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654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涉及模具铸造领域,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端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一端与进料孔的内侧壁相抵紧,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连通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触片,通过导流管、出来料管、密封机构、加热器、伸缩机构、电线、拉绳、第一触片、第二触片之间的配合使用,在进料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实现对导流管的加热,避免导流管内熔融液体出现轻微凝固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企业中普遍利用模具进行生产,其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熔料对模具的磨损小,能大批量地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图案与标记清晰、尺寸精度高的塑件,传统的注塑成型过程主要分为注射、保压、塑化和冷却等几个阶段,在注射阶段,螺杆推动塑料熔体快速注入到模腔。待熔体注满模腔后,过程切换到保压阶段,少部分材料继续被压入模腔以补偿腔内材料因固化而引起的收缩。当浇口内的材料固化后,过程进入塑化和冷却阶段,一方面,机筒内材料受到螺杆旋转产生的剪切作用而被熔化;另一方面,模腔内的材料逐渐冷却、固化。当塑料熔体在模具内冷却固化到一定程度后,模具打开,取出产品,即完成一个注塑周期但是,现有注塑设备没有单独的导流装置,在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遇冷从注塑设备流出后遇冷会发生轻微凝固现象,造成塑料熔体流速缓慢,容易发生粘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的下端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料管(2),所述导流管(1)的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料孔(9),所述进料孔(9)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内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一端与进料孔(9)的内侧壁相抵紧,所述滑动槽(7)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连通槽(4),所述连通槽(4)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连通槽(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触片(12),所述第一触片(12)与固定板(11)之间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导流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14),所述电源(14)与第一触片(12)之间通过电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的下端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料管(2),所述导流管(1)的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料孔(9),所述进料孔(9)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内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一端与进料孔(9)的内侧壁相抵紧,所述滑动槽(7)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连通槽(4),所述连通槽(4)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连通槽(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触片(12),所述第一触片(12)与固定板(11)之间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导流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14),所述电源(14)与第一触片(12)之间通过电线(13)连接,所述第一触片(12)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拉绳(6),所述拉绳(6)的自由端与密封机构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1)内安装有加热板(3),所述加热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片(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成型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芬杨男男张庆芳李玥函刘学李惠楠刘思彤任思元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