫车,通过垃圾桶装卸机构进行牵引和固定垃圾桶,将垃圾桶自动抬升到环卫车内进行垃圾的倾倒,避免环卫人员直接接触大量的腐臭垃圾,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吊桶环卫车中的垃圾桶装卸机构结构简单,仅仅采用一个插齿板和插齿实现垃圾桶的提起和固定,容易造成垃圾桶受力不均,垃圾桶翻转、中途脱落等现象,垃圾通过自身的重力向下掉落至车体内固定的某一位置,极易造成该处垃圾的堆积、满溢,从而影响后续的垃圾倾倒,降低了垃圾容纳量;且垃圾车体内一般较为脏污,腐臭严重,垃圾容易粘附在车体内壁上,清洗较为麻烦。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环卫车,包括车头和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包括相互联通的第一车厢(12)和第二车厢(13),第一车厢(12)和第二车厢(13)内设有过滤板(14),过滤板(14)的下方设有滤水槽(15);所述第一车厢(12)的顶部设有垃圾桶装卸机构(2),第一车厢(12)的内部设有通过液压缸驱动的推板(31),推板(31)的两侧设有与车体(11)的内侧壁相接触的侧刮板(32),推板(31)的底部设有与过滤板(14)的表面接触的底刮板(33),所述底刮板(33)上设有伸入过滤板(14)的过滤孔内的刷毛(34);所述第二车厢(13)的后端面设有卸料门(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环卫车,包括车头和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包括相互联通的第一车厢(12)和第二车厢(13),第一车厢(12)和第二车厢(13)内设有过滤板(14),过滤板(14)的下方设有滤水槽(15);所述第一车厢(12)的顶部设有垃圾桶装卸机构(2),第一车厢(12)的内部设有通过液压缸驱动的推板(31),推板(31)的两侧设有与车体(11)的内侧壁相接触的侧刮板(32),推板(31)的底部设有与过滤板(14)的表面接触的底刮板(33),所述底刮板(33)上设有伸入过滤板(14)的过滤孔内的刷毛(34);所述第二车厢(13)的后端面设有卸料门(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4)位于第一车厢(12)内的孔密度大于位于第二车厢(13)内的孔密度,所述过滤板(14)位于第一车厢(12)内的孔径大于位于第二车厢(13)内的孔径;所述滤水槽(15)内设有排水管(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刮板(32)和底刮板(33)上均设有橡胶条(36),橡胶条(36)上设有若干弯曲的凸纹(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厢(12)和第二车厢(13)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疏油疏水涂层。


5.应用于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南于广建于春峰徐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实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