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60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包括:支撑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搅拌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阀门,连接在所述搅拌件的底部,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以及灌装件,连接在所述阀门上,并且一端穿出所述支撑件,能够灌装肠衣;从而克服了混合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混合充分,并且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酵
,具体的说是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中式香肠是以猪、牛肉为原料,经过绞碎后,与蛋白酶发酵剂混合,经过微生物发酵,蛋白质降解,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反应,之后灌入肠衣中形成;在发酵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发酵装置,传统的发酵装置,混合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混合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包括:支撑件,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搅拌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阀门,连接在所述搅拌件的底部,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以及灌装件,连接在所述阀门上,并且一端穿出所述支撑件,能够灌装肠衣。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四个支撑柱,底部支撑在地面上,用于连接所述搅拌件;以及四个加强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件包括:倒锥形搅拌筒,通过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第一法兰,连接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的底部,用于连接所述阀门;上盖,具有进料口,连接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的顶部上;以及旋转件,连接在所述上盖上,并且能够穿出所述上盖,延伸至所述倒锥形搅拌筒内。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上盖的顶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上的传动轴穿出所述上盖;第二板,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上,并且设置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内;搅拌轴,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法兰处;若干个直叶片,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按层分布,每层为三个;以及第一螺旋叶片,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在所述直叶片的底部,并且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法兰处。进一步的:所述灌装件包括:三通管,三个出口上都设置有第二法兰,中间部位的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阀门连接;第二电机,连接在所述三通管上的,左侧的所述第二法兰上;灌装口,连接在所述三通管上的,右侧的所述第二法兰上,用于连接肠衣;输送轴,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灌装口处;以及第二螺旋叶片,连接在所述输送轴上。进一步的:所述灌装口包括:第三法兰,用于与右侧的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锥形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法兰上;以及直管段,连接在所述锥形管的另一端上,用于连接肠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在支撑件上连接有搅拌件,搅拌件的底部依次连接有阀门和灌装件,原料和蛋白酶发酵剂被放入搅拌件中,充分搅拌,打开阀门,再由灌装件灌装到肠衣中,操作很方便;从而克服了混合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混合充分,并且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搅拌件上的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灌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件,11.支撑柱,12.加强件,20.搅拌件,21.倒锥形搅拌筒,22.第一法兰,23.上盖,231.进料口,24.旋转件,25.第一板,241.第一电机,242.第二板,243.搅拌轴,244.直叶片,245.第一螺旋叶片,30.阀门,40.灌装件,41.三通管,411.第二法兰,42.第二电机,43.灌装口,44.输送轴,45.第二螺旋叶片,431.第三法兰,432.锥形管,433.直管段,500.肠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混合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能够混合充分,并且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包括:支撑件10,底部支撑在地面上;搅拌件20,连接在所述支撑件10上;阀门30,连接在所述搅拌件20的底部,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中;以及灌装件40,连接在所述阀门30上,并且一端穿出所述支撑件10,能够灌装肠衣500;具体来说,实施时,在支撑件10上连接有搅拌件20,搅拌件20的底部依次连接有阀门30和灌装件40,原料和蛋白酶发酵剂被放入搅拌件20中,充分搅拌,打开阀门30,再由灌装件40灌装到肠衣500中,操作很方便;从而克服了混合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混合充分,并且能够对肠衣进行灌装的技术效果;下面针对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支撑件10包括:四个支撑柱11,底部支撑在地面上,用于连接所述搅拌件20;以及四个加强件12,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1之间;实施时,所述支撑柱11采用一根空心方钢,两端各焊接一块四方体形钢板,形成近似“工”字形结构;所述加强件12采用槽钢或者钢板,与支撑柱11之间焊接,有利于保证结构强度;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图4中,所述搅拌件20包括:倒锥形搅拌筒21,通过第一板25连接在所述支撑件10上;第一法兰22,连接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的底部,用于连接所述阀门30;上盖23,具有进料口231,连接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的顶部上;以及旋转件24,连接在所述上盖23上,并且能够穿出所述上盖23,延伸至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内;所述旋转件24包括:第一电机241,连接在所述上盖23的顶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241上的传动轴穿出所述上盖23;第二板242,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上,并且设置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内;搅拌轴243,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板242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法兰22处;若干个直叶片244,连接在所述搅拌轴243上,按层分布,每层为三个;以及第一螺旋叶片245,连接在所述搅拌轴243上,设置在所述直叶片244的底部,并且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法兰22处;实施时,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通过板材卷制、焊接而成;所述第一法兰22与倒锥形搅拌筒21的底部之间焊接;所述上盖23一体铸造成坯料,之后机加工而成,与倒锥形搅拌筒21的顶部之间通过外六角螺栓件连接;所述进料口231,包括一段直管,以及焊接在直管上的第四法兰,之后通过直管插入上盖23上预留的第一通孔中,直管与上盖23之间焊接,便于向倒锥形搅拌筒2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件(10),底部支撑在地面上;/n搅拌件(20),连接在所述支撑件(10)上;/n阀门(30),连接在所述搅拌件(20)的底部,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中;/n以及灌装件(40),连接在所述阀门(30)上,并且一端穿出所述支撑件(10),能够灌装肠衣(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10),底部支撑在地面上;
搅拌件(20),连接在所述支撑件(10)上;
阀门(30),连接在所述搅拌件(20)的底部,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0)中;
以及灌装件(40),连接在所述阀门(30)上,并且一端穿出所述支撑件(10),能够灌装肠衣(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包括:四个支撑柱(11),底部支撑在地面上,用于连接所述搅拌件(20);以及四个加强件(12),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20)包括:倒锥形搅拌筒(21),通过第一板(25)连接在所述支撑件(10)上;
第一法兰(22),连接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的底部,用于连接所述阀门(30);
上盖(23),具有进料口(231),连接在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的顶部上;
以及旋转件(24),连接在所述上盖(23)上,并且能够穿出所述上盖(23),延伸至所述倒锥形搅拌筒(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式香肠风味蛋白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24)包括:第一电机(241),连接在所述上盖(23)的顶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241)上的传动轴穿出所述上盖(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兴林炳义林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舜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