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正煇专利>正文

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3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包括踏板固定座、踏板、刹车线和踏板底盖,所述踏板与踏板固定座铰接,所述踏板与踏板底盖之间设置有释放元件,所述释放元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插设于踏板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释放元件上的限位结构与踏板固定座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脚刹的快速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刹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脚刹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脚刹主要用于后轮上,利用脚刹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状态,从而实现对车轮运动状态的控制。现有技术中的脚刹采用两个制动件控制后轮,在使用过程中需对两侧的车轮都进行控制,操作不便,同时在松开脚刹时需要用脚背向上抬踏板,在操作过程中易磨损鞋背。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婴儿推车后轮脚刹机构”,其公告号CN2673759,包括轴管、轴固定件、刹车杆、轮座、刹车齿,特点是轴固定件设在轴管中部,轮座、刹车齿设在轴管两端,刹车杆设在轴管下部为两根对称安装:轴固定件轴向设有通孔,轴固定件两端且通孔下部设有另一通孔,轴固定件中部两端且通孔下部设有另一通孔,轴固定件中部两端为凹台,周固定件表面设有刹车踏板,刹车杆上设有压花齿、两弹簧及套管,套管上装有管塞,所述刹车齿为圆状,中心为圆孔,中心向外设有数个小孔。当需要刹车时,踩刹车踏板并向后用力,使管塞推动弹簧、刹车杆,迫使刹车杆进入刹车齿上的小孔内,将车轮刹住。采用这种结构的脚刹操作方便,但刹车过程中零件之间的磨损消耗较大,无法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脚刹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快速方便的实现对脚刹的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包括踏板固定座、踏板、刹车线和踏板底盖,所述踏板与踏板固定座铰接,所述踏板与踏板底盖之间设置有释放元件,所述释放元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插设于踏板固定座上。脚刹控制就结构包括踏板固定座、踏板、刹车线和固定于踏板上的踏板底盖,其中踏板与踏板固定座铰接,在使用过程中利用踏板实现对脚刹的刹车控制,同时,利用踏板固定座限制脚刹的活动范围以及安装位置。利用踏板的角度以及位置改变刹车线的状态,从而实现脚刹对刹车的控制。在踏板与踏板底座之间设置有释放元件,在刹车锁死的情况下,利用释放元件可使得刹车线放松,解除刹车状态。同时,利用释放元件与踏板固定座之间的配合,刹车锁紧时,限定踏板的位置,防止踏板复位。在释放元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同时,限位结构插设于踏板固定座上,利用限位结构与踏板固定座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刹车的锁紧与放松。作为优选,所述释放元件上设置有限位件和活动件,所述限位件与活动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限位件上。在释放元件上设置有限位件与活动件,利用限位件与踏板固定座之间的配合关系,改变踏板的状态。利用活动件,可在脚刹锁死的状态下,带动限位件运动,使得限位件与踏板固定座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松开脚刹,使得车架正常运动。同时,在限位件与活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利用连接件将固定件与活动件相连接,在移动活动件的同时带动限位件运动。在限位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利用限位结构限定释放元件与踏板固定座之间的安装位置。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形状与踏板固定座内壁相配合,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限位件与踏板固定座相配合侧。限位件形状与踏板固定座内壁相配合,便于在限位件在踏板固定座内的运动,同时避免在运动过程中限位件与踏板固定座错位。限位结构设置于限位件与踏板固定座相配合侧。在是用国策还能个中,使得限位结构可与踏板固定座相接触,从而达到限位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弹簧插件,所述弹簧插件与连接件位于同侧。在活动件上设置有弹簧插件,且弹簧插件与连接件位于同侧。释放元件利用弹簧插件与踏板将接触,同时,在启动脚刹时,按下活动件,释放元件随连接件长度方向运动,且弹簧插件上的弹性元件受到挤压,限位结构与踏板固定座分离,接触刹车状态。松开活动件后,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释放元件自动复位,且脚刹呈打开状态。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固定座内壁为弧形结构,所述踏板固定座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踏板固定座内壁为弧形结构,便于释放元件在踏板固定座内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在踏板固定座内设置有限位凸起,利用限位凸起与释放元件上的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配合关系,实现对脚刹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踏板与释放元件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踏板与释放元件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且弹性元件设置于弹插件上。