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62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涉及汽车PP改性材料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转轴上等距设有四对搅拌叶,转轴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两侧设有从动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叶正转、反转间隔进行,提高混合均匀性,通过导料管间歇式定量加料,降低搅拌设备的负荷,保证生产工序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PP改性材料
,尤其涉及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
技术介绍
PP材料以性价比高、密度小、耐热性能优异、耐化学药品腐蚀、易成型加工和回收利用等特性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上除少量部件采用纯PP树脂加工外,大部分部件采用改性PP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汽车用改性PP材料主要有薄壁高刚、抗菌、长玻纤增强、低VOC、低气味、免喷涂PP材料,微发泡PP材料等。汽车用改性PP材料通常采用机械共混改性法制备,将各改性剂、助剂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之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混炼得到,各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现有原料混合的方法一般通过人工对原料进行按比例混合,一次性加入混料设备进行搅拌均匀,使得搅拌设备的负荷大,搅拌均匀的等待时间长,难以保证生产工序的连续性,影响生产效率;部分原料会散发异味,操作工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有损人体健康;或通过额外的进料驱动装置或传动设备加料,结构复杂,增加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4),转轴(4)竖向安装在第一壳体(2)内,所述转轴(4)上等距设有四对搅拌叶(5),所述转轴(4)的下端伸出第一壳体(2)的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有主动锥齿轮(6),所述主动锥齿轮(6)的两侧设有从动锥齿轮(7),且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7)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从动锥齿轮(7)远离主动锥齿轮(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的螺杆(8),所述螺杆(8)上螺纹套接有活动环(9);底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PP改性混炼熔融共混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4),转轴(4)竖向安装在第一壳体(2)内,所述转轴(4)上等距设有四对搅拌叶(5),所述转轴(4)的下端伸出第一壳体(2)的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有主动锥齿轮(6),所述主动锥齿轮(6)的两侧设有从动锥齿轮(7),且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7)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从动锥齿轮(7)远离主动锥齿轮(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的螺杆(8),所述螺杆(8)上螺纹套接有活动环(9);底座(1)上支板的外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活动环(9)的外圈底部与第一撑杆(10)一端铰接,第一撑杆(10)另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两个支板上开设有第五槽孔,第一撑杆(10)穿过第五槽孔;第一壳体(2)的两侧壳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与第二撑杆(11)一端铰接,第二撑杆(11)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一壳体(2)的两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第二滑槽的上方,固定板上焊接有第二壳体(17),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17)相靠近一侧的壳壁上均开设有第三槽孔,第三槽孔中安装有导料管,导料管靠近第一壳体(2)的一端向下倾斜;固定板的外端与支杆(13)铰接,第二滑块与第三撑杆(12)的一端铰接,第三撑杆(12)的另一端与支杆(13)的下端铰接,支杆(13)上端开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与推杆(14)一端铰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明王波蓝斌翔田小艳康少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