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席红霞专利>正文

脑血管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87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脑血管护理装置,包括配重基座,配重基座后侧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连接部、配重基座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转动轴,配重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锤击机构;锤击机构包括凸轮、摆动块、拉簧以及设于配重基座前侧的橡胶锤;摆动块的中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摆动块的前部与橡胶锤固定连接,摆动块的后部形成有弧形凸起部;凸轮固定套装在转动轴上;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摆动块的后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该装置的驱动电机通过锤击机构驱动橡胶锤对脑血管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敲击,替代现有的人力按摩敲击方式,解放医护人员双手,减轻医护人员或者亲属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血管护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脑血管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尤其对中老年人是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之一。据权威医疗部门统计,目前我国80%左右的中老年人脑血管病患者,患病后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即上、下肢活动受限,也称偏瘫,已成为脑血管病患者致残率的主因。在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通常需要对患者上、下肢多处部位进行按摩,也即轻微敲打锤击以助其康复。现目前按摩均是依靠医护人员人工进行,但是现在一个医护人员需要管理多个床位,这不但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而且有时候也无法细致的照顾到每一位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脑血管护理装置,可实现自动化对病人的上、下肢进行按摩,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脑血管护理装置,包括配重基座,所述配重基座后侧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连接部,配重基座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后端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转动轴,所述配重基座上固定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锤击机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凸轮、摆动块、拉簧以及设于配重基座前侧的橡胶锤;所述摆动块的中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摆动块的前部与橡胶锤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块的后部形成有一个弧形凸起部,该弧形凸起部与对应的凸轮接触配合;所述凸轮固定套装在转动轴上;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摆动块后部固定,拉簧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后部固定,所述弧形凸起部在拉簧作用下与凸轮的外轮廓组成高副机构。进一步:所述配重基座上并排设有2-4个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一个所述锤击机构,且所有所述凸轮沿转动轴的径向错位设置。进一步:所述橡胶锤由锤身和锤头两个部分组成,所述锤身上部与摆动块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锤身下部与所述锤头上部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配重基座的底部还铰接有一块垫板,该垫板位于配重基座的前侧。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血管护理装置,该装置的驱动电机通过锤击机构驱动橡胶锤对脑血管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敲击,替代现有的人力按摩敲击方式,解放医护人员双手,减轻医护人员或者亲属的工作。该装置增加设置锤击机构,可一次性对脑血管患者的多个部位进行锤击按摩,效果显著。通过对凸轮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以及将所有凸轮相互之间进行错位,可实现对脑血管患者的不同部位逐次敲击按摩、以及实现同步敲击按摩,使得本案中的护理装置具有了多样化的功能,满足脑血管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对橡胶锤进行优化,也是为了方便调节橡胶锤敲击力度,满足脑血管患者多样化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凸轮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脑血管护理装置,包括配重基座5,配重基座5后侧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连接部51、配重基座5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轴8,同时第一连接部51的端头处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在配重基座5上。该驱动电机7的转动轴与转动轴8同轴配合键连接,利用该驱动电机7可驱动转动轴8在第一连接部51上做同轴回转运动。本案中,在转动轴8与第二连接部52之间设置了两个锤击机构,当然,锤击机构的设计数量并非两个,一个也行、多个也可以。锤击机构包括凸轮4、摆动块1、拉簧3以及橡胶锤。凸轮4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固定套装在转动轴8上。摆动块1的中部与第二连接部52转动连接,摆动块1的前部与橡胶锤固定连接,而摆动块1的后部形成有一个与凸轮4接触配合的弧形凸起部11。摆动块1的前部对应配重基座5的前侧,也即橡胶锤位于配重基座5的前侧方位。拉簧3的一端勾接在摆动块1的后部,拉簧3的另一端勾接在第二连接部52上。本案中,拉簧3将摆动块1的弧形凸起部11拉向凸轮4,并促使弧形凸起部11压紧在凸轮4的外轮廓上,由弧形凸起部11与凸轮4的外轮廓组成高副机构。当转动轴8牵引凸轮4做回转运动时,由凸轮4的外轮廓不断的触发摆动块1往复摆动,进而实现摆动块1驱动橡胶锤上下往复运动。