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44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包括活动上体、活动下体、顶紧装置和锁紧螺丝,活动上体中部设有沉头孔,活动上体两端设有贯穿至腰圆沉头孔的自锁螺牙内孔,顶紧装置连接自锁螺牙内孔,活动下体中部设有过孔,锁紧螺丝贯穿沉头孔与过孔将活动上体与活动下体锁紧,活动上体与活动下体两者的接触面防滑结构,活动下体两端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之间形成滑动槽,活动上体的两端与导向凸起之间的滑动槽配合。本实用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其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减少加工过程中因滑块松动而导致的加工尺寸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滑块和模仁拼接处分型面一致顺滑性,工艺安排时为了避免单独加工产生的累积误差,通常会将滑块钳工修配后装入模腔后一起精加工。进而,如何稳定的固定滑块,保证滑块加工时在抽芯方向不产生位移,是每个工艺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会用垫块加压板将滑块固定压紧。由于不同模具的抽芯距离和结构都不一样,垫块的大小形状,模具上的位置等众多因素,工艺都必须考虑,产生的多种垫块类型和压板,通用性、安全性低。员工在垫块叠加锁紧时如操作不规范,没有将滑块稳定固定,容易造成加工误差和安全隐患,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的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包括活动上体、活动下体、顶紧装置和锁紧螺丝,活动上体中部设有沉头孔,活动上体两端设有贯穿至沉头孔的自锁螺牙内孔,顶紧装置连接在自锁螺牙内孔内,活动下体中部设有过孔,锁紧螺丝贯穿沉头孔与过孔并将活动上体和活动下体锁紧固定,活动上体与所述活动下体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结构。进一步,所述顶紧装置与所述自锁螺牙内孔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旋转调节顶紧装置的位置,通过旋转顶紧装置,调节活动上体两端自锁螺牙内孔中顶紧装置的位置。进一步,所述顶紧装置为波珠螺丝。进一步,所述顶紧装置长度长于所述自锁螺牙内孔,使所述顶紧装置的两端延伸出所述自锁螺牙内孔,顶紧装置的一端位于腰圆沉头孔内,便于从腰圆沉头孔内对顶紧装置进行旋转,微调顶紧装置的位置,使顶紧装置延伸出自锁螺牙内孔的一端在滑块加工时可顶住滑块,实现微调定位,提高小距离滑块移动的定位效率。进一步,所述沉头孔与所述过孔至少一个具有腰圆型结构,根据加工时的需要,调节所述活动上体与所述活动下体的位置,所述锁紧螺丝可以在腰圆型结构内移动便于安装,从而将所述活动上体与所述活动下体固定锁紧。进一步,所述防滑结构为啮合齿,啮合齿便于所述活动上体与所述活动下体相互配合,使本实用的定位机构组装更加方便,啮合齿还可以防止所述活动上体与所述活动下体前后滑动,进一步固定锁紧,增加定位效果,降低加工过程中滑块松动的风险。进一步,所述活动下体与所述活动上体接触面的一端具有至少两个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分别位于所述活动上体的两侧,即通过所述导向凸起在所述活动下体与所述活动上体接触面的一端形成滑动槽,使所述活动上体位于形成的滑动槽内。进一步,所述活动下体的两端均具有两个所述导向凸起,每端的导向凸起之间形成滑动槽,所述活动上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内,使所述活动上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槽内,可以防止所述活动上体绕所述锁紧螺丝转动,可以进一步增加定位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装,本技术通过腰圆沉头孔与腰圆过孔定位,通过导向凸起、啮合齿增加了定位效果,依靠顶紧装置微调定位,为滑块加工过程提供快速有效的定位,减少加工过程中滑块松动的风险,减少了因加工过程中滑块松动而导致的加工尺寸偏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定位机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定位机构的工作状态图。其中:1活动上体、2活动下体、3顶紧装置、4锁紧螺丝、5、防滑结构、11自锁螺牙内孔、12沉头孔、21过孔、22导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包括活动上体1、活动下体2、顶紧装置3、锁紧螺丝4,活动上体1中部设有腰圆沉头孔12,活动上体1两端设有贯穿至腰圆沉头孔12的自锁螺牙内孔11,顶紧装置3连接在自锁螺牙内孔11内,活动下体2中部设有腰圆过孔21,锁紧螺丝4贯穿腰圆沉头孔12和腰圆过孔21将活动上体1与活动下体2固定,顶紧装置3一端穿过自锁螺牙内孔11延伸至腰圆沉头孔12内,活动上体1与活动下体2两者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啮合齿,活动下体2的两端各设有2个对称的导向凸起22,通过导向凸起22在活动下体2的两端形成滑动槽,活动上体1的两端分别配合在活动下体2两端导向凸起22之间的滑动槽内。在实际模具加工过程中,为防止模腔内的滑块加工时移动,先大概测算出滑块与模腔壁之间的距离,然后调整活动上体1与活动下体2之间的位置,使活动上体1配合在活动下体2两端的导向凸起22形成的滑动槽内,通过穿过腰圆沉头孔12与腰圆过孔21的锁紧螺丝4、依靠啮合齿的相互配合,将活动上体1与活动下体2固定锁紧,将顶紧装置3通过螺纹连接在自锁螺牙内孔11中,使顶紧装置3的一端位于腰圆沉头孔12中,另一端位于自锁螺牙内孔11外,如图2所示,此时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组装完成,将组装完成的定位机构放入模腔中滑块与模腔壁之间的位置,使定位机构的一端抵住模腔壁,另一端与滑块略有间隙,通过旋转一端位于腰圆沉头孔12中的顶紧装置3,微调顶紧装置3的位置,使顶紧装置3位于自锁螺牙内孔11外的一端与滑块接触,并抵住滑块,防止滑块加工时往模腔壁的方向后退,因此,提高滑块的稳定性、减少加工时因滑块移动差生的加工误差,同时,滑块稳定也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上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凡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上体(1)、活动下体(2)、顶紧装置(3)和锁紧螺丝(4),所述活动上体(1)中部设有沉头孔(12),所述活动上体(1)两端设有贯穿至所述沉头孔(12)的自锁螺牙内孔(11),所述顶紧装置(3)连接在所述自锁螺牙内孔(11)内,所述活动下体(2)中部设有过孔(21),所述锁紧螺丝(4)贯穿所述沉头孔(12)与所述过孔(21)并将所述活动上体(1)和所述活动下体(2)锁紧固定,所述活动上体(1)与所述活动下体(2)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上体(1)、活动下体(2)、顶紧装置(3)和锁紧螺丝(4),所述活动上体(1)中部设有沉头孔(12),所述活动上体(1)两端设有贯穿至所述沉头孔(12)的自锁螺牙内孔(11),所述顶紧装置(3)连接在所述自锁螺牙内孔(11)内,所述活动下体(2)中部设有过孔(21),所述锁紧螺丝(4)贯穿所述沉头孔(12)与所述过孔(21)并将所述活动上体(1)和所述活动下体(2)锁紧固定,所述活动上体(1)与所述活动下体(2)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3)与所述自锁螺牙内孔(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锁式顶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3)为波珠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浩史进宏聂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