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进宽专利>正文

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80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包括吊杆、座椅、扶手和脚蹬,吊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顶板、T形板和底座,吊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顶板的上端中心;顶板分别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与T形板和底座连接;T形板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使滑轮穿过的过孔一;底座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凹槽内壁覆盖有垫板,垫板的中心对应底座上过孔一的位置开设有过孔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将顶板分别与T形板和底座连接,同时T形板上设置有滑轮,能够实现人员在静止状态中上椅,避免了人员摔伤等情况的发生,确保了人员上下座椅运行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架空乘人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用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
技术介绍
矿用架空乘人装置是矿工井下代步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运送人员上下斜井或平巷,减轻矿工上下井的体力消耗,提高煤矿的生产工作效率,架空乘人装置是否安全方便地使用决定着人员运输的安全和效率。传统的矿用架空乘人装置是将钢丝绳安装在驱动轮、托绳轮、滑轮、迂回轮上并经张紧装置拉紧后,由驱动装置输出动力带动驱动轮和钢丝绳运行,座椅由抱索器吊挂在钢丝绳上,矿工坐在座椅上从而实现输送矿工的目的。然而,人员乘坐架空乘人装置时,需要挂上座椅后迅速向前坐到座椅上,当到达位置需离开座椅时,人员必须双脚落地后再迅速摘掉座椅,人员上下是架空乘人装置在运行中进行的,容易出现乘坐人员跟着吊椅跑上一段还上不去的现象,有时也会发生人员摔倒现象,给工人安全生产造成一定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传统的矿用架空乘人装置使用时,人员上下是架空乘人装置在运行中进行的,给工人安全生产造成一定隐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人员在静止状态中上椅,以确保乘人上椅的安全的矿用井下安全架空乘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包括吊杆和设置在吊杆上的座椅、扶手以及脚蹬,所述座椅和扶手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中下部,所述脚蹬固定设置在吊杆的底端,所述吊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顶板、T形板和底座,所述顶板分别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与T形板和底座连接;所述T形板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使滑轮穿过的过孔一;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覆盖有垫板。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一包括螺栓一和套设在螺栓一上的压缩弹簧一,所述螺栓一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板和T形板的横部,螺栓一的螺纹端穿过T形板的横部通过螺母一与T形板的横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一的上端与顶板相接触,压缩弹簧一的下端与T形板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二包括螺栓二和套设在螺栓二上的压缩弹簧二,所述螺栓二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板和底座,螺栓二的螺纹端穿过底座通过螺母二与底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二的上端与顶板相接触,压缩弹簧二的下端与底座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一为两组,分别设置在顶板和底座的中心两端,所述弹性组件二为两组,分别设置在顶板和底座的中心两端;弹性组件二位于弹性组件一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T形板的竖部偏心设置在T形板的横部下方,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T形板的竖部上;滑轮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与底座上过孔一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垫板的中心对应底座上过孔一的位置开设有过孔二。进一步地,所述吊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顶板的上端中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顶板分别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与T形板和底座连接,一方面,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垫板不与钢丝绳接触,滑轮在钢丝绳上滚动,乘人装置不随钢丝绳运动,人员只需轻轻地扶着乘人装置即可实现安全上车,另一方面,上车后,由于人员体重压缩弹性组件,垫板与钢丝绳接触,在垫板与钢丝绳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乘人装置随钢丝绳运动,从而实现人员的运输,另外下车后,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垫板与钢丝绳脱离接触,滑轮在钢丝绳上滚动,人员也无需再跟着乘人装置一起跑动,同样只需轻轻地扶着乘人装置即可将装置从钢丝绳上取下,因此,不需要人员在动态中进行挂座椅乘坐,避免了人员摔伤等情况的发生,确保了人员上下座椅运行的安全,同时弹性组件均由螺栓和压缩弹簧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和便于后期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矿用架空乘人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矿用架空乘人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