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子俊专利>正文

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39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它包括有一外壳,所述的外壳由左外壳和右外壳所形成,所述的左、右外壳的中部均设有一孔,所述的左、右外壳内都呈“凹”槽形状,所述的左、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所述的左外壳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的磁芯,所述的线圈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左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的右外壳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的绝缘非导磁材料的空心骨架,所述的线圈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的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线束内的导线和联接件形成连接,所述的联接件与互感器用放大器的联接座形成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互感器,特别涉及一种测量电流用互感器。技术背景通常测量电流所使用的互感器是由外壳和磁性上缠绕着初级线圈和次级 线圈等所组成,这种互感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外形体积大,重量重,耗材多, 也耗能,易饱和,输出电压高且不安全,超出额定电流多倍,线性度较差, 并不可作为保护互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它不但能有效地用 于测量电流用,而且,体积小、重量轻,耗材少又节能。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技术的测量电流 用互感器包括有一外壳,所述的外壳由左外壳和右外壳所形成,所述的左、 右外壳的中部均设有一孔,所述的左、右外壳内都呈"凹"槽形状,所述的 左、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所述的左外壳 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的磁芯,所述的线圈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左外壳内的上端 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的右外壳内设有一缠 绕着线圈的绝缘非导磁材料的空心骨架,所述的线圈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右外 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壳 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的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 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线束内的导线和一联接件形成连接,所述的联接 件与一互感器用放大器的联接座形成固定连接。由于本技术改进了现有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采用由绝缘非导磁材 料的空心骨架和缠绕在空心骨架上的线圈组成的空心互感器与由磁芯和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组成的速饱和电流互感器合二为一组成的测量电流用互感 器,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体积小,重量轻,耗材少,节能,不易 饱和,可作为保护互感器,输出电压低、安全,超出额定电流多倍,且能保 持良好的线性度。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的左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的右壳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 、图2和图3 ,该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由外壳和互感 器用放大器(15)所组成。所述的外壳由左外壳(1)和右外壳(2)所形成。所述的外壳为矩形或 圆形或方形。所述的左外壳(1)的中部设有一孔(3),所述的左外壳(1)内呈"凹" 槽形状,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 (5)、 (6),所述的左外壳(1)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9)的磁芯(10),所 述的磁芯(10)为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所述的线圈(9)的两端各与 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 (6)分别形 成连接固定。所述的右外壳(2)的中部设有一孔(4),所述的右外壳(2)内呈"凹" 槽形状,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7)、 (8),所述的右外壳(2)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11)的绝缘非导磁材 料的空心骨架(12),所述的空心骨架(12)为圆形,也可以是矩形或方形, 所述的线圈(11)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 的接线端子(7)、 (8)分别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 (6)与 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7)、 (8)分别通 过线束(13)内的导线和一联接件(14)形成连接,所述的联接件(14)与 所述的互感器用放大器(15)的联接座(16)形成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的使用,先将互感器用放大器(15)接 在电流表上,并使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的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 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 (6)与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 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7)、 (8)的引出线束(13)的一端的联接件(14)插入互感器用放大器(15)的联接座(16)上,接着让一次母线穿过 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的中部的孔,通入电流即可从电流表上读出 电流数值,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由磁芯和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组 成的速饱和电流互感器为提供互感器用放大器(15)的电源,由绝缘非导磁 材料的空心骨架和缠绕在空心骨架上的线圈组成的空心互感器进行电流信号 检测,互感器用放大器(15)进行信号放大,当用外电源时,可不用速饱和 电流互感器。本技术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可作为供电测量用互感器、保护互感器, 也可作为用于用电设备的测量、计量以及信号采样、获取的多功能互感器。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它包括有一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左外壳(1)和右外壳(2)所形成,所述的左、右外壳(1)、(2)的中部均设有一孔(3)、(4),所述的左、右外壳(1)、(2)内都呈“凹”槽形状,所述的左、右外壳(1)、(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5)、(6)、(7)、(8),所述的左外壳(1)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9)的磁芯(10),所述的线圈(9)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6)分别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的右外壳(2)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11)的绝缘非导磁材料的空心骨架(12),所述的线圈(11)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7)、(8)分别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6)与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7)、(8)分别通过线束(13)内的导线和一联接件(14)形成连接,所述的联接件(14)与一互感器用放大器(15)的联接座(16)形成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 矩形或圆形或方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芯(IO) 为矩形或圆形或方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非 导磁材料的骨架(12)为圆形或矩形或方形。专利摘要一种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它包括有一外壳,所述的外壳由左外壳和右外壳所形成,所述的左、右外壳的中部均设有一孔,所述的左、右外壳内都呈“凹”槽形状,所述的左、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所述的左外壳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的磁芯,所述的线圈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左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的右外壳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的绝缘非导磁材料的空心骨架,所述的线圈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的右外壳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分别通过线束内的导线和联接件形成连接,所述的联接件与互感器用放大器的联接座形成固定连接。文档编号G01R15/14GK201000464SQ20062004608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吴子俊 申请人:吴子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电流用互感器,它包括有一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左外壳(1)和右外壳(2)所形成,所述的左、右外壳(1)、(2)的中部均设有一孔(3)、(4),所述的左、右外壳(1)、(2)内都呈“凹”槽形状,所述的左、右外壳(1)、(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分别设有一接线端子(5)、(6)、(7)、(8),所述的左外壳(1)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9)的磁芯(10),所述的线圈(9)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6)分别形成连接固定,所述的右外壳(2)内设有一缠绕着线圈(11)的绝缘非导磁材料的空心骨架(12),所述的线圈(11)的两端各与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7)、(8)分别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外壳(1)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5)、(6)与所述的右外壳(2)内的上端端部的左、右角上的接线端子(7)、(8)分别通过线束(13)内的导线和一联接件(14)形成连接,所述的联接件(14)与一互感器用放大器(15)的联接座(16)形成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俊
申请(专利权)人:吴子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