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77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其包括支撑件、传送机构、接地机构和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可转动地设在支撑件的一端。接地机构的一端与传送机构相连,接地机构的另一端设有接地挂钩。驱动机构设在支撑件上,驱动机构与传送机构相连以驱动传送机构转动。其中,接地机构具有挂钩位置和摘钩位置,驱动机构能驱动传送机构运动以带动接地机构在挂钩位置和摘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当接地机构位于挂钩位置时,接地挂钩与接地网配合并使接地挂钩和接触网接地,当接地机构位于摘钩位置时,接地机构贴近支撑件。该接触网接地装置能够实时有效的随意调节接地装置的挂钩范围,保障接地装置的稳定牢靠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机车检修作业中,需要对机车进行接地处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保证检修人员的作业安全。现有技术中多数使用道闸栏杆式接地装置实现接触网的接地。道闸栏杆式需要安装在单独安装平台上使用,其接地机构距离轨面过高,有着高空高危和检修维护困难的缺点,同时接地机构的端头为折叠伸缩式,极易被现场使用环境限制,难以在多数场所应用,同时磁感应信号在复杂环境也容易受到干扰,造成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能够实时有效的调节接地装置的挂钩范围,保障接地装置的稳定牢靠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接触网接地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包括:支撑件;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接地机构,所述接地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传送机构相连,所述接地机构的另一端设有接地挂钩;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转动;其中:所述接地机构具有挂钩位置和摘钩位置,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传送机构运动以带动所述接地机构在所述挂钩位置和所述摘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当所述接地机构位于所述挂钩位置时,所述接地挂钩与接地网配合并使所述接地挂钩和所述接触网接地,当所述接地机构位于所述摘钩位置时,所述接地机构贴近所述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副、第二转动副和传动件,所述第一转动副和所述第二转动副通过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副和所述第二转动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驱动机构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转动副连接,所述接地机构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转动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副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件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副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接地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转动件锁定在所述基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转动部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传动件中;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机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网接地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驱动机构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检测件接触到所述第一转动副时停止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副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机构包括接地杆和第二检测件,所述接地杆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可活动地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所述接地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接地挂钩,所述第二检测件设在所述接地杆上;当所述接地机构从所述挂钩位置朝向远离所述摘钩位置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检测件能触碰到所述接地挂钩;所述第二检测件与所述驱动机构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当第二检测件触碰到所述接地挂钩时停止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副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筒体中,所述活动杆的输出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转动副连接;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筒体连接,所述驱动部能驱动所述活动杆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未与所述第一转动副连接的一端设有配合部,所述筒体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与所述驱动部通信连接,所述驱动部被配置为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配合部时停止驱动所述活动杆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手动驱动杆,所述手动驱动杆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副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驱动机构能通过驱动传送机构运动并带动接地机构转动,使接地机构在摘钩位置和挂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同时,由于接地机构在摘钩位置贴近支撑件,使得接地机构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和稳定的重心,并能在摘钩位置稳定放置,既提高了操作人员作业的安全性,还便于操作人员对位于摘钩位置的接地机构维修保养;当接地机构从摘钩位置朝向挂钩位置运动时,接地机构的高度变化较小,且运动时动作幅度较小,能够降低接地机构在摘钩位置和挂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时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接触网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触网接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触网接地装置位于摘钩位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触网接地装置位于挂钩位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触网接地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接触网接地装置的另一局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件;2、传送机构;21、第一转动副;211、第一基座;212、第一转动件;2121、第一转动板;213、第一锁紧件;214、转动轴;22、第二转动副;221、第二基座;222、第二转动件;2221、转动部;2222、连接部;223、第二锁紧件;23、传动件;3、接地机构;31、接地杆;32、接地挂钩;321、钩头;322、配合件;323、接触件;324、连接杆;325、弹性件;4、驱动机构;41、筒体;42、活动杆;43、驱动部;5、第一检测件;6、第二检测件;7、手动驱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件(1);/n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件(1)的一端;/n接地机构(3),所述接地机构(3)的一端与所述传送机构(2)相连,所述接地机构(3)的另一端设有接地挂钩(32);/n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设在所述支撑件(1)上,所述驱动机构(4)与所述传送机构(2)相连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2)转动;/n其中:所述接地机构(3)具有挂钩位置和摘钩位置,所述驱动机构(4)能驱动所述传送机构(2)运动以带动所述接地机构(3)在所述挂钩位置和所述摘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当所述接地机构(3)位于所述挂钩位置时,所述接地挂钩(32)与接地网配合并使所述接地挂钩(32)和所述接触网接地,当所述接地机构(3)位于所述摘钩位置时,所述接地机构(3)贴近所述支撑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1);
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件(1)的一端;
接地机构(3),所述接地机构(3)的一端与所述传送机构(2)相连,所述接地机构(3)的另一端设有接地挂钩(32);
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设在所述支撑件(1)上,所述驱动机构(4)与所述传送机构(2)相连以驱动所述传送机构(2)转动;
其中:所述接地机构(3)具有挂钩位置和摘钩位置,所述驱动机构(4)能驱动所述传送机构(2)运动以带动所述接地机构(3)在所述挂钩位置和所述摘钩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当所述接地机构(3)位于所述挂钩位置时,所述接地挂钩(32)与接地网配合并使所述接地挂钩(32)和所述接触网接地,当所述接地机构(3)位于所述摘钩位置时,所述接地机构(3)贴近所述支撑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和传动件(23),所述第一转动副(21)和所述第二转动副(22)通过所述传动件(23)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副(21)和所述第二转动副(2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件(1)上,所述驱动机构(4)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转动副(21)连接,所述接地机构(3)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转动副(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副(21)包括:
第一基座(211),所述第一基座(211)与所述支撑件(1)相连;
第一转动件(212),所述第一转动件(212)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基座(211)上,所述第一转动件(21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驱动机构(4)和所述传动件(23)相连;
第一锁紧件(213),所述第一锁紧件(213)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动件(212)锁定在所述第一基座(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副(22)包括:
第二基座(221),所述第二基座(221)与所述支撑件(1)相连;
第二转动件(222),所述第二转动件(222)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基座(221)上,所述第二转动件(2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传动件(23)连接,所述接地机构(3)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22)连接;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转动件(222)锁定在所述第二基座(2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黎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