矿用架空乘人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图1中A-A处的剖视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吊杆,2为座椅,3为扶手,4为脚蹬,5为顶板,6为T形板,7为底座,8为滑轮,9为垫板,10为螺栓一,11为压缩弹簧一,12为螺母一,13为螺栓二,14为压缩弹簧二,15为螺母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包括吊杆1和设置在吊杆1上的座椅2、扶手3以及脚蹬4,座椅2和扶手3固定设置在吊杆1的中下部,脚蹬4固定设置在吊杆1的底端,吊杆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顶板5、T形板6和底座7,吊杆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顶板5的上端中心;顶板5分别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与T形板6和底座7连接;T形板6的底部设置有滑轮8,底座7的中部开设有使滑轮8穿过的过孔一;底座7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凹槽内壁覆盖有垫板9,垫板9的中心对应底座7上过孔一的位置开设有过孔二。具体地,弹性组件一包括螺栓一10和套设在螺栓一10上的压缩弹簧一11,螺栓一10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板5和T形板6的横部,螺栓一10的螺纹端穿过T形板6的横部通过螺母一12与T形板6的横部连接;压缩弹簧一11的上端与顶板5相接触,压缩弹簧一11的下端与T形板6相接触;弹性组件二包括螺栓二13和套设在螺栓二13上的压缩弹簧二14,螺栓二13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板5和底座7,螺栓二13的螺纹端穿过底座7通过螺母二15与底座7连接;压缩弹簧二14的上端与顶板5相接触,压缩弹簧二14的下端与底座7相接触。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一为两组,分别设置在顶板5和底座7的中心两端,弹性组件二为两组,分别设置在顶板5和底座7的中心两端;弹性组件二位于弹性组件一的外侧。T形板6的竖部偏心设置在T形板6的横部下方,滑轮8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T形板6的竖部上;滑轮8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与底座7上过孔一的中心线重合,保证滑轮8能够准确落入至钢丝绳上。需要说明的是,垫板9由耐磨材料制成,且与底座7为一体式结构。使用时,人员将矿用架空乘人装置放上钢丝绳,初始状态下,滑轮8从底座7的过孔一和垫板9的过孔二中伸出并与钢丝绳相接触,可实现滑轮8在钢丝绳上的滚动,此时只需人员轻轻地扶着装置,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就不会跟着钢丝绳一起运动,即装置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从而方便人员上车;当人员坐上装置后,由于人员体重的作用,使得顶板5存在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促使压缩弹簧一11和压缩弹簧二14均进一步被压缩,顶板5和底座7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的缩短,此时钢丝绳相应的给滑轮8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在向下的作用力与向上的反作用力的结合下,T形板6带动滑轮8慢慢退回到底座7的过孔一中,从而实现垫板9与钢丝绳之间的挤压接触,乘人装置在垫板9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着钢丝绳运动,进而实现工人的运输;当人员下车时,装置的受力减轻,此时压缩弹簧一11和压缩弹簧二14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伸长,T形板6带动压缩轮伸出底座7的过孔一和垫板9的过孔二,垫板9与钢丝绳脱离的同时,滑轮8与钢丝绳接触并在上面滚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包括吊杆(1)和设置在吊杆(1)上的座椅(2)、扶手(3)以及脚蹬(4),所述座椅(2)和扶手(3)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1)的中下部,所述脚蹬(4)固定设置在吊杆(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顶板(5)、T形板(6)和底座(7),所述顶板(5)分别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与T形板(6)和底座(7)连接;/n所述T形板(6)的底部设置有滑轮(8),所述底座(7)的中部开设有使滑轮(8)穿过的过孔一;/n所述底座(7)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覆盖有垫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包括吊杆(1)和设置在吊杆(1)上的座椅(2)、扶手(3)以及脚蹬(4),所述座椅(2)和扶手(3)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1)的中下部,所述脚蹬(4)固定设置在吊杆(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顶板(5)、T形板(6)和底座(7),所述顶板(5)分别通过弹性组件一和弹性组件二与T形板(6)和底座(7)连接;
所述T形板(6)的底部设置有滑轮(8),所述底座(7)的中部开设有使滑轮(8)穿过的过孔一;
所述底座(7)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覆盖有垫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一包括螺栓一(10)和套设在螺栓一(10)上的压缩弹簧一(11),所述螺栓一(10)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板(5)和T形板(6)的横部,螺栓一(10)的螺纹端穿过T形板(6)的横部通过螺母一(12)与T形板(6)的横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一(11)的上端与顶板(5)相接触,压缩弹簧一(11)的下端与T形板(6)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二包括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舟李浩彬赵大伟刘旭王明洋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杨进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