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7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其包括可沿对折线对折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作为保护套时,通过第一套体和/或第二套体设置的固定部来固定电子产品;在第一套体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与对折线平行的折痕,在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止滑部,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接触对电子产品的固定并沿折痕翻折至第二套体的底面,使得第一套体的内侧面作为支架的底面,并且通过止滑部作为支架的止滑之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通过折痕对应变形成不同的支架结构,多个折痕可以形成支架的多个散热槽,便于电子产品在支架上的通风散热。作为支架时设置有止滑部可以提高支架的可靠性。本身作为保护套可以对电子产品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周边配件
,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保护套。
技术介绍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手机等比较轻便的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了解最新资讯的工具,也成为商务人士外出时候必备的办公用品。众多需求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更多的电子设备周边保护装置也孕育而生。现有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保护套保护壳或者保护套缺点明显,可以为电脑提供保护的功能,但是由于包裹住电脑之后电脑散热不好的情况无法得到解决;为电脑提供保护的时候,反而给电脑带来了过热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保护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其包括可沿对折线对折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作为保护套时,通过第一套体和/或第二套体设置的固定部来固定电子产品;在第一套体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与对折线平行的折痕,在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止滑部,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接触对电子产品的固定并沿折痕翻折至第二套体的底面,使得第一套体的内侧面作为支架的底面,并且通过止滑部作为支架的止滑之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套体上至少设置有两条与对折线平行的折痕;作为支架时,第二套体沿折痕折叠,在第二套体作为承载电子产品的表面上形成V形槽,该V形槽作为散热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体上设置有两条所述的折痕;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沿折痕折叠,在第一套体的部分作为承载电子产品的表面上形成V形槽,该V形槽作为散热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通过闭合固定件实现彼此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根据折痕的多少可对应变形成不同的支架结构,多个折痕可以形成支架的多个散热槽,便于电子产品在支架上的通风散热。作为支架时设置有止滑部可以提高支架的可靠性。本身作为保护套可以对电子产品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套体具有1条折痕而第二套体没有折痕时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套体具有2条折痕而第二套体具有4条折痕时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套体具有2条折痕而第二套体具有3条折痕时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子产品用三角套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套体;2、第二套体;3、对折线;4、折痕;5、固定部;6、止滑部;7、散热槽;8、闭合固定件;9、电子产品;10、前端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其包括可沿对折线3对折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作为保护套时,通过第一套体1和/或第二套体2设置的固定部5来固定电子产品9;在第一套体1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与对折线3平行的折痕4,在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止滑部6,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1接触对电子产品9的固定并沿折痕4翻折至第二套体2的底面,使得第一套体1的内侧面作为支架的底面,并且通过止滑部6作为支架的止滑之用。如图3、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套体2上至少设置有两条与对折线3平行的折痕4;作为支架时,第二套体2沿折痕4折叠,在第二套体2作为承载电子产品9的表面上形成V形槽,该V形槽作为散热槽7。如图3、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套体1上设置有两条所述的折痕4。如图4所示,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1沿折痕4折叠,在第一套体1的部分作为承载电子产品9的表面上形成V形槽,该V形槽作为散热槽7,该V形槽与对折线3作为槽底折线;如果设置更多的折痕4可以以折痕4作为槽底折线形成更多的V形槽。无论在第一套体1或第二套体2设置折痕4均可以在其上形成散热槽7。如图3所示,第二套体2的前端部分10往套体表面折弯后,缩短前侧支撑的长度,然后在按照第二套体2上的折痕4形成散热槽7。折痕4的用处不一定用于形成散热槽7,还可以根据电子产品9的底面大小对套体的长度进行部分对折缩短支撑范围,提高适用范围。具体的,所述第一套体1与第二套体2通过闭合固定件8实现彼此的固定。该闭合固定件8可以为魔术贴、钮扣等固定方式,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采用纽扣的固定方式。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部5为设置于第一套体1和/或第二套体2角部的绑带,电子产品9穿过绑带压在止滑部6上。止滑部可以为硅胶条。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沿对折线对折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作为保护套时,通过第一套体和/或第二套体设置的固定部来固定电子产品;在第一套体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与对折线平行的折痕,在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止滑部,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接触对电子产品的固定并沿折痕翻折至第二套体的底面,使得第一套体的内侧面作为支架的底面,并且通过止滑部作为支架的止滑之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沿对折线对折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作为保护套时,通过第一套体和/或第二套体设置的固定部来固定电子产品;在第一套体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与对折线平行的折痕,在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止滑部,作为支架时,第一套体接触对电子产品的固定并沿折痕翻折至第二套体的底面,使得第一套体的内侧面作为支架的底面,并且通过止滑部作为支架的止滑之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上至少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晋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宸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