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401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袋除尘系统,包括:进口总阀、出口总阀、仓室和总烟道;进口总阀和出口总阀设置在总烟道的两端;多个仓室呈两列放置,总烟道位于两列仓室之间,多个仓室的仓室进口分别与总烟道连通;仓室包括:净气室、过滤室、灰斗和过滤装置;净气室的室壁上开设有仓室出口;过滤装置包括花板、袋笼和布袋;花板设置在净气室与过滤室之间;过滤室设置在净气室下方,过滤室的侧壁开设有仓室进口,过滤室的底部与灰斗连通;过滤室内还具有挡板,挡板倾斜设置,且挡板的底端低于仓室进口设置;花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袋笼固定于花板下方,并且袋笼与花板垂直;布袋套在袋笼外;灰斗设置在过滤室的下方;灰斗的底部具有卸灰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袋除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袋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滤筒式除尘器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出现,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投资省,易维护等优点,但因其设备容量小,难组合成大风量设备,应用范围窄,仅在粮食、焊接等行业应用,所以多年来未能大量推广。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地发展,以日本,美国的公司为代表,对除尘器的结构和滤料进行了改进,使得滤筒除尘器广泛地应用于水泥、钢铁、电力、食品、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但是仍然存在对超细粉尘收集难、清灰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有效过滤面积大、易清灰、使用寿命长的除尘器成为工业除尘器发展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布袋除尘系统,需要处理的空气穿过布袋,粉尘附着在布袋外面,干净的空气从布袋内部经由花板的通孔流出,具有有效过滤面积大,过滤能力强、易清灰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布袋除尘系统,所述布袋除尘系统包括:进口总阀、出口总阀、仓室和总烟道;所述进口总阀和所述出口总阀设置在所述总烟道的两端;多个所述仓室呈两列放置,所述总烟道位于两列仓室之间,所述多个仓室的仓室进口分别与所述总烟道连通;所述仓室包括:净气室、过滤室、灰斗和过滤装置;所述净气室的室壁上开设有仓室出口;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花板、多个袋笼和多个布袋;所述花板设置在所述净气室与所述过滤室之间,隔离所述净气室与所述过滤室;所述过滤室设置在所述净气室下方,所述过滤室的侧壁开设有所述仓室进口,所述过滤室的底部与所述灰斗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还具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挡板的底端低于所述仓室进口设置;所述花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袋笼固定于所述花板下方,并且所述袋笼与所述花板垂直;每个所述袋笼插接在一个所述通孔上,所述布袋套在所述袋笼外;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过滤室的下方;所述灰斗的底部具有卸灰口。优选的,所述仓室进口设置有仓室进口阀且所述仓室进口阀在所述过滤室外;所述仓室出口设置有仓室出口阀且所述仓室出口阀在所述净气室的出口;所述卸灰口设置有卸灰阀且所述卸灰阀在所述灰斗外;所述布袋除尘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进口总阀、所述出口总阀、所述仓室进口阀、所述仓室出口阀和所述卸灰阀分别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袋笼由上至下半径逐渐缩小;所述布袋由上至下半径不变。优选的,所述净气室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吹管;所述多个第一喷吹管平行等距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喷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净气室并延伸至所述净气室外,且在该端部安装有脉冲阀。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喷吹管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喷嘴。优选的,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第二喷吹管;所述第二喷吹管的喷嘴的方向对应所述布袋的侧面。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的侧壁设置有检查口。优选的,所述灰斗内设置有除灰振打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袋除尘系统,具有有效过滤面积大,过滤能力强、易清灰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袋除尘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花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仓室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袋除尘系统,需要处理的空气穿过布袋,粉尘附着在布袋外面,干净的空气从布袋内部经由花板的通孔流出,具有有效过滤面积大,过滤能力强、易清灰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布袋除尘系统的示意图、花板的示意图和仓室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布袋除尘系统包括:进口总阀200、出口总阀300、仓室100和总烟道400。具体的,总烟道400分为两段,前段是烟气进入仓室100的烟道,即烟气进入过滤室2前的烟道,后段是烟气从仓室100出去的烟道,即从净气室1出去后的烟道。进口总阀200和出口总阀300分别设置在总烟道400的两端,用于控制烟气的进出。