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094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属于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该罐体内轴向位置设螺杆输送装置,螺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螺杆,输送螺杆上端伸出罐体顶部与驱动装置相连,该输送螺杆外部设置有同轴的输送管,输送螺杆下端伸入罐体底部的进料管内,输送管底部与进料管连接固定,该输送管上端为敞开式散料口,该输送管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进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料斗式投料口,投料口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防护分料板,搅拌装置安装于投料口侧壁,防护分料板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投料口上方设置有循环落料口,与循环落料口对称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罐体侧壁安装有振打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无死角,搅拌效果好,混料均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
本技术属于混料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
技术介绍
食品、制药和化工领域在生产加工时,混料搅拌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有的混料拌料装置,一般都采用搅拌桨对设备内的全部物料进行整体混合,但该类混料装置搅拌时会出现搅拌死角,边角位置的物料无法搅拌到,搅拌效果较差,混料均匀性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死角,搅拌效果好,混料均匀的混料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呈漏斗状,该罐体内轴向位置设螺杆输送装置,所述螺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螺杆,所述输送螺杆上端伸出罐体顶部与驱动装置相连,该输送螺杆外部设置有同轴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架固定于罐体内壁上,所述输送螺杆下端伸入罐体底部的进料管内,所述进料管与输送管直径相同,所述输送管底部与进料管连接固定,该输送管上端为敞开式散料口,该输送管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料斗式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防护分料板,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投料口侧壁,所述防护分料板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所述投料口上方设置有循环落料口,与所述循环落料口对称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侧壁安装有振打器。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的带轮传送带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为电机驱动的搅拌桨装置。所述防护分料板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罐体外壁固定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人梯。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视窗。>所述循环落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有气缸控制的料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待混合的物料首先通过料斗式投料口内的防护分料板分料,物料分散进入,同时还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然后经搅拌装置搅拌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螺杆输送装置,采用螺旋搅拌,将物料通过输送管内的螺杆输送至罐体上端,输送的同时物料通过输送管表面设置的若干通孔随机掉落,增加混料方式,再通过敞开式散料口向四周洒下,同时,罐体外安装的振打器可防止和排除由于物料的内摩擦、潮解、带电、成分偏析等原因引起的“堵塞”、“塔拱”现象,用于清除罐体内壁的粘结物料,然后落入罐体内输送管外的物料从打开的循环落料口再次落入投料口进行循环搅拌,安全无死角,此时出料口是关闭的,混合均匀后,关闭循环落料口,开启出料口。可见,本技术可根据需要控制搅拌次数达到搅拌均匀的效果。此外,本技术设计的人梯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检修,设计的视窗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管内情况,出现问题可及时干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安全无死角,搅拌效果好,混料均匀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输送螺杆3、驱动装置4、输送管5、连接架6、进料管7、敞开式散料口8、通孔9、投料口10、搅拌装置11、防护分料板12、循环落料口13、出料口14、振打器15、架体16、人梯17、视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包括罐体1,罐体1呈漏斗状,该罐体1内轴向位置设螺杆输送装置,螺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螺杆2,输送螺杆2上端伸出罐体1顶部与驱动装置3相连,该输送螺杆2外部设置有同轴的输送管4,输送管4通过连接架5固定于罐体1内壁上,输送螺杆2下端伸入罐体1底部的进料管6内,进料管6与输送管4直径相同,输送管4底部与进料管6连接固定,该输送管4上端为敞开式散料口7,该输送管4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8,进料管6一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料斗式投料口9,投料口9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0和防护分料板11,搅拌装置10安装于投料口9侧壁,防护分料板11设置于搅拌装置10上方,投料口9上方设置有循环落料口12,与循环落料口12对称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13,罐体1侧壁安装有振打器14,驱动装置3为电机驱动的带轮传送带装置,搅拌装置10为电机驱动的搅拌桨装置,防护分料板11为网格状结构,罐体1外壁固定有架体15,架体15上设置有人梯16,罐体1上设置有视窗17,循环落料口12和出料口13均设置有气缸控制的料门。本技术待混合的物料首先通过料斗式投料口9内的防护分料板11分料,物料分散进入,同时还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然后经搅拌装置10搅拌后,通过驱动装置3带动螺杆输送装置,采用螺旋搅拌,将物料通过输送管4内的螺杆输送至罐体1上端,输送的同时物料通过输送管4表面设置的若干通孔8随机掉落,增加混料方式,再通过敞开式散料口7向四周洒下,同时,罐体1外安装的振打器14可防止和排除由于物料的内摩擦、潮解、带电、成分偏析等原因引起的“堵塞”、“塔拱”现象,用于清除罐体1内壁的粘结物料,然后落入罐体1内输送管4外的物料从打开的循环落料口12再次落入投料口9进行循环搅拌,安全无死角,此时出料口13是关闭的,混合均匀后,关闭循环落料口12,开启出料口13。可见,本技术可根据需要控制搅拌次数达到搅拌均匀的效果。此外,本技术设计的人梯16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检修,设计的视窗17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管内情况,出现问题可及时干预。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呈漏斗状,该罐体内轴向位置设螺杆输送装置,所述螺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螺杆,所述输送螺杆上端伸出罐体顶部与驱动装置相连,该输送螺杆外部设置有同轴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架固定于罐体内壁上,所述输送螺杆下端伸入罐体底部的进料管内,所述进料管与输送管直径相同,所述输送管底部与进料管连接固定,该输送管上端为敞开式散料口,该输送管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料斗式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防护分料板,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投料口侧壁,所述防护分料板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所述投料口上方设置有循环落料口,与所述循环落料口对称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侧壁安装有振打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均匀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呈漏斗状,该罐体内轴向位置设螺杆输送装置,所述螺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螺杆,所述输送螺杆上端伸出罐体顶部与驱动装置相连,该输送螺杆外部设置有同轴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通过连接架固定于罐体内壁上,所述输送螺杆下端伸入罐体底部的进料管内,所述进料管与输送管直径相同,所述输送管底部与进料管连接固定,该输送管上端为敞开式散料口,该输送管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进料管一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料斗式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防护分料板,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投料口侧壁,所述防护分料板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所述投料口上方设置有循环落料口,与所述循环落料口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茂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