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磁钢厂专利>正文

电度表用混合永磁阻尼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6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度表用混合永磁阻尼组件,由上下磁钢组合或一个磁钢组合与一个导磁件组合联接而成,其磁钢组合由外壳(1)、钕铁硼永磁(2)、铝镍或铝镍钴永磁(3)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磁钢组合单独采用一种永磁材料的缺点,改用一块以上的钕铁硼永磁和一块以上的铝镍、铝镍钴永磁或其它永磁混合配置成凹型。(*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测量仪表领域中的一种电度表阻尼组件。电度表,又称电能表、电力计、是计量电能的一种精密仪表,它的计量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中的阻尼组件的质量,而在阻尼组件中关键技术之一是永磁体的选用和磁路设计是否合理。迄今,世界各国生产的单相、三相电度表中阻尼装置,采用的永磁有铸造铝镍钴、烧结铝镍钴、铁铬钴、钕铁硼等各类永磁合金,都选用单一种类永磁设计磁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铸造铝镍钴永磁,但铸造铝镍钴永磁含有较高的战略紧缺贵金属镍、钴,价格逐年猛涨,使原料成本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电度表的生产和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近十年来,我国一些单位对原有永磁阻尼组件,在永磁材料及组件结构上作了许多改进设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专利号85210307“电度表用阻尼用永久磁钢装置”,技术专利号91215790.9“电度表用铁铬钴永磁阻尼器”,上述专利虽提出了采用含钴量较少的新型永磁,并对磁路作了许多改进,但仍然有许多不足,主要是(1)该种磁体仍含有15Wt左右的钴,成本仍较高;(2)磁性能中最大磁能积(BH)max和矫顽力Hc都偏低,性能也不够稳定,且国内磁体的批量生产工艺尚不够成熟。因此在工业上推广应用阻力较大。近几年来又有多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专利中提出了采用磁性能高、成本较低的新型钕铁硼稀土永磁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铝镍钴永磁制造阻尼组件,并在磁路结构、解决磁温度补偿方面给出了许多新设计,主要专利有如下9件技术专利号 名称91 2 13981.1 稀土永磁阻尼器91 2 18905.3 电度表用钕铁硼阻尼装置92 2 03323.4 电度表用钕铁硼尼体温补装置92 2 07506.9 一种电能表阻尼装置93 2 41949.6 一种二倍率电能表阻尼装置93 2 47456.X 一种勿需温补的电能表阻尼装置93 2 41950.X 一种自动调节磁通的永磁阻尼装置93 2 14604.X 电度表用普通钕铁硼稀土永磁制动磁钢组合体94 2 02704.3 电度表用普通钕铁硼稀土永磁制动磁钢组合体上述专利设计对两个主要问题没能完全解决。1.新型钕铁硼稀土永磁性能虽高,成本较底但有着易于锈蚀氧化、难以温度补偿和磁老化等致命弱点;2.由于钕铁硼永磁的矫顽力相当高,体积相应减少,使整机在调试时增加了许多困难,难以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度表阻尼组件,单独采用铝镍钴永磁成本过高或单独采用钕铁硼永磁易氧化不便调试的缺点,采用了一种廉价的磁性能稳定的铝镍或铝镍钴永磁或磁性能高的钕铁硼永磁,利用二种永磁的各自长处混合配置,设计成合理的新颖磁路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对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铝镍钴阻尼组件,保留原有组件外型尺寸和机械调节装配结构,只对组件中的核心部件永磁、导磁件等配置构造提出新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三1.由单独一种永磁改为二种或二种以上永磁混合配置磁路,将原来单一使用含量高达24WT%的铝镍钴5类永磁改为廉价的无钴或含钴量少的铝镍或铝镍钴永磁,并与新型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配置设计成新颖的磁路结构;2.全包复密封氧化的钕铁硼永磁合金表面,与空气完全隔绝以避免氧化、提高防腐蚀性能。把配置好的永磁,预先放置在组件模壳的压制模具中,在组件压铸时,使其与模壳一体成型,钕铁硼稀土永磁完全被包复并密封在金属中间。3.运用传统的磁温度补偿,磁通量调节,导磁件应用等技术实混合永磁阻尼组件的磁路结构性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完全满足电度表的应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件的混合永磁配置示意图,1为外壳,2为钕铁硼永磁合金,3为铝镍或铝镍钴永磁合金,4、5分别为上、下磁钢组合或导磁件组合。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组件总成配置剖面图,1为铝外壳,2为钕铁硼永磁合金,3、4为铝镍或铝镍钴永磁合金,5为磁温度补偿合金片,6为固定螺钉,8为紧固件。现就图1对本技术关键设计作进一步描述,该图是本技术混合永磁配置方案之一,永磁的混合配置可以有多种,本图示出的下磁钢组合(5)是采用两块铝镍钴永磁合金(3)和一块钕铁硼稀土永磁合金(2)混合配置成凹型,取代原来单一采用的铝镍钴系列永磁合金;上磁钢组合或导磁件组合(4),可以同下磁钢组合形式一样,也可单一用其它导磁体构成导磁件组合;外壳1,是永磁或导磁件的支承壳,材料是铝合金,也可采用其它导磁底熔点金属。混合配置好的永磁或导磁件,则可以在压制外壳工艺中一次填如成型。上下磁钢组合或导磁件组合(4)(5),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两个都是磁钢组合,也可以把其中一个作成磁钢组合,另一个组成导磁件组合。图2就是有上、下磁钢组合的一个组件总成实施例。铝外壳(1)磁温度补偿合金片(5)、固定螺钉(6)、微调螺钉(7)、紧固件(8)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一种电度表用混合永磁阻尼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把传统应用的高稳定性铝镍或铝镍钴永磁和新型的高性能钕铁硼稀土永磁二种材料很好地混合应用在一起,既降低了成本,又改善了性能,同时又可对本组件进行部份退磁和磁老化。2.采用整体包复密封技术,解决了钕铁硼稀土永磁易氧化问题,保证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3.由于不改变原有阻尼组件外型和机械组装结构,有利于电度表整机厂组装,无需变动原有组装工艺就可应用,易于推广。4.只改变了永磁组件配置结构,可以使用原有铝压铸件模具进行整体压铸成型,转产本技术时,不需新投资另外组织生产线或进行新模具设计,便于阻尼组件生产者很快投入生产。5.由于采用混合永磁,既保证了磁组件的综合性能,又降低了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电度表用混合永磁阻尼组件,由上下磁钢组合或一个磁钢组合与一个导磁件组合联接而成,其磁钢组合由外壳(1)、钕铁硼永磁(2)、铝镍或铝镍钴永磁(3)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磁钢组合单独采用一种永磁材料的缺点,改用一块以上的钕铁硼永磁和一块以上的铝镍、铝镍钴永磁或其它永磁混合配置成凹型。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阻尼组件,其钕铁硼永磁的整个表面完全由金属物质包复,而与空气隔绝,达到可靠的防腐蚀性。专利摘要一种电度表用混合永磁阻尼组件,由上下磁钢组合或一个磁钢组合与一个导磁件组合联接而成。其特征是磁钢组合采用了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永磁体混合配置,其中钕铁硼永磁的整个表面完全由金属物质包覆而与空气隔绝。由于组件外形尺寸和机械组装结构与现有组件完全一致,便于利用原模具、现有生产线生产,整机组装方便。本技术既满足了电度表使用需要,又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G01R11/00GK2220642SQ9423988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卢冯昕, 张诗渊, 刘殿堂, 姜书英 申请人:上海磁钢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冯昕张诗渊刘殿堂姜书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磁钢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