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74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挂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包括挂环本体和连接线,所述挂环本体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条,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装配固定条的U型槽,所述第二半环设有用于将固定条固定在U型槽内的锁紧件;所述第一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线的一端的连接环装配于第一通孔内,连接线的另一端的连接环用于装配到相邻的挂环本体的第二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可以防止单个的窗帘挂环丢失和防止窗帘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
本技术涉及挂环
,尤其是指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
技术介绍
窗帘是现在房屋的必备之物,那么使用窗帘必然需要用到窗帘挂环,现有的窗帘挂环大部分就是一个圆环,将圆环套设在窗帘的挂杆上,再在圆环上设个开口从而可以将窗帘撞到挂环上,开口处一般使用卡扣等结构,即用力拉便可打开卡扣,用力按下便可关闭卡扣从而将开口封住。这类结构虽然常用,结构也简单,但是存在用力扯窗帘便会打开圆环的卡扣,导致窗帘掉落的风险;并且,窗帘的挂环一般都是单独的个体,即挂环与挂环之间没有连接,且挂环的体积较小,所以在取下挂环的时候,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通过连接线将相邻的窗帘挂环连接起来,从而可以防止单个的窗帘挂环丢失的问题;将固定条装配到U型槽内,再通过锁紧件锁紧,便可防止固定条脱离U型槽,从而防止窗帘脱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包括挂环本体和连接线,所述挂环本体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条,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装配固定条的U型槽,所述第二半环设有用于将固定条固定在U型槽内的锁紧件;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装设有第一控制条,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装设有第二控制条,所述第一控制条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控制条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控制条向挂环本体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控制条向挂环的另一侧倾斜;所述第一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线的一端的连接环装配于第一通孔内,连接线的另一端的连接环用于装配到相邻的挂环本体的第二通孔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第一半环固定连接,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球,所述U型槽远离第一半环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限位球的圆柱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半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U型槽处,凹槽用于装配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为环形弹性件。优选的,所述第二半环的U型槽的开口处设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用于防止锁紧件脱落第二半环。优选的,所述窗帘挂环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装设于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转动连接的一端,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均转动装设于通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通槽为“中”字型,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装设于“中”字型的通槽的中间部分,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与第一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壁与第二固定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远离固定条的一端装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二半环远离U型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装配连接柱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开设有若干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内转动装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二半环开设有若干第二滚珠槽,所述第二滚珠槽内转动装设有第二滚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通过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转动连接来形成挂环本体,第一半环的一端与第二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因而安装窗帘时,旋转第一半环,使固定条移出U型槽,从而第一半环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环的另一端分开,将窗帘安装好后,则再次转动第一半环,使固定条移动到U型槽内,再通过锁紧件将固定条锁紧在U型槽内,从而在不解开锁紧件的情况下,固定条无法移动离开U型槽,因而可以防止窗帘脱落挂环本体。另外,通过分别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连接线装配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从而将相邻的窗帘挂环连接起来,进而可以防止单个的窗帘挂环丢失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隐藏固定块、第一滚珠、第二滚珠以及锁紧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处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固定块的通槽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挂环本体,2-连接线,3-第一半环,4-第二半环,5-固定条,6-U型槽,7-锁紧件,8-第一控制条,9-第二控制条,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连接环,13-限位球,14-圆柱槽,15-凹槽,16-防脱环,17-固定块,18-通槽,19-第一固定环,20-第二固定环,21-第一限位壁,22-第二限位壁,23-连接柱,24-连接槽,25-第一滚珠槽,26-第一滚珠,27-第二滚珠槽,28-第二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挂环本体1和连接线2,所述挂环本体1包括第一半环3和第二半环4,所述第一半环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环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3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条5,所述第二半环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装配固定条5的U型槽6,所述第二半环4设有用于将固定条5固定在U型槽6内的锁紧件7;所述第一半环3的一端装设有第一控制条8,所述第二半环4的一端装设有第二控制条9,所述第一控制条8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控制条9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控制条8向挂环本体1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控制条9向挂环的另一侧倾斜;所述第一半环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第二半环4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连接线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12,连接线2的一端的连接环12装配于第一通孔10内,连接线2的另一端的连接环12用于装配到相邻的挂环本体1的第二通孔11内。具体地,通过第一半环3和第二半环4的转动连接来形成挂环本体1,第一半环3的一端与第二半环4的一端转动连接,实际使用时,首先用户直接同时拉动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使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转动到统一平面内,当固定条5位于U型槽6内时,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是错位的,所以在改变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的相对位置后,第一控制条8带动第一半环3转动,第二控制条9带动第二半环4转动,使固定条5移出U型槽6,从而第一半环3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环4的另一端分开;将窗帘安装好后,则松开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或者手动同时推动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复位,使固定条5移动到U型槽6内,再通过锁紧件7将固定条5锁紧在U型槽6内,从而在不解开锁紧件7的情况下,固定条5无法移动离开U型槽6,因而可以防止窗帘脱落挂环本体1;而设置第一控制条8和第二控制条9,可以让用户单手便可以改变第一半环3和第二半环4的位置,而不一定要用双手,使得安装窗帘的过程更简便。另外,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环本体和连接线,所述挂环本体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条,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装配固定条的U型槽,所述第二半环设有用于将固定条固定在U型槽内的锁紧件;/n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装设有第一控制条,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装设有第二控制条,所述第一控制条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控制条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控制条向挂环本体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控制条向挂环的另一侧倾斜;/n所述第一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线的一端的连接环装配于第一通孔内,连接线的另一端的连接环用于装配到相邻的挂环本体的第二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环本体和连接线,所述挂环本体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条,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装配固定条的U型槽,所述第二半环设有用于将固定条固定在U型槽内的锁紧件;
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装设有第一控制条,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装设有第二控制条,所述第一控制条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控制条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控制条向挂环本体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控制条向挂环的另一侧倾斜;
所述第一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环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线的一端的连接环装配于第一通孔内,连接线的另一端的连接环用于装配到相邻的挂环本体的第二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的一端与第一半环固定连接,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球,所述U型槽远离第一半环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限位球的圆柱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组合式的窗帘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U型槽处,凹槽用于装配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为环形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组合式的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德兴市聚远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