布袋除尘系统的顶部还设有检修电动葫芦(图中未示出),用于维护和检修。多个仓室100呈两列放置,总烟道400位于两列仓室100之间,多个仓室100的仓室进口和仓室出口分别与总烟道400连通,图中未标出,以节省烟道的总长度和数量,从而降低成本。仓室100包括:净气室1、过滤室2、灰斗3和过滤装置。具体的,仓室100的壳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图中未示出),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用于密封,外层用于保温。净气室1、过滤室2和灰斗3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过滤室2的侧壁开设有仓室进口,仓室进口设置有仓室进口阀4且仓室进口阀4在过滤室2外。过滤室2的底部具有与灰斗3连通的开口,便于粉尘沉降入灰斗3。过滤室2内还具有挡板9,挡板9倾斜设置,且挡板9的底端低于仓室进口设置,用以对烟气的进入方向起导向作用。具体的,挡板9的与室壁的夹角为40-50°,以保证烟气快速经过布袋10,进行过滤,从而加快过滤速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挡板9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示出)便于粉尘沉降入灰斗3。过滤装置包括花板13、多个袋笼和多个布袋10。花板13设置在净气室1与过滤室2之间,隔离净气室1与过滤室2。如图2所示,花板1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多个袋笼固定于花板13下方并且袋笼和花板13垂直设置,每个袋笼插接在一个通孔14上,布袋10套在袋笼外。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袋笼和布袋10呈圆筒状,从上至下半径一致。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袋笼由上至下半径逐渐缩小。布袋10由上至下半径不变,这样的结构更加方便布袋10清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过滤室2内设置有第二喷吹管8。第二喷吹管8的喷嘴的方向对应布袋10的侧面,用以对布袋10进行清灰。过滤室2的侧壁设置有检查口11,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查口11检查过滤室2的使用状况,例如检查布袋10的积灰情况和磨损情况。净气室1设置在过滤室2上方。净气室1的室壁上开设有仓室出口,仓室出口设置有仓室出口阀5且仓室出口阀5在净气室1外。净气室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吹管7,多个第一喷吹管7平行等距设置。第一喷吹管7的一端贯穿净气室1并延伸至净气室1外,且在该端部安装有脉冲阀。第一喷吹管7上开设有多个与通孔14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喷嘴,用以对每个布袋10进行喷吹清灰。净气室1内还设置有增压风机(图中未示出),用以加速烟气过滤速度。灰斗3设置在过滤室2的下方。灰斗3的底部具有卸灰口,将粉尘排出。卸灰口设置有卸灰阀6且卸灰阀6在灰斗3外。具体的,多个卸灰口连通到一个刮板机(图中未示出),刮板机连接到灰飞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从而减少刮板机的总长度和数量,以节省成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系统包括:进口总阀、出口总阀、仓室和总烟道;/n所述进口总阀和所述出口总阀设置在所述总烟道的两端;/n多个所述仓室呈两列放置,所述总烟道位于两列仓室之间,所述多个仓室的仓室进口分别与所述总烟道连通;/n所述仓室包括:净气室、过滤室、灰斗和过滤装置;/n所述净气室的室壁上开设有仓室出口;/n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花板、多个袋笼和多个布袋;所述花板设置在所述净气室与所述过滤室之间,隔离所述净气室与所述过滤室;/n所述过滤室设置在所述净气室下方,所述过滤室的侧壁开设有所述仓室进口,所述过滤室的底部与所述灰斗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还具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挡板的底端低于所述仓室进口设置;/n所述花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袋笼固定于所述花板下方,并且所述袋笼与所述花板垂直;每个所述袋笼插接在一个所述通孔上,所述布袋套在所述袋笼外;/n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过滤室的下方;所述灰斗的底部具有卸灰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系统包括:进口总阀、出口总阀、仓室和总烟道;
所述进口总阀和所述出口总阀设置在所述总烟道的两端;
多个所述仓室呈两列放置,所述总烟道位于两列仓室之间,所述多个仓室的仓室进口分别与所述总烟道连通;
所述仓室包括:净气室、过滤室、灰斗和过滤装置;
所述净气室的室壁上开设有仓室出口;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花板、多个袋笼和多个布袋;所述花板设置在所述净气室与所述过滤室之间,隔离所述净气室与所述过滤室;
所述过滤室设置在所述净气室下方,所述过滤室的侧壁开设有所述仓室进口,所述过滤室的底部与所述灰斗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还具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挡板的底端低于所述仓室进口设置;
所述花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袋笼固定于所述花板下方,并且所述袋笼与所述花板垂直;每个所述袋笼插接在一个所述通孔上,所述布袋套在所述袋笼外;
所述灰斗设置在所述过滤室的下方;所述灰斗的底部具有卸灰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室进口设置有仓室进口阀且所述仓室进口阀在所述过滤室外;
所述仓室出口设置有仓室出口阀且所述仓室出口阀在所述净气室的出口;
所述卸灰口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新王继朋吴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朝京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