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23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包括侧围,侧围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竖置透明折叠帘,连接相邻两个透明折叠帘的竖置透明滑板,以及与各透明滑板滑动配合的一对平置滑槽;透明折叠帘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最左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左固定板连接;最右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右固定板连接;每个透明滑板上都设有一个操作口;且透明滑板两两一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上的操作口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其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能根据分拣人员的需要进行调整,如可将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调整至与分拣人员的肩膀宽度相匹配,便于分拣人员将两个胳膊都尽量伸入透明罩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垃圾用分拣线
本技术涉及餐厨垃圾用分拣线。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餐厨垃圾需要及时处理。申请号为20172097457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分拣线,包括长条形回收槽,回收槽顶部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长条形透明罩,透明罩的内部设有用于传送餐厨垃圾的传送带,传送带与回收槽同向延伸;透明罩包括:位于回收槽正上方且与回收槽平行的平置长条形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两侧且与回收槽平行的一对侧围(即侧板);侧围(即侧板)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位于传送带上方,且操作口由长臂手套封闭。操作口两两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操作口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分拣人员的手可伸入长臂手套中,即分拣人员可在带着长臂手套状态下对传送带上的餐厨垃圾进行分拣。为了尽量增加手的活动空间,分拣人员的两个胳膊会尽量伸入透明罩中,即分拣人员的肩膀会尽量靠近同组的两个操作口,但分拣人员的肩膀宽度一般都不统一,而上述专利中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不能调整,故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很可能与分拣人员的肩膀宽度不匹配,故分拣人员很可能不能将两个胳膊都尽量伸入透明罩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其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能根据分拣人员的需要进行调整,如可将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调整至与分拣人员的肩膀宽度相匹配,便于分拣人员将两个胳膊都尽量伸入透明罩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回收槽,回收槽顶部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长条形透明罩,透明罩的内部设有用于传送餐厨垃圾的传送带,传送带与回收槽同向延伸;透明罩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位于传送带上方,且操作口由长臂手套封闭;透明罩包括:位于回收槽正上方且与回收槽平行的平置长条形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两侧且与回收槽平行的一对侧围;所述侧围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竖置左固定板,位于最右端的竖置右固定板,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竖置透明折叠帘,连接相邻两个透明折叠帘的竖置透明滑板,以及与各透明滑板滑动配合的一对平置滑槽;透明折叠帘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最左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左固定板连接;最右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右固定板连接;上述一对滑槽与回收槽同向延伸,且该对滑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该对滑槽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上滑槽,以及固定在回收槽上的下滑槽;上滑槽、下滑槽的槽口相向设置;各透明滑板以及各透明折叠帘的顶边都插入上滑槽中,各透明滑板以及各透明折叠帘的底边都插入下滑槽中;每个透明滑板上都设有一个操作口;且透明滑板两两一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上的操作口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优选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上的操作口位于同一高度。优选的,各透明滑板的左右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透明滑板为长方形,且透明滑板的长边竖置。优选的,所述透明滑板的左侧边与该透明滑板上操作口的间距不大于3cm;透明滑板的右侧边与该透明滑板上操作口的间距不大于3cm。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其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能根据分拣人员的需要进行调整,如可将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调整至与分拣人员的肩膀宽度相匹配,便于分拣人员将两个胳膊都尽量伸入透明罩中。