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荷花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14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支柱分别安装在底座的四个角落,支柱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部形成通孔,出料槽安装在右侧两根支柱的中下部,破碎箱顶部设有进料口,破碎轮通过传动轴一安装在破碎箱内部,传动轴一与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破碎电机的输出轴与述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齿轮箱以及破碎电机安装在支撑架右上端,传送带与辅助轴以及传动轴二配合连接,传动轴二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电机安装在托板左上端,由于破碎箱、传动轴一、齿轮箱、破碎电机以及破碎轮配合工作,使建筑垃圾彻底破碎,减少垃圾的堆放与填埋,所以解决建筑垃圾影响环境以及建筑垃圾破碎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垃圾的主体,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而市场上的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大多原理简单,但是结构复杂,制造起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大量的时间。现在大多建筑垃圾都是采用填埋或者直接堆放在地面上,这不仅影响环境,还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有许多建筑靠大型机械进行破碎,这样大大增加了成本,也耗费了大量人力,并且建筑垃圾破碎效果差,运输不方便,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旨在解决建筑垃圾影响环境以及建筑垃圾破碎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部、支撑部、传送部以及控制开关;支撑部包括支撑架、支柱、底座以及出料槽,四根支柱分别安装在底座的四个角落,支柱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部形成通孔,左侧两根支柱中部对称的形成有大吊耳,右侧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部(1)、支撑部(2)、传送部(3)以及控制开关(4);/n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架(21)、支柱(22)、底座(25)以及出料槽(26),四根所述支柱(22)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25)的四个角落,所述支柱(22)上端安装有所述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中部形成通孔,左侧两根所述支柱(22)中部对称的形成有大吊耳(23),右侧两根所述支柱(22)中下部对称的形成有小吊耳(27),前侧两根所述支柱(22)中下部形成有托板(24),且所述托板(24)位于所述大吊耳(23)下方,所述出料槽(26)安装在右侧两根所述支柱(22)的中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部(1)、支撑部(2)、传送部(3)以及控制开关(4);
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架(21)、支柱(22)、底座(25)以及出料槽(26),四根所述支柱(22)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25)的四个角落,所述支柱(22)上端安装有所述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中部形成通孔,左侧两根所述支柱(22)中部对称的形成有大吊耳(23),右侧两根所述支柱(22)中下部对称的形成有小吊耳(27),前侧两根所述支柱(22)中下部形成有托板(24),且所述托板(24)位于所述大吊耳(23)下方,所述出料槽(26)安装在右侧两根所述支柱(22)的中下部,且所述出料槽(26)位于所述小吊耳(27)下方;
所述破碎部(1)包括进料口(11)、破碎箱(12)、出料口(13)、传动轴一(14)、齿轮箱(15)、破碎电机(16)以及破碎轮(17),所述破碎箱(12)顶部设有所述进料口(11),所述破碎轮(17)通过所述传动轴一(14)安装在所述破碎箱(12)内部,所述传动轴一(14)与所述齿轮箱(1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破碎电机(16)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1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破碎箱(12)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1)上端,所述出料口(13)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1)下端,所述齿轮箱(15)以及所述破碎电机(16)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1)右上端;
所述传送部(3)包括减速电机(31)、传送带(32)、辅助轴(33)、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荷花
申请(专利权)人:邓荷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