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钻孔机的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钻孔机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钻孔方式为直接通过操作人员手持钻孔机,在待需要位置进行钻孔,这种钻孔方式由于钻孔时钻孔机抖动,而钻孔机又是操作人手直接手持,不仅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影响钻孔精准度;特别是在待钻孔位较多时,由于操作人员体力不断下降,还会产生钻孔打滑且钻孔速度慢,不仅影响钻孔质量且钻孔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钻孔精准度和效率的钻孔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钻孔精准度和效率的钻孔定位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钻孔机的定位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端设置有刹车轮,所述机架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柱和两个第二立柱;两个第一立柱的上端通过第一调节座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一调节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钻孔机的定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端设置有刹车轮(2),所述机架(1)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柱(3)和两个第二立柱(5);/n两个第一立柱(3)的上端通过第一调节座(6)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座(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7),所述第一开口(7)沿所述第一调节座(6)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第一调节座(6);两个第二立柱(5)的上端通过第二调节座(8)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座(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9)沿所述第二调节座(8)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调节座(8);/n所述第一调节座(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座(10)和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钻孔机的定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端设置有刹车轮(2),所述机架(1)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柱(3)和两个第二立柱(5);
两个第一立柱(3)的上端通过第一调节座(6)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座(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7),所述第一开口(7)沿所述第一调节座(6)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第一调节座(6);两个第二立柱(5)的上端通过第二调节座(8)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座(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9)沿所述第二调节座(8)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第二调节座(8);
所述第一调节座(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滑座(10)和第二滑座(11),所述第一滑座(10)和第二滑座(11)的底端分别可滑动的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座(6)和所述第二调节座(8)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座(10)与所述第二滑座(11)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12),所述第一开口(7)与所述第二开口(9)处均设置有转杆(13),各所述转杆(1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与各所述定位块(12)连接;
所述第一滑座(10)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柱(15),各所述第一定位柱(15)上端分别与两个电机安装座(16)的前半段连接,电机(17)设置在所述两个电机安装座(16)之间并与两个电机安装座(16)连接;
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与钻杆(18)连接,所述电机(17)后端与推板(19)前端连接,所述推板(19)后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20)和两个第二支撑杆(21),各所述第一支撑杆(20)通过第一弧形把手(22)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杆(21)通过第二弧形把手(23)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把手(22)与所述第二弧形把手(23)下端分别与各第一推杆(26)的后端连接,各所述第一推杆(26)的前端分别与各第一定位柱(15)连接,所述第一推杆(26)后半段与第二滑座(11)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钻孔机的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包括下定位板(27)和上定位板(28),所述刹车轮(2)设置在所述下定位板(27)的底端;所述下定位板(27)与所述上定位板(28)通过调节单元(29)连接,所述第一立柱(3)和所述第二立柱(5)设置在所述上定位板(28)的顶端;所述第一弧形把手(22)与所述第二弧形把手(23)上端分别与各第二推杆(51)连接,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彬,余永辉,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