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65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体,帽体的一端设有帽檐,帽体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带,帽体包括下端周圈连接在一起的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有空腔,外壳上在与帽檐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和空腔连通的小型风扇以及和小型风扇电连接的电池盒、控制开关,内壳中设有和人体头部相配合的内衬板,内衬板和内壳之间设有弹簧,内壳内壁周圈开有和内衬板相配合的凹台,所述内衬板的下端周圈放置在凹台上,所述内壳在位于凹台下部的周圈开有和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帽檐下端设有遮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散热功能较好,同时又能遮挡工作时产生的飞屑,安全性能较高,且减震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地上多为建设的较高的建筑物,高空坠物砸伤施工人员的案列较多,因此在建筑工地上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佩带安全帽才能进入,目前传统的安全帽结构较为简单,只是由帽体和帽檐组成,虽然能够有效的避免高空坠物砸伤工作人员,但是在天气较热时,工作人员带着安全帽工作,由于安全帽散热功能较差,长时间带着安全帽容易中暑,影响员工的安全,另外建筑工地上经常需要打砸一些物品,在打砸时飞溅的碎屑容易伤到工作人员的脸部和眼睛,安全性能不够,还有就是减震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散热功能较好,同时又能遮挡工作时产生的飞屑,安全性能较高,且减震效果较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一端设有帽檐,所述帽体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带,所述帽体包括下端周圈连接在一起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外壳上在与帽檐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和空腔连通的小型风扇以及和小型风扇电连接的电池盒、控制开关,所述内壳中设有和人体头部相配合的内衬板,所述内衬板和内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内壳内壁周圈开有和内衬板相配合的凹台,所述内衬板的下端周圈放置在凹台上,所述内壳在位于凹台下部的周圈开有和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帽檐下端设有遮挡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将安全帽像传统的安全帽佩戴方式一样戴在头上,头部顶住内衬板,在天气较热时,可通过控制开关打开小型风扇,小型风扇产生的风进入空腔内,并通过和空腔连通的通风孔吹向佩戴者的头部,可以360度的对佩戴者的头部进行吹风,散热效果较好,即使在非常炎热的夏天也不会造成佩戴者中暑,同时帽檐上的遮挡板可以有效的阻止在打砸物品时产生的飞屑弄伤脸部和眼睛,另外有高空坠物砸到安全帽上时,内衬板和内壳之间的弹簧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安全性能较高。作为改进,所述帽檐在远离帽体的一端下部开有和遮挡板相配合的插槽,所述遮挡板和帽檐之间为滑动插接连接,所述遮挡板为透明亚克力板,遮挡板更换拆卸清洗较为方便。作为改进,所述帽体和帽檐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帽体,2、帽檐,3、遮挡板,4、固定带,5、电池盒,6、小型风扇,7、控制开关,8、外壳,9、内壳,10、空腔,11、通风孔,12、内衬板,13、弹簧,14、凹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一端设有帽檐2,所述帽体1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带4,帽体1、帽檐2和固定带4和传统的安全帽结构相同,所述帽体1包括下端周圈连接在一起的外壳8和内壳9,所述外壳8和内壳9之间形成有空腔10,所述外壳8上在与帽檐2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和空腔10连通的小型风扇6以及和小型风扇6电连接的电池盒5、控制开关7,电池盒5带有防水效果,所述内壳9中设有和人体头部相配合的内衬板12,所述内衬板12和内壳9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内壳9内壁周圈开有和内衬板12相配合的凹台14,所述内衬板12的下端周圈放置在凹台14上,所述内壳9在位于凹台14下部的周圈开有和空腔10相连通的通风孔11,所述帽檐2下端设有遮挡板3。所述帽檐2在远离帽体1的一端下部开有和遮挡板3相配合的插槽,所述遮挡板3和帽檐2之间为滑动插接连接,遮挡板和插槽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保证遮挡板不会轻易的从插槽中自然滑落,所述遮挡板3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帽体1和帽檐2为一体结构。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将安全帽像传统的安全帽佩戴方式一样戴在头上,头部顶住内衬板,并将固定带系紧,电池装在电池盒中给小型风扇提供电源,在天气较热时,可通过控制开关打开小型风扇,小型风扇产生的风进入空腔内,并通过和空腔连通的分布在内壳周圈的通风孔吹向佩戴者的头部,可以360度的对佩戴者的头部进行吹风,散热效果较好,即使在非常炎热的夏天也不会造成佩戴者中暑,同时帽檐上的遮挡板可以有效的阻止在打砸物品时产生的飞屑弄伤脸部和眼睛,遮挡板在损坏或者较脏时,可之间将遮挡板从帽檐上的插槽中抽出,然后进行更换或者清洗,另外有高空坠物砸到安全帽上时,内衬板和内壳之间的弹簧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安全性能较高。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一端设有帽檐(2),所述帽体(1)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包括下端周圈连接在一起的外壳(8)和内壳(9),所述外壳(8)和内壳(9)之间形成有空腔(10),所述外壳(8)上在与帽檐(2)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和空腔(10)连通的小型风扇(6)以及和小型风扇(6)电连接的电池盒(5)、控制开关(7),所述内壳(9)中设有和人体头部相配合的内衬板(12),所述内衬板(12)和内壳(9)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内壳(9)内壁周圈开有和内衬板(12)相配合的凹台(14),所述内衬板(12)的下端周圈放置在凹台(14)上,所述内壳(9)在位于凹台(14)下部的周圈开有和空腔(10)相连通的通风孔(11),所述帽檐(2)下端设有遮挡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一端设有帽檐(2),所述帽体(1)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包括下端周圈连接在一起的外壳(8)和内壳(9),所述外壳(8)和内壳(9)之间形成有空腔(10),所述外壳(8)上在与帽檐(2)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和空腔(10)连通的小型风扇(6)以及和小型风扇(6)电连接的电池盒(5)、控制开关(7),所述内壳(9)中设有和人体头部相配合的内衬板(12),所述内衬板(12)和内壳(9)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内壳(9)内壁周圈开有和内衬板(12)相配合的凹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