在刹车过程中,转懂踏板,由于踏板的运动带动释放元件转动,且由于释放元件上的限位结构与踏板固定座内壁上的限位凸起相接触,释放元件沿连接件方向运动,且弹性元件受到压缩,限位结构卡接于限位凸起后,实现刹车效果。在启动状态时,按下释放元件上的活动件,弹性元件收到压缩,且卡接件结构脱离卡接唾弃,松开活动件口,限位结构从限位凸起中脱离,且在弹性元件的作用线,释放元件自动复位。作为优选,所述踏板两端均设置有刹车槽与连接槽,所述刹车线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刹车线连接端插设于连接槽内,所述刹车线设置有刹车槽内。在踏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刹车槽和连接槽,且在刹车线上设置有连接端,将连接端置于连接槽内,刹车线置于刹车槽内。利用连接槽与连接端的配合,将刹车线与踏板相连接。同时,在踏板上设置有刹车槽,便于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线的放置于导向。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线随踏板发生转动,刹车线拉进,实现刹车效果。在踏板两端均设置有刹车线与刹车槽,可在踏板两端连接两根刹车线,在同一个踏板上实现对两侧车轮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固定座上设置刹车线槽,所述刹车线设置于刹车线槽内,所述踏板固定座上设置于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插设有脚刹固定管,所述固定槽设置于踏板固定座长度方向上。在踏板固定座上设置有刹车线槽,将刹车线置于刹车线槽内,利用踏板固定座对刹车线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刹车线脱离刹车槽,同时,刹车线穿过刹车线槽后,与外界车轮相连接。在踏板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设置于踏板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上,且在固定槽内插设有脚刹固定管。利用脚刹固定管对踏板固定座起到固定作用,同时,踏板插设于脚刹固定管上,踏板可相对脚刹发生转动。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释放元件上的限位结构与踏板固定座上的限位凸起之间的位置关系调节刹车线的松紧情况,同时利用限位结构与限位凸起的配合实现刹车的锁死与打开;(2)在踏板两端均设置有刹车线,利用两根刹车线实现同时控制两侧车轮的工作状态;(3)利用对踏板与释放元件上的活动件的调节轻松便捷的实现对刹车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脚刹控制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释放元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释放元件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踏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踏板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启动状态的一种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启动状态的另一种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刹车状态的一种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刹车状态的另一种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1、踏板固定座11、容置槽12、活动槽13、限位凸起14、限位槽15、刹车线槽2、踏板21、控制板22、刹车结构221、连接槽222、刹车槽23、安装槽3、释放元件31、限位件311、限位结构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包括踏板固定座(1)、踏板(2)、刹车线(5)和固定于踏板(2)上的踏板底盖(4),其特征是,所述踏板(2)与踏板固定座(1)铰接,所述踏板(2)与踏板底盖(4)之间设置有释放元件(3),所述释放元件(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311),所述限位结构(311)插设于踏板固定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包括踏板固定座(1)、踏板(2)、刹车线(5)和固定于踏板(2)上的踏板底盖(4),其特征是,所述踏板(2)与踏板固定座(1)铰接,所述踏板(2)与踏板底盖(4)之间设置有释放元件(3),所述释放元件(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311),所述限位结构(311)插设于踏板固定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释放元件(3)上设置有限位件(31)和活动件(32),所述限位件(31)与活动件(32)之间通过连接件(33)连接,所述限位结构(311)设置于限位件(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件(31)形状与踏板固定座(1)内壁相配合,所述限位结构(311)设置于限位件(31)与踏板固定座(1)相配合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刹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件(32)上设置有弹簧插件(321),所述弹簧插件(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正煇
申请(专利权)人:古正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