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80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基因采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因采集装置,包括采样杆、握持杆和按压杆;所述采样杆一端安装有采样冠,另一端设置有沿着所述采样杆径向方向突出的卡接头,所述握持杆靠近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远离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卡入所述卡接槽内;所述握持杆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卡接槽相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按压杆活动安装在所述通槽内,且一端与所述卡接头相配合,另一端突出于第二端部。避免采样杆与手部接触,降低采样污染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因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基因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基因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基因检测时对基因采集,常采集口腔脱落细胞,采用的采集方法有唾液采集以及口腔采集,而口腔采集常常采用拭子剐蹭口腔粘膜,对细胞采集,然后放置在采样管内,寄回检测。但是拭子取出时由于手部握持部分容易存在污染,如果直接放置进采用管容易影响到检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因采集装置,降低采样污染率。其技术方案如下:基因采集装置,包括采样杆、握持杆和按压杆;所述采样杆一端安装有采样冠,另一端设置有沿着所述采样杆径向方向突出的卡接头,所述握持杆靠近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远离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卡入所述卡接槽内;所述握持杆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卡接槽相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按压杆活动安装在所述通槽内,且一端与所述卡接头相配合,另一端突出于第二端部。基因采样装置经过消毒进行无菌处理,使用时取出,然后手持握持杆将采样杆伸入口腔内,利用采样冠剐蹭口腔侧壁,使得口腔的脱落细胞落在采样冠内,此时取出采样杆,将采样杆和握持杆分离,然后将采样杆收集送检,握持杆丢弃,所以整个过程采样杆与人体手部没有接触,所以有效地降低了采样的污染率,避免了重复送检,增加成本以及人力物力,甚至出现检测错误问题。其中采样杆卡入卡接槽内,实现了采样杆和握持杆之间的连接,在没有较大外力的情况下采样杆和握持杆之间不会脱离,所以稳定性较强,而当需要将采样杆取下送检时,再通过按压按压杆突出于第二端部的一端,使得按压杆作用在卡接头上,卡接头受力脱离卡接槽,完成采样杆和握持杆的分离。所述卡接头靠近采样冠一侧边沿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卡接槽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直径大于倾斜面最小直径,小于倾斜面最大直径,使得所述卡口与所述倾斜面相配合。需要将采样杆取出时,通过按压按压杆,此时迫使卡接头的倾斜面在卡口上滑动,受力挤出卡口,完成卡接头和卡接槽之间的分离,此时由于倾斜面,而且倾斜面与卡口之间的尺寸关系,可以防止采样杆轻易脱离,又能使得在按压杆的作用下方便推出。所述握持杆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握持杆分隔有所述卡接槽和所述通槽,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卡接槽和通槽相连通,所述卡接头在远离所述采样冠的一侧设置有突出柱,所述突出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通槽内部,并与所述按压杆相配合。隔板可以对采样杆限位,避免采样杆随意滑动,而且利用突出柱伸入至通槽内,按压杆作用在突出柱上,向下按压,可以控制卡接头向下作用滑出卡接槽。而且该突出柱在检验人员取样时,可以方便夹取采样杆。所述突出柱为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为与所述突出柱相匹配的多边形,所述突出柱与所述第一通孔周向限位配合。口腔上剐蹭时,为了避免采样冠转动,通过突出柱的多边形与第一通孔的多边形相匹配,起到周向限位作用。所述第二端部端面开设有小于所述通槽直径的第二通孔,所述按压杆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方向设置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按压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突出于所述第二端部。按压杆一端设置的按压柱用于按压作用,防止按压杆滑出通槽,影响使用。所述按压柱突出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按压头的设置表面积较大,所以在按压时手部压强较小,使用者较为舒适。基因采集装置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卡持在所述按压柱上,且上下表面可分别与所述按压头和所述第二端部端面相接触配合。该限位块卡在握持杆和按压头相作用,所以不小心按压到按压头后可以阻挡按压杆继续按压,当需要取下采样杆时,再取出限位块。基因采集装置,还包括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包括管体和盖体,所述采样杆采样完成后放置在该管体内,并通过盖体盖合密封。采样管用于收集采样杆,然后寄送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管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第二段直径,且所述第一段直径小于所述卡接头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段直径大于所述卡接头的最大直径。采样杆放置到采样管时,此时由于卡接头的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尺寸关系,使得卡接头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交接处,所以检验人员取出检验时,打开盖体直接看到突出柱,夹取突出柱即可,方便操作。所述突出柱高度和所述卡接头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段的深度。该设置可以保证盖体顺利密封。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采样杆与握持杆配合时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采样杆与握持杆配合接触时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采样杆放置入采样管前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采样杆放置入采样管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采样杆放置入采样管后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采样杆;11、采样冠;12、卡接头;121、倾斜面;122、突出柱;20、握持杆;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21、第二通孔;23、卡接槽;231、卡口;24、通槽;25、隔板;251、第一通孔;30、按压杆;31、按压柱;32、按压头;40、限位块;50、采样管;51、管体;511、第一段;512、第二段;52、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因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杆、握持杆和按压杆;/n所述采样杆一端安装有采样冠,另一端设置有沿着所述采样杆径向方向突出的卡接头,所述握持杆靠近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远离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卡入所述卡接槽内;/n所述握持杆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卡接槽相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按压杆活动安装在所述通槽内,且一端与所述卡接头相配合,另一端突出于第二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因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杆、握持杆和按压杆;
所述采样杆一端安装有采样冠,另一端设置有沿着所述采样杆径向方向突出的卡接头,所述握持杆靠近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一端部,远离所述采样杆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头卡入所述卡接槽内;
所述握持杆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卡接槽相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所述按压杆活动安装在所述通槽内,且一端与所述卡接头相配合,另一端突出于第二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因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靠近采样冠一侧边沿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卡接槽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直径大于倾斜面最小直径,小于倾斜面最大直径,使得所述卡口与所述倾斜面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握持杆分隔有所述卡接槽和所述通槽,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卡接槽和通槽相连通,所述卡接头在远离所述采样冠的一侧设置有突出柱,所述突出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通槽内部,并与所述按压杆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柱为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为与所述突出柱相匹配的多边形,所述突出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雯莉
申请(专利权)人:金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