透明滑板两两一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上的操作口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即操作口两两一组,同组两个操作口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各透明折叠帘都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且同组两个透明滑板通过透明折叠帘连接,故同组两个透明滑板可在上滑槽、下滑槽中相向或相背滑动;分拣人员需要调整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时,只需将同组两个透明滑板相向或相背滑动,即可减小或增加同组两个透明滑板的间距,进而减小或增加同组两个操作口的间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回收槽1,回收槽1顶部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长条形透明罩2,透明罩2的内部设有用于传送餐厨垃圾的传送带3,传送带3与回收槽1同向延伸;透明罩2上设有操作口7,操作口7位于传送带3上方,且操作口7由长臂手套封闭;透明罩2包括:位于回收槽1正上方且与回收槽1平行的平置长条形顶板4,以及位于顶板4两侧且与回收槽1平行的一对侧围5;所述侧围5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竖置左固定板51,位于最右端的竖置右固定板52,在左固定板51和右固定板52之间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竖置透明折叠帘53,连接相邻两个透明折叠帘53的竖置透明滑板54,以及与各透明滑板54滑动配合的一对平置滑槽61、62;透明折叠帘53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最左侧的透明折叠帘53与左固定板51连接;最右侧的透明折叠帘53与右固定板52连接;上述一对滑槽61、62与回收槽1同向延伸,且该对滑槽61、62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左固定板51和右固定板52;该对滑槽包括:固定在顶板4上的上滑槽61,以及固定在回收槽1上的下滑槽62;上滑槽61、下滑槽62的槽口相向设置;各透明滑板54以及各透明折叠帘53的顶边都插入上滑槽61中,各透明滑板54以及各透明折叠帘53的底边都插入下滑槽62中;每个透明滑板54上都设有一个操作口7;且透明滑板54两两一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上的操作口7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上的操作口7位于同一高度。各透明滑板54的左右宽度相同。所述透明滑板54为长方形,且透明滑板54的长边竖置。所述透明滑板54的左侧边与该透明滑板54上操作口7的间距不大于3cm;透明滑板54的右侧边与该透明滑板54上操作口7的间距不大于3cm。本技术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其同组两个操作口7的间距能根据分拣人员的需要进行调整,如可将同组两个操作口7的间距调整至与分拣人员的肩膀宽度相匹配,便于分拣人员将两个胳膊都尽量伸入透明罩2中。透明滑板54两两一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上的操作口7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即操作口7两两一组,同组两个操作口7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各透明折叠帘53都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且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通过透明折叠帘53连接,故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可在上滑槽61、下滑槽62中相向或相背滑动;分拣人员需要调整同组两个操作口7的间距时,只需将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相向或相背滑动,即可减小或增加同组两个透明滑板54的间距,进而减小或增加同组两个操作口7的间距。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回收槽,回收槽顶部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长条形透明罩,透明罩的内部设有用于传送餐厨垃圾的传送带,传送带与回收槽同向延伸;透明罩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位于传送带上方,且操作口由长臂手套封闭;透明罩包括:位于回收槽正上方且与回收槽平行的平置长条形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两侧且与回收槽平行的一对侧围;其特征在于:/n所述侧围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竖置左固定板,位于最右端的竖置右固定板,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竖置透明折叠帘,连接相邻两个透明折叠帘的竖置透明滑板,以及与各透明滑板滑动配合的一对平置滑槽;透明折叠帘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最左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左固定板连接;最右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右固定板连接;上述一对滑槽与回收槽同向延伸,且该对滑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该对滑槽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上滑槽,以及固定在回收槽上的下滑槽;上滑槽、下滑槽的槽口相向设置;各透明滑板以及各透明折叠帘的顶边都插入上滑槽中,各透明滑板以及各透明折叠帘的底边都插入下滑槽中;每个透明滑板上都设有一个操作口;且透明滑板两两一组,同组两个透明滑板上的操作口供一位分拣人员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餐厨垃圾用分拣线,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回收槽,回收槽顶部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长条形透明罩,透明罩的内部设有用于传送餐厨垃圾的传送带,传送带与回收槽同向延伸;透明罩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位于传送带上方,且操作口由长臂手套封闭;透明罩包括:位于回收槽正上方且与回收槽平行的平置长条形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两侧且与回收槽平行的一对侧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包括:位于最左端的竖置左固定板,位于最右端的竖置右固定板,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竖置透明折叠帘,连接相邻两个透明折叠帘的竖置透明滑板,以及与各透明滑板滑动配合的一对平置滑槽;透明折叠帘可沿左右方向展开或收拢;最左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左固定板连接;最右侧的透明折叠帘与右固定板连接;上述一对滑槽与回收槽同向延伸,且该对滑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该对滑槽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上滑槽,以及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高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