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包括桶体外壳、设置在桶体外壳内的内筒、以及套置在内筒外壁上的外筒,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内筒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外筒与桶体外壳之间设有溢流间隙,所述外筒转动至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内筒内的尾煤由对应的通孔溢流流入外筒与桶体外壳之间间隙。采用离心堆积然后突然放溢的方式将尾煤溢流过滤,有助于尾煤进行入炉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尾煤生产
,主要涉及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尾煤被送入煤矸石电厂的流化床锅炉燃烧前要进行过滤处理,目前采用的是卧式陶瓷过滤机过滤尾煤泥,过滤速度慢,而且要求是较细的尾煤泥才能进行过滤,其严苛的工作条件迫使对尾煤进行研磨,这无疑增加了设备投入和时间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采用离心堆积然后突然放溢的方式将尾煤溢流过滤,有助于尾煤进行入炉燃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桶体外壳10、设置在桶体外壳10内的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内筒12、以及套置在内筒12外侧的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外筒11。桶体外壳、内筒、外筒同轴线。所述外筒1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0,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20,所述外筒11与桶体外壳10之间设有溢流间隙;所述外筒11转动至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120相对应。如上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桶体外壳10底部底板17上设置环形凸台170。如上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内筒12底部固定在桶体外壳10底部的环形凸台170上面。如上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外筒11顶部环端上设置有齿环112,所述齿环112顶部齿合齿轮14,所述齿轮14连接电机13,所述电机13设置在桶体外壳10的顶端。如上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外筒11顶部环端上环设有若干个支撑齿环112的连接杆111。如上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桶体外壳10底部连通设置输出管15,用于排出溢流出的尾煤泥,所述桶体外壳10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6。如上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更进一步说明为:内桶内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通过向上方伸出的搅拌轴与搅拌电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桶体外壳10、外筒11、内筒12、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凸台170、搅拌机100、连接杆111、齿环112、电机13、齿轮14、输出管15、支撑架16、底板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2所示,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包括桶体外壳10、设置在桶体外壳10内的内筒12、以及套置在内筒12外壁上的外筒11,所述外筒1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0,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20,所述外筒11与桶体外壳10之间设有溢流间隙,溢流间隙用于溢流过滤出的尾煤。所述外筒11转动至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120相对应,对应时尾煤通过通孔溢流。内筒12内的尾煤由对应的通孔溢流流入外筒11与桶体外壳10之间间隙。所述桶体外壳10底部底板17上设置环形凸台170,所述内筒12底部固定在桶体外壳10底部的环形凸台170上面,用于形成较深的导流槽用于存储导流溢流出的尾煤,桶体外壳10的底部设置环形凸台170,环形凸台170与桶体外壳10之间想成导流槽。所述外筒11顶部环端上设置有齿环112,所述齿环112顶部齿合齿轮14,所述齿轮14连接电机13,所述电机13设置在桶体外壳10的顶端,电机13转动齿轮14齿合外筒11的顶端齿环112使外筒11转动,若干个第一通孔110和若干个第二通孔120形成交错重叠,交错时第二通孔120被外筒11的筒壁遮挡,尾煤无法溢流,通孔重叠时通孔相通,尾煤溢流。所述外筒11顶部环端上环设有若干个支撑齿环112的连接杆111。所述桶体外壳10底部连通设置输出管15,用于排出溢流出的尾煤泥;所述桶体外壳10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6。搅拌机100的结构包括搅拌叶片和搅拌电机。在内桶内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由搅拌电机驱动,内桶内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通过向上方伸出的搅拌轴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电机可以安装在电机安装架上,由于考虑到电机震动的原因,搅拌电机不安装在本装置上,电机安装架可以是在本装置以外的单独的安装架。例如在本装置周围搭建的三脚架,电机就安装在三脚架的正中心,并且搅拌轴朝向下方的内筒内。搅拌叶片可以采用电风扇式的叶片,也可以采用螺旋桨式的叶片,本装置采用的是螺旋桨式的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向内桶内注入尾煤,然后通过加速搅拌机进行搅拌内桶内的尾煤,搅拌机100高速旋转搅拌使尾煤在内筒中旋转形成漩涡,高速旋转产生的涡流使尾煤受离心力的作用分布在涡流的外层,而涡流中心为尾煤粉浮选时所带的水或重油,尾煤粉与浮选中所带的水或重油产生分离。由于内筒套入在外筒中,且内外套筒的筒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用于将尾煤粉溢流出内外套筒,外套筒绕内套筒定时转动。所以当内筒涡流转速最大时,外套筒转动,内外套筒的通孔对正,尾煤粉通过通孔溢流出内外套筒;溢流出的尾煤粉为稠度值较低的泥状,通过抽吸传送管路输送至下一个环节。本示例中,采用了离心堆积,然后突然放溢的方式,将尾煤溢流过滤。有助于过滤后的尾煤进行入炉燃烧。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都只是说明性和示意性的,并非是想要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以及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桶体外壳(10)、设置在桶体外壳(10)内的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内筒(12)、以及套置在内筒(12)外侧的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外筒(11);/n桶体外壳、内筒、外筒同轴线;/n所述外筒(1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0),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20),所述外筒(11)与桶体外壳(10)之间设有溢流间隙;所述外筒(11)转动至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120)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桶体外壳(10)、设置在桶体外壳(10)内的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内筒(12)、以及套置在内筒(12)外侧的具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外筒(11);
桶体外壳、内筒、外筒同轴线;
所述外筒(1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0),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20),所述外筒(11)与桶体外壳(10)之间设有溢流间隙;所述外筒(11)转动至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120)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壳(10)底部底板(17)上设置环形凸台(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灰分尾煤离心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底部固定在桶体外壳(10)底部的环形凸台(170)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张天雄,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渡市选煤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