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筒外侧壁上的软胶套,所述处理筒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上贯穿设有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一端穿过处理筒的上端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拉力机构的侧壁上设有识别机构,所述处理筒的下端连接有隔音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下端位于隔音机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从而调整叩诊锤的力度,同时也能够扩大叩诊的声音,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更清楚的听到声音,进一步的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其中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叩诊,是指用手叩击身体某表部位,使之振动而产生声音,根据振动和声音的音调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实际情况中,在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叩诊时,会使用叩诊装置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叩诊听音,但是现有的叩诊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以下问题:现有的叩诊装置需要工作人员自行控制叩诊的力度,进一步的就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掌握叩诊的敲击力度,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同时由于环境声音太过吵闹,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听音,进一步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处理筒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上贯穿设有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一端穿过处理筒的上端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拉力机构的侧壁上设有识别机构,所述处理筒的下端连接有隔音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下端位于隔音机构内。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筒外侧壁上的软胶套,所述处理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与移动机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筒内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壁分别与两块滑块相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所述处理筒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环形侧壁分别与处理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机构位于移动板上。优选地,所述拉力机构包括贯穿设置于移动板上的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上端穿过处理筒的侧壁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拉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处理筒相匹配的叩诊锤,所述叩诊锤位于隔音机构内。优选地,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拉动杆侧壁上的刻量线,所述拉动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识别区、第二识别区和第三识别区,所述第一识别区、第二识别区和第三识别区分别以不同的颜色区分。优选地,所述隔音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筒下端的隔音罩,所述隔音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胶垫,所述隔音罩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两个听音胶管,两个所述听音胶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集音罩,两个所述听音胶管远离隔音罩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耳机,所述叩诊锤位于隔音罩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中,工作人员通过移动机构、滑动机构、拉力机构和识别机构的使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掌握叩诊时的力度,工作人员只需要拉动叩诊锤,并且通过识别区和刻量线,进一步的就可以得知叩诊的力度,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隔音罩能够隔绝外部的声音,并且集音罩和听音胶管能够使隔音罩内部的声音传导出去,同时耳机能够让工作人员更清楚的听到声音,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叩诊声音的识别和判断,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软胶套能够使工作人员握持更方便,并且软胶垫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有利于患者接受治疗,进一步的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中拉动杆、第一识别区、第二识别区和第三识别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筒、2软胶套、3滑槽、4滑块、5移动板、6弹簧、7固定板、8拉动杆、9拉环、10叩诊锤、11第一识别区、12第二识别区、13第三识别区、14隔音罩、15软胶垫、16听音胶管、17集音罩、18耳机、19刻量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包括处理筒1,处理筒1上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筒1外侧壁上的软胶套2,其中软胶套2套接于处理筒1的外侧壁,从而增加装置与工作人员手掌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装置的脱落,处理筒1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3,两个滑槽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其中滑块4能够在滑槽3中自由的滑动,两块滑块4分别与移动机构相连接。处理筒1内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筒1内的移动板5,移动板5的侧壁分别与两块滑块4相连接,移动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6,处理筒1内设有固定板7,其中固定板7位于移动板5的上方,固定板7的环形侧壁分别与处理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拉力机构位于移动板5上,移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接。移动机构上贯穿设有拉力机构,拉力机构包括贯穿设置于移动板5上的拉动杆8,其中拉动杆8的侧壁与移动板5的侧壁固定连接,当拉动杆8向上移动时,就可以使移动板5随之向上移动,拉动杆8的上端穿过处理筒1的侧壁并延伸至其上方,其中拉动杆8穿过固定板7的侧壁,并且拉动杆8与固定板7的侧壁是滑动连接的,当拉动杆8移动时,固定板7并不会移动,拉动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9,拉动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处理筒1相匹配的叩诊锤10,其中叩诊锤10能够进入到处理筒1中,叩诊锤10位于隔音机构内,拉力机构的一端穿过处理筒1的上端并延伸至其上方。拉力机构的侧壁上设有识别机构,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拉动杆8侧壁上的刻量线19,拉动杆8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识别区11、第二识别区12和第三识别区13,第一识别区11、第二识别区12和第三识别区13分别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其中第一识别区11、第二识别区12和第三识别区13的颜色并不会影响刻量线19的观看,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识别区的颜色掌握叩诊的力度,并且刻量线19能够进一步的精确力度,其中当刻量线的数值越大时,就代表叩诊的力度越大,此为现有的计量单位,在此不过多陈述。处理筒1的下端连接有隔音机构,隔音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筒1下端的隔音罩14,其中叩诊锤10的下端面与软胶垫15的下端面保持水平一致的高度,从而能够使叩诊锤10与患者的病灶处相接触,隔音罩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胶垫15,隔音罩14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两个听音胶管16,两个听音胶管1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集音罩17,其中隔音罩17能够收集声音,并且隔音罩17并不会影响叩诊锤10的正常使用,其中听音胶管16靠近集音罩17的一端为硬质空心塑胶,进一步的可以支撑集音罩17的正常使用,同时听音胶管16的其他部位类似于听诊器的胶管,两个听音胶管16远离隔音罩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耳机18,其中耳机18类似于听诊器的耳机,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陈述,叩诊锤10位于隔音罩14内,拉力机构的下端位于隔音机构内。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包括处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处理筒(1)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上贯穿设有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一端穿过处理筒(1)的上端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拉力机构的侧壁上设有识别机构,所述处理筒(1)的下端连接有隔音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下端位于隔音机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包括处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上设有滑动机构,所述处理筒(1)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上贯穿设有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一端穿过处理筒(1)的上端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拉力机构的侧壁上设有识别机构,所述处理筒(1)的下端连接有隔音机构,所述拉力机构的下端位于隔音机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处理筒(1)外侧壁上的软胶套(2),所述处理筒(1)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两块所述滑块(4)分别与移动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处理筒(1)内的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侧壁分别与两块滑块(4)相连接,所述移动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6),所述处理筒(1)内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环形侧壁分别与处理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机构位于移动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朋,
申请(专利权)人:陈功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