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及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3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本申请公开了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包括连接于后车架上的后主车轮连接座和后副车轮连接座,以及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上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铰接的后主车轮的后主刹车组、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上并与所述后主刹车组连接且由所述后主刹车组带动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铰接的后副车轮的后副刹车组;所述后主刹车组包括踏转刹车件、后主车轮连接座盖、后主刹车转推盘、后主刹车弹钉、后主转动摆臂、牵拉绳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包括所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的童车。本申请不仅可有效地简化刹车过程,且还可大幅度提高刹车速率,进而达到大大提高了本申请的刹车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及童车
本申请涉及童车的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以及一种童车。
技术介绍
童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更是爸爸妈妈们带孩子外出的必须用品。为提高童车的安全使用功能,现有童车绝大多数都设置有刹车结构,其刹车结构存在多种设计结构,例如:有的是单边刹车结构,有的是联动双刹车结构等等。但是,现有应用于童车上的联动双刹车结构的刹车过程还是较为繁琐,继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刹车的速率,从而降低了童车的安全使用性,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既可简化刹车过程又可提高刹车速率及使用安全性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保安全控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包括连接于后车架上的后主车轮连接座和后副车轮连接座,所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上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铰接的后主车轮的后主刹车组,以及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上并与所述后主刹车组连接且由所述后主刹车组带动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铰接的后副车轮的后副刹车组;所述后主刹车组包括:踏转刹车件,其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一侧;后主车轮连接座盖,其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上,且位于所述踏转刹车件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间;后主刹车转推盘,其一侧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内,而另一侧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内并与所述踏转刹车件连接,且其从动所述踏转刹车件转动;后主刹车弹钉,其设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间,当受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转动推动时,用于伸出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以卡锁刹停后主车轮;后主转动摆臂,其铰接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上,位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间,且其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相邻近;牵拉绳索,其一端与所述后主转动摆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副刹车组连接,当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转动以拨动所述后主转动摆臂转动时,且其受所述后主转动摆臂牵拉以用于带动所述后副刹车组刹停后副车轮。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上绕其轴向方向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贯通的贯通套接孔;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另一侧上设有可套设于所述贯通套接孔内的后主套设凸出部,所述后主套设凸出部上开设有后主插接凹孔;所述踏转刹车件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相连接的一侧上设有与所述后主插接凹孔适配以用于插接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的插接凸出部。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一侧上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凹陷以用于长置所述后主刹车弹钉的后主长置凹位,且设有用于顶锁所述后主刹车弹钉伸出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的后主顶锁平面,以及还设有位于所述后主长置凹位与所述后主顶锁平面间以用于倾斜过渡顶推所述后主刹车弹钉的后主倾斜过渡顶推面。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主刹车弹钉包括:后主刹车轴套,其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后主容置凹槽,且其周侧上还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后主容置凹槽相通的后主限行贯通孔;后主刹车销轴,其一端套设于所述后主容置凹槽内,并在其上开设有后主连接贯通孔,且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内;后主刹车伸缩弹簧,其设于所述后主容置凹槽内,并与所述后主刹车销轴一端连接,用于弹性复位所述后主刹车轴套移动至所述后主长置凹位内;后主刹车限位销,其插设于所述后主连接贯通孔内,且其两端分别位于每一所述后主限行贯通孔内,用于与所述后主限行贯通孔配合以限制所述后主刹车销轴的伸缩距离。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上还设有远离所述后主长置凹位的后主拨动凸出部,以及还设有位于所述后主拨动凸出部与所述后主顶锁平面间的后主让位凹位;所述后主转动摆臂上设有位于所述后主让位凹位内且可被所述后主拨动凸出部拨动的后主拨动接触部。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上还设有邻近所述贯通套接孔以用于导向的后主导向倾斜曲面,以及还设有紧邻所述后主导向倾斜曲面以用于限位的后主限位凹位;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另一侧上还设有邻近所述后主套设凸出部的后主容装凸出部,所述后主容装凸出部上开设有后主容装凹槽;所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主容装凹槽内并可伸缩移动且可随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转动以经所述后主导向倾斜曲面导引进入所述后主限位凹位内以用于辅助锁定所述后主刹车弹钉卡锁刹停后主车轮状态的后主辅助锁定弹钉。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主辅助锁定弹钉包括:后主辅助锁定销,其一端套设于所述后主容装凹槽内,另一端伸出所述伸出所述后主容装凹槽且在其上设有可与所述后主导向倾斜曲面及所述后主限位凹位接触的后主接触尖端;后主辅助锁定复位弹性件,其设于所述后主容装凹槽与所述后主辅助锁定销间,用于弹性复位所述后主辅助锁定销伸出所述后主容装凹槽。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后副刹车组包括:后副刹车转推盘,其套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内,并与所述牵拉绳索连接,且受所述牵拉绳索牵拉而转动;后副刹车弹钉,其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与所述后副刹车转推盘间,当受所述后副刹车转推盘转动推动时,用于伸出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以卡锁刹停后副车轮;后副刹车转推盘弹性复位件,其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与所述后副刹车转推盘间,用于弹性复位所述后副刹车转推盘;后副车轮连接座侧边盖,其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上,用于封盖所述后副刹车转推盘和所述后副刹车弹钉及所述后副刹车转推盘弹性复位件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内。如上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所述牵拉绳索为钢丝绳索。