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80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括管状壳体和端盖;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的沉台I和/或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I的沉台II;抽吸式活检针放置于管状壳体后通过环状支撑垫I和/或环状支撑垫II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对应处的支撑并通过端盖底部抵住活检针手持部的顶端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利于对抽吸式活检针手持部的稳固支撑及通过盖上端盖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利于通过管状壳体形成对抽吸式活检针尤其是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在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甚至损坏,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壳,尤其涉及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
技术介绍
抽吸式活检针是一种主要用于甲状腺、乳腺、肺脏、腮腺、颌下腺、淋巴结、睾丸、体表包块等多种器官的良性肿瘤和不明肿瘤等活检组织取样、吸取组织细胞、体液等用途的医疗器械。抽吸式活检针包括活检针本体和用于方便操作的手持部,其中较细长的活检针本体与手持部的连接处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弯折而不利于抽吸式活检针的后续使用,如提高手术操作的控制复杂度,降低对肿瘤细胞取材的成功率,甚至可能导致活检针的损坏。而现有的仅通过塑料包装袋和设置一个用于套住抽吸式活检针本体的套筒,根本无法形成活检针本体与手持部间连接处的有效保护。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该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利于实现对活检针本体与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甚至损坏,且设置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利于实现对活检针本体与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甚至损坏,且设置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括管状壳体和端盖;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的沉台I和/或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I的沉台II;活检针放置于管状壳体内腔后通过环状支撑垫I和/或环状支撑垫II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的支撑并通过端盖底部抵住活检针手持部的顶端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优选通过环状支撑垫I和环状支撑垫II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的支撑;所述沉台I可为沿管状壳体内周周向设置的多个,用于环状支撑垫I沿管状壳体对应端管口处的推入安装以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底部(对应与活检针本体连接处的手持部部位)处的支撑;所述沉台II可为沿管状壳体内周周向设置的多个,用于环状支撑垫II沿管状壳体对应端管口处的推入安装以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处设置的径向环状凸出部的支撑;此时,多个沉台I与多个沉台II可沿周向错位设置(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沉台II和多个沉台I对应设置为沿径向连通管状壳体内外并延伸至对应端管口端的通槽结构),也可不错位设置,而是配合形成沿周向的多个阶梯沉台;以上设置均需要环状支撑垫I和环状支撑垫II的外周径向向外对应设置有置于沉台I和沉台II上的支撑部;所述沉台I和沉台II也可设置为环状沉台,这种情况下沉台I和沉台II必然会形成环状阶梯沉台,且环状支撑垫I的周向外端整体支撑于沉台I上,环状支撑垫II的周向外端整体支撑于沉台II上;以上设置利于对抽吸式活检针手持部的稳固支撑及通过盖上端盖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利于通过管状壳体形成对抽吸式活检针尤其是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在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甚至损坏,且结构简单,使用便利。进一步,所述沉台I为形成于管状壳体内周的环状沉台I,所述沉台II为形成于管状壳体内周的环状沉台II;所述环状沉台I和环状沉台II形成环状阶梯沉台,并环状沉台I位于环状沉台II下侧;利于环状支撑垫I的周向外端整体支撑于沉台I上并环状支撑垫II的周向外端整体支撑于沉台II上;以利于对抽吸式活检针手持部的稳固支撑,利于通过管状壳体形成对抽吸式活检针尤其是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在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进一步,所述管状壳体对应沉台设置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取出抽吸式活检针的径向扩张段;即管状壳体向径向扩张形成扩张段,并扩张段的直径大于非扩张段的直径,利于抽吸式活检针使用时的方便取出;此时也可以理解为径向扩张段与环状沉台I和环状沉台II共同形成三阶沉台,并由径向扩张段到环状沉台II处及环状沉台II处的内径依次减小。进一步,所述径向扩张段内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的径向外周设置有相配合的外螺纹;利于端盖与管状壳体间的牢固固定,以利于对抽吸式活检针手持部顶端的抵住,防止运输等过程中导致的因端盖的松动导致的抽吸式活检针的掉落导致的污染和损坏;所述端盖与管状壳体径向扩张段间也可以不设置螺纹组合,以能实现端盖的稳固安装为宜即可,如可通过增加提高两者间摩擦力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环状支撑垫I的上侧设置有环状弹性层I;优选为硅胶材质,所述环状弹性层I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于对抽吸式活检针的轴向稳固固定及利于运输等过程中的减震。进一步,所述环状支撑垫I的内周设置有环状弹性层II;优选为硅胶材质,所述环状弹性层II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利于运输等过程中对抽吸式活检针的径向减震。进一步,所述环状支撑垫II的上侧设置有环状弹性层III;优选为硅胶材质,所述环状弹性层III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利于对抽吸式活检针的轴向稳固固定及利于运输等过程中的减震。进一步,所述环状支撑垫II的内周设置有环状弹性层IV;优选为硅胶材质,所述环状弹性层IV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利于运输等过程中对抽吸式活检针的径向减震。进一步,所述端盖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弹性抵住抽吸式活检针手持部顶部的弹性层V;进一步利于对抽吸式活检针的轴向稳固固定及利于运输等过程中的减震;所述环状弹性层V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橡胶等,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管状壳体的远离沉台设置端为密封设置;利于抽吸式活检针的防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利于通过沉台设置对活检针手持部的稳固支撑及通过盖上端盖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利于通过管状壳体形成对抽吸式活检针尤其是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在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甚至损坏,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便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括管状壳体1和端盖3;所述管状壳体1的内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5的沉台I12和/或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I4的沉台II13;抽吸式活检针2放置于管状壳体1内腔11后通过环状支撑垫I5和/或环状支撑垫II4形成对抽吸式活检针手持部22的支撑并通过端盖3底部抵住活检针手持部22的顶端形成对活检针2沿长度方向的限位;优选通过环状支撑垫I5和环状支撑垫II4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22的支撑;所述沉台I12可为沿管状壳体1内周周向设置的多个,用于环状支撑垫I5沿管状壳体1对应端管口处的推入安装以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22底部222(对应与活检针本体21连接处的手持部22部位)处的支撑;所述沉台II13可为沿管状壳体1内周周向设置的多个,用于环状支撑垫II4沿管状壳体1对应端管口处的推入安装以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22处设置的径向环状凸出部221的支撑;此时,多个沉台I12与多个沉台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壳体和端盖;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的沉台I和/或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I的沉台II;抽吸式活检针放置于管状壳体后通过环状支撑垫I和/或环状支撑垫II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对应处的支撑并通过端盖底部抵住活检针手持部的顶端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壳体和端盖;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周设置有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的沉台I和/或用于支撑环状支撑垫II的沉台II;抽吸式活检针放置于管状壳体后通过环状支撑垫I和/或环状支撑垫II形成对活检针手持部对应处的支撑并通过端盖底部抵住活检针手持部的顶端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I为形成于管状壳体内周的环状沉台I,所述沉台II为形成于管状壳体内周的环状沉台II;所述环状沉台I和环状沉台II形成环状阶梯沉台,并环状沉台I位于环状沉台II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壳体对应沉台设置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取出抽吸式活检针的径向扩张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扩张段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希刘辉艾莉莎曾百祎周丽娥石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