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配重基座5固定放置于推车上,便于推动,省时省力。病人躺在病床上,橡胶锤对准患者需要敲击的上肢或下肢。打开电源,通过驱动电机7牵引转动轴8旋转,进而实现转动轴8通过凸轮4不断的触发摆动块1,摆动块1在上下往复摆动时牵引橡胶锤,并利用橡胶锤不断的敲击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对于驱动电机7的电源部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源即可,电源的功能仅是为了给驱动电机7供电,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因此本案中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本案中,配重基座5上设置了两个锤击机构,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敲击时,两个锤击机构同时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敲击。但是,为了遵循更为真实的按摩手法,本优化的实施例中,采用了两个凸轮4相互错位的结构,也即两个凸轮4的外轮廓沿转动轴8的径向错位,而不完全并排。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两个凸轮4触发摆动块1往复摆动的时机不完全相同,这样就可以控制两个橡胶锤不会同时对病人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敲击,更有利于患者接受,使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实质上,如图3所示,上述凸轮4错排的方式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如转动轴8沿轴向开设非连续的花键81,凸轮4沿法向开设花键孔,凸轮4通过花键孔套装在转动轴8上。当需要改变凸轮4之间的错位角度时,可操作凸轮4的花键孔脱离花键81,调整好凸轮4的角度,然后再将该凸轮4的花键孔滑向花键81滑动并实现配合连接,并利用胀紧环9对凸轮4进行轴向定位。这样的设置,便于通过调整凸轮4之间的错位角度,进而调整橡胶锤敲击患者的时机,不但可以实现所有橡胶锤一并敲击患者,也可以实现所有橡胶锤逐次敲击患者,而且每一个橡胶锤敲击患者的部位均不相同。本优化的方案中,橡胶锤并非一体成型,橡胶锤包括锤身21和锤头22两个部分,锤身21与摆动块1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而锤头22与锤身2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因为橡胶锤在上下往复敲击时,需要牢牢的固定在摆动块1上。因此,将锤身21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与摆动块1固定连接,则可避免锤身21在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脱离摆动块1。而针对于不同的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可通过更换锤头22以实现调节橡胶锤敲击患者的力度。当患者觉得橡胶锤敲击的力度较大时,可以通过更换较小的锤头22实现降低敲击力度。因此,锤头22与锤身2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更为便利。在工厂配套生产时,则可以考虑为一套本案中的护理装置配备多种规格的锤头22。为了便于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对准锤头22,本优化的方案中,配重基座5的底部还铰接有一块垫板6,该垫板6位于配重基座5的前侧。垫板6在出厂前就应当进行初始化调整。使用时,打开垫板6,将病人的上肢或者下肢放在垫板6上,这样就实现了患者的上肢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脑血管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基座(5),所述配重基座(5)后侧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连接部(51),配重基座(5)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后端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转动轴(8),所述配重基座(5)上固定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转动轴与转动轴(8)同轴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上设有锤击机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凸轮(4)、摆动块(1)、拉簧(3)以及设于配重基座(5)前侧的橡胶锤;所述摆动块(1)的中部与第二连接部(52)转动连接,所述摆动块(1)的前部与橡胶锤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块(1)的后部形成有一个弧形凸起部(11),该弧形凸起部(11)与对应的凸轮(4)接触配合;所述凸轮(4)固定套装在转动轴(8)上;所述拉簧(3)的一端与摆动块(1)后部固定,拉簧(3)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52)后部固定,所述弧形凸起部(11)在拉簧(3)作用下与凸轮(4)的外轮廓组成高副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脑血管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基座(5),所述配重基座(5)后侧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连接部(51),配重基座(5)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后端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转动轴(8),所述配重基座(5)上固定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转动轴与转动轴(8)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上设有锤击机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凸轮(4)、摆动块(1)、拉簧(3)以及设于配重基座(5)前侧的橡胶锤;所述摆动块(1)的中部与第二连接部(52)转动连接,所述摆动块(1)的前部与橡胶锤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块(1)的后部形成有一个弧形凸起部(11),该弧形凸起部(11)与对应的凸轮(4)接触配合;所述凸轮(4)固定套装在转动轴(8)上;所述拉簧(3)的一端与摆动块(1)后部固定,拉簧(3)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红霞李真刘敏张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席红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