本申请还提及一种童车,包括所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通过所述后主刹车组连接所述后副刹车组,且当踩下所述踏转刹车件刹车时,则可带动通过所述踏转刹车件带动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转动,以使挤推所述后主刹车弹钉伸出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以卡锁刹车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连接的后主车轮,与此同时,所述后主转动摆臂受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拨动而转动,继而所述后主转动摆臂牵拉所述牵拉绳索,从而达到同时牵拉联动所述后副刹车组发生刹车动作,进而达到同时联动双刹车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效地简化刹车过程,且还可大幅度提高刹车速率,达到大大提高了本申请的刹车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中所述后主刹车组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上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进行局部分解的分解图。图3是本申请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中所述后主刹车组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上处于刹车状态下的立体图。图4是本申请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中所述后主刹车组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上处于刹车状态下进行局部分解的分解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包括连接于后车架上的后主车轮连接座(1)和后副车轮连接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上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铰接的后主车轮的后主刹车组(3),以及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2)上并与所述后主刹车组(3)连接且由所述后主刹车组(3)带动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2)铰接的后副车轮的后副刹车组(4);/n所述后主刹车组(3)包括:/n踏转刹车件(31),其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一侧;/n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其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上,且位于所述踏转刹车件(31)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间;/n后主刹车转推盘(33),其一侧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内,而另一侧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内并与所述踏转刹车件(31)连接,且其从动所述踏转刹车件(31)转动;/n后主刹车弹钉(34),其设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间,当受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转动推动时,用于伸出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以卡锁刹停后主车轮;/n后主转动摆臂(35),其铰接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上,位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间,且其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相邻近;/n牵拉绳索(36),其一端与所述后主转动摆臂(3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副刹车组(4)连接,当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转动以拨动所述后主转动摆臂(35)转动时,且其受所述后主转动摆臂(35)牵拉以用于带动所述后副刹车组(4)刹停后副车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包括连接于后车架上的后主车轮连接座(1)和后副车轮连接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上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铰接的后主车轮的后主刹车组(3),以及设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2)上并与所述后主刹车组(3)连接且由所述后主刹车组(3)带动以用于刹停与所述后副车轮连接座(2)铰接的后副车轮的后副刹车组(4);
所述后主刹车组(3)包括:
踏转刹车件(31),其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一侧;
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其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上,且位于所述踏转刹车件(31)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间;
后主刹车转推盘(33),其一侧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内,而另一侧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内并与所述踏转刹车件(31)连接,且其从动所述踏转刹车件(31)转动;
后主刹车弹钉(34),其设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间,当受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转动推动时,用于伸出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以卡锁刹停后主车轮;
后主转动摆臂(35),其铰接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上,位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间,且其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相邻近;
牵拉绳索(36),其一端与所述后主转动摆臂(3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副刹车组(4)连接,当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转动以拨动所述后主转动摆臂(35)转动时,且其受所述后主转动摆臂(35)牵拉以用于带动所述后副刹车组(4)刹停后副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盖(32)上绕其轴向方向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贯通的贯通套接孔(321);
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另一侧上设有可套设于所述贯通套接孔(321)内的后主套设凸出部(331),所述后主套设凸出部(331)上开设有后主插接凹孔(3311);
所述踏转刹车件(31)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相连接的一侧上设有与所述后主插接凹孔(3311)适配以用于插接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的插接凸出部(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刹车转推盘(33)一侧上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凹陷以用于长置所述后主刹车弹钉(34)的后主长置凹位(332),且设有用于顶锁所述后主刹车弹钉(34)伸出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的后主顶锁平面(333),以及还设有位于所述后主长置凹位(332)与所述后主顶锁平面(333)间以用于倾斜过渡顶推所述后主刹车弹钉(34)的后主倾斜过渡顶推面(3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联动双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刹车弹钉(34)包括:
后主刹车轴套(341),其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后主容置凹槽(3411),且其周侧上还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后主容置凹槽(3411)相通的后主限行贯通孔(3412);
后主刹车销轴(342),其一端套设于所述后主容置凹槽(3411)内,并在其上开设有后主连接贯通孔(3421),且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后主车轮连接座(1)内;
后主刹车伸缩弹簧(343),其设于所述后主容置凹槽(3411)内,并与所述后主刹车销轴(342)一端连接,用于弹性复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