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66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包括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所述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链齿组,两个所述的链齿组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锁头,所述的锁头上固定安装有拉片,所述的第二布带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的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布带的外侧并与第一布带靠近第二布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布带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的在拉链进行闭合时对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的距离进行调节定位,方便拉链进行闭合,防止了拉链闭合不上,或者是拉链和链齿脱离,导致拉链的损坏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和使用到的物品,根据拉链的材质,拉链分为三大类:金属拉链、树脂拉链、尼龙拉链,尼龙拉链是用尼龙单丝通过加热压模缠绕中心线组成的;申请号为:201820271713.5公开了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包括第一布带、第二布带、锁头、链齿组,所述链齿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和所述第二布带之间,所述第一布带和所述第二布带下方设置有下部截止块,所述第一布带上方设置有第一上部截止块,所述第二布带上方设置有第二上部截止块,所述第一上部截止块和所述第二上部截止块下方设置有所述锁头,所述锁头上设置有固定扣和拉片,所述链齿组包括第一链齿、第二链齿、第三链齿和第四链齿,所述第一链齿和所述第四链齿设置在所述第一布带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双层链齿,使尼龙拉链的强度得到来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尼龙拉链的使用寿命;然而在拉链进行闭合时,因缺乏对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很容易导致拉链闭合不上,或者是拉链和链齿脱离,导致拉链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拉链进行闭合时,因缺乏对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很容易导致拉链闭合不上,或者是拉链和链齿脱离,导致拉链的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包括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所述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链齿组,两个所述的链齿组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锁头,所述的锁头上固定安装有拉片,所述的第二布带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的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布带的外侧并与第一布带靠近第二布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布带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与滑动孔相连通,所述的连接槽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的滑动杆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所述的连接杆的底端与卡槽相卡装,连接杆与卡槽相卡装对滑动杆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铰接槽,所述的铰接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槽对限位块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且所述的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对限位块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所述的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座,且转动板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座带动转动板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铰接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的挡板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远离挡板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复位弹簧起到限位和复位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的卡槽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滑动杆的顶部,多个卡槽能够对滑动杆进行多位置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通过先拉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转动座进行移动,转动座带动转动板进行移动,转动板带动限位块进行移动,限位块压缩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吸能,使连接杆移出卡槽内;2、该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通过向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相互靠近的一侧拉动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的距离调节好之后;3、该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通过然后松开连接杆,通过复位弹簧的弹簧回弹作用力下,使连接杆卡入卡槽内,然后拉动拉片即可实现对拉链进行闭合;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的在拉链进行闭合时对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的距离进行调节定位,方便拉链进行闭合,防止了拉链闭合不上,或者是拉链和链齿脱离,导致拉链的损坏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布带、2第二布带、3链齿组、4锁头、5拉片、6滑动孔、7滑动杆、8连接槽、9连接杆、10卡槽、11铰接槽、12限位槽、13限位块、14限位孔、15限位杆、16转动板、17转动座、18挡板、19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包括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2,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链齿组3,两个所述的链齿组3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锁头4,所述的锁头4上固定安装有拉片5,所述的第二布带2上开设有滑动孔6,所述的滑动孔6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7,所述的滑动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布带2的外侧并与第一布带1靠近第二布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布带2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的连接槽8与滑动孔6相连通,所述的连接槽8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的滑动杆7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0,且所述的连接杆9的底端与卡槽10相卡装,连接杆9与卡槽10相卡装对滑动杆7进行固定。本技术中,连接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铰接槽11,所述的铰接槽1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的限位槽12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13,限位槽12对限位块13进行限位。本技术中,限位块13上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的限位孔14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5,且所述的限位杆15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槽1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5对限位块13进行限位。本技术中,限位块13上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16,所述的连接杆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座17,且转动板16远离限位块13的一端与转动座17转动连接,转动座17带动转动板16进行移动。本技术中,铰接槽1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18,所述的挡板18靠近限位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9,所述的复位弹簧19远离挡板18的一端与限位块13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9起到限位和复位的作用。本技术中,卡槽1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的卡槽10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滑动杆7的顶部,多个卡槽10能够对滑动杆7进行多位置固定。本技术中,使用时,先拉动连接杆9,连接杆9带动转动座17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包括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链齿组(3),两个所述的链齿组(3)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锁头(4),所述的锁头(4)上固定安装有拉片(5),所述的第二布带(2)上开设有滑动孔(6),所述的滑动孔(6)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7),所述的滑动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布带(2)的外侧并与第一布带(1)靠近第二布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布带(2)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的连接槽(8)与滑动孔(6)相连通,所述的连接槽(8)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的滑动杆(7)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0),且所述的连接杆(9)的底端与卡槽(10)相卡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包括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带(1)和第二布带(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链齿组(3),两个所述的链齿组(3)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锁头(4),所述的锁头(4)上固定安装有拉片(5),所述的第二布带(2)上开设有滑动孔(6),所述的滑动孔(6)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7),所述的滑动杆(7)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布带(2)的外侧并与第一布带(1)靠近第二布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布带(2)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的连接槽(8)与滑动孔(6)相连通,所述的连接槽(8)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的滑动杆(7)的顶部开设有卡槽(10),且所述的连接杆(9)的底端与卡槽(10)相卡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链齿高强度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铰接槽(11),所述的铰接槽(1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的限位槽(12)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秘思
申请(专利权)人:华福森服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