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泥板、挡泥板总成及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挡泥板、挡泥板总成及滑板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滑板车一般采用手握式刹把结构来实现刹车功能,该方式缺陷较大,首先车把部分结构复杂,刹车线外露,造型不够简洁,而且刹把力度需要通过人工调节刹车线长短来控制,一致性较难保证,安装工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挡泥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滑板车的刹车机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和刹车部,挡泥板本体适于与车轮的外周面相对,挡泥板本体的一端形成为枢接端且另一端形成为自由端,刹车部连接于挡泥板本体的内侧,刹车部为连接在挡泥板本体的内壁的至少一个凸台。这样,挡泥板不仅具有挡泥这基本功能,还集成了刹车功能,当踩踏挡泥板时,挡泥板本体能够朝靠近车轮方向转动并被向下压,从而让刹车部会与车轮优先抵触,利用刹车部与车轮之间的摩擦阻止车轮继续转动,从而造成较好的刹车效果,同时使用挡泥板进行刹车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包括:/n挡泥板本体,所述挡泥板本体适于与车轮的外周面相对,所述挡泥板本体的一端形成为枢接端且另一端形成为自由端;/n刹车部,所述刹车部连接于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内侧,所述刹车部为连接在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内壁的至少一个凸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包括:
挡泥板本体,所述挡泥板本体适于与车轮的外周面相对,所述挡泥板本体的一端形成为枢接端且另一端形成为自由端;
刹车部,所述刹车部连接于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内侧,所述刹车部为连接在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内壁的至少一个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面形成为刹车面,所述刹车面为与所述车轮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面形成为刹车面,所述刹车部具有贯穿所述刹车面的多个凹孔或者形成在所述刹车面上的多个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挡泥板本体的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适于与轮胎的侧面相对,所述挡泥板本体与所述侧板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车轮的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本体具有朝向所述刹车部所在的一侧凸出的下凸部,所述刹车部至少部分连接在所述下凸部的内侧,所述下凸部的外侧形成有相对于所述挡泥板本体的外表面凹陷的凹槽。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昕,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