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547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属于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该管件放置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撑架以及设在分支撑架之间的管件放置机构,各分支撑架均包括筒体和支撑柱,筒体套设在支撑柱的外部,支撑柱沿筒体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筒体和支撑柱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它们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筒体侧壁上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由开设于筒体上的纵向槽缝穿出并能够在纵向槽缝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齿轮、齿条,用于调整支撑柱沿筒体上下移动,降到了工人登高拿取与堆放管件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管件,由于不同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的不同,所以管件的使用量存在差异,如果将不同型号的管件杂乱的堆积在一起,容易影响项目建设的速度,所以管件放置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管件放置架在对高层管件堆放和拿取时,需要人工搭建登高架,那后由一人传递给站在高处的工人,再将其进行拿取和存放,这样的操作不仅不方便操作,而且危险系数高,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撑架以及设在分支撑架之间的管件放置机构,各分支撑架均包括筒体和支撑柱,所述筒体套设在支撑柱的外部,所述支撑柱沿筒体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和支撑柱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它们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筒体侧壁上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由开设于筒体上的纵向槽缝穿出,并能够在纵向槽缝内上下移动。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齿轮以及旋转轴,所述齿条沿纵向设在支撑柱外壁上,且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轴沿水平方向穿入筒体的内部,并与筒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齿轮与筒体内部的旋转轴轴连接,位于筒体外部的旋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较佳地,所述支撑柱底部与筒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较佳地,所述管件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管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并与两个支撑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放置槽均开设在放置板上。较佳地,所述管件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管件的U型管件托架,所述放置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并与两个支撑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多个U型管件托架沿水平方向对称设在放置板上。较佳地,所述放置槽外壁上设有增强管件外壁与放置槽外壁之间摩擦力防滑橡胶。较佳地,所述U型管件托架的内壁上设有增强U型管件托架内壁与管件外壁之间摩擦力的防滑橡胶。较佳地,所述放置板至少设置成一个。较佳地,所述筒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带刹车功能的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齿轮、齿条,能够实现支撑柱沿筒体上下移动,避免了登高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当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了旋转轴转动,齿轮安装在旋转轴上,齿轮发生转动,齿轮与设置在支撑柱外壁上的齿条相啮合,而支撑柱沿筒体滑动,因此实现了支撑柱沿筒体上下移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以实现了安装在两个支撑柱顶部的放置板同步升降,通过在支撑柱底部以及筒体之间设置多个弹簧,使得支撑柱沿筒体上下运动时起到减震的作用,放置板运动更平稳,通过设置U型管件放置托架或者放置槽,均能够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管件起到固定作用,当移动放置板上下移动时,位于放置板上的管件不会发生移动,降低了管件掉落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特征Ⅰ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特征Ⅰ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特征Ⅱ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放置板与放置槽的位置关系图;图5为本技术的放置板与U型管件托架的位置关系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支撑架,1-1.筒体,1-2.支撑柱,2.调节机构,2-1.齿条,2-2.齿轮,2-3.旋转轴,3.驱动电机,4.连接杆,5.管件放置机构,5-1.放置板,5-2.放置槽,5-3.U型管件托架,6.弹簧,7.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撑架1以及设在分支撑架之间的管件放置机构5,各分支撑架1均包括筒体1-1和支撑柱1-2,所述筒体1-1套设在支撑柱1-2的外部,所述支撑柱1-2沿筒体1-1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筒体1-1和支撑柱1-2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它们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筒体1-1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进行驱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由开设于筒体1-1上的纵向槽缝穿出,并能够在纵向槽缝内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件存放架需要登高拿取与堆放管件,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管件放置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使用时,使用者开启与驱动电机3电连接的控制开关,驱动电机3转动进而驱动了与驱动电机3连接的调节机构2工作,调节机构2运动进而实现了支撑柱1-2沿套筒1-1内壁上下移动,为了实现两个反支撑架内的支撑柱1-2能够在套筒1-1同步上下移动,所有通过连接杆4连接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1-2。现有技术中调节支撑柱1-2沿套筒1-1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2有多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给出一种实现方式,在使用时,使用者开启驱动电机3的控制开关,驱动电机3转动,带动了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轴连接的旋转轴2-3发生转动,旋转轴2-3转动进而带动了齿轮2-2发生转动,齿轮2-2与齿条2-1相啮合,而齿条固定在支撑柱1-2上,又因为支撑柱1-2与套筒1-1沿纵向滑动连接,所以齿轮2-2发生转动时,带动了固定有齿条2-1的支撑柱1-2沿套筒1-1上下移动,实现了对管件放置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齿条2-1、齿轮2-2以及旋转轴2-3,所述齿条2-1沿纵向设在支撑柱1-2外壁上,且齿条2-1与齿轮2-2相啮合,所述旋转轴2-3沿水平方向穿入筒体1-1的内部,并与筒体1-1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齿轮2-2与筒体1-1内部的旋转轴2-3轴连接,位于筒体1-1外部的旋转轴2-3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为了降低支撑柱1-2沿套筒1-1上下移动过程中对管件放置机构5上的管架造成的振动,所述支撑柱1-2底部与筒体1-1之间设有减震弹簧6。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管件放置机构5上放置的管件更加稳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所以将管件放置机构5设置为由放置板5-1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管件的放置槽5-2组成,使用时将管件直接放置在放置槽内,对管件起到固定的作用,因此所述管件放置机构5包括放置板5-1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管件的放置槽5-2,所述放置板5-1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两个支撑柱1-2之间,并与两个支撑柱1-2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撑架(1)以及设在分支撑架之间的管件放置机构(5),各分支撑架(1)均包括筒体(1-1)和支撑柱(1-2),所述筒体(1-1)套设在支撑柱(1-2)的外部,所述支撑柱(1-2)沿筒体(1-1)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筒体(1-1)和支撑柱(1-2)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它们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筒体(1-1)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进行驱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由开设于筒体(1-1)上的纵向槽缝穿出,并能够在纵向槽缝内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分支撑架(1)以及设在分支撑架之间的管件放置机构(5),各分支撑架(1)均包括筒体(1-1)和支撑柱(1-2),所述筒体(1-1)套设在支撑柱(1-2)的外部,所述支撑柱(1-2)沿筒体(1-1)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筒体(1-1)和支撑柱(1-2)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它们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筒体(1-1)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进行驱动,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由开设于筒体(1-1)上的纵向槽缝穿出,并能够在纵向槽缝内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齿条(2-1)、齿轮(2-2)以及旋转轴(2-3),所述齿条(2-1)沿纵向设在支撑柱(1-2)外壁上,且齿条(2-1)与齿轮(2-2)相啮合,所述旋转轴(2-3)沿水平方向穿入筒体(1-1)的内部,并与筒体(1-1)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齿轮(2-2)与筒体(1-1)内部的旋转轴(2-3)轴连接,位于筒体(1-1)外部的旋转轴(2-3)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管件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底部与筒体(1-1)之间设有减震弹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帅平朱晓丽张杰陈楠于皓皓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