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57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包括壳体、搅拌机构、粉碎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控制机构;壳体内设置有进料仓、蓄水仓和搅拌仓;壳体内装设有一隔板;进料仓和蓄水仓位于搅拌仓顶部的左右两侧;进料仓上端与进料口互通,该进料仓下端通过进料机构与搅拌仓连通;蓄水仓上端与第一进水口连通,下端通过进水机构与搅拌仓连通;粉碎机构一端装设于壳体顶部,另一端穿过壳体顶部并位于进料仓内;搅拌机构的活动端可旋转地穿过搅拌仓一侧壁并装设于搅拌仓远离搅拌机构固定端的一侧壁上;搅拌仓下端通过复数根出料管与出料口连通,且出料管中部装设有第一电动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定时自动饲喂,且能够确保饲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
本技术涉及动物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
技术介绍
目前,猪饲养逐步实现半自动化。为提高食用猪肉的品质,需要提高猪饲料品质及改善猪群喂养方式。同时,为了减少饲养员的工作负担,现有技术中采用自动饲喂器实现自动喂养。但现有的自动饲喂器需事先将猪饲料加工完成,方可投入自动饲喂器中,以实现自动饲喂,但现有的自动饲喂器不具有定时功能,需要人工控制自动饲喂器的启停,且现有的猪饲料加工完成后长时间储存于自动饲喂器中,容易发生变质,进而导致猪饲料的品质大大降低,还会导致猪群中出现疾病的可能,间接影响了猪肉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实现定时自动饲喂猪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包括壳体、搅拌机构、粉碎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进水口,该壳体底部开设有复数个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料仓、蓄水仓和搅拌仓;所述壳体内装设有一隔板;所述搅拌仓装设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进料仓和蓄水仓位于所述搅拌仓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进料仓上端与所述进料口互通,该进料仓下端通过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所述蓄水仓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下端通过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所述粉碎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壳体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部并位于所述进料仓内;所述搅拌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隔板上,该搅拌机构的活动端可旋转地穿过所述搅拌仓一侧壁并装设于所述搅拌仓远离所述搅拌机构固定端的一侧壁上;所述搅拌仓下端通过复数根出料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且所述出料管中部装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搅拌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第一电动阀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蓄水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蓄水仓并位于所述蓄水仓内。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板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壁,该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进料板下侧可旋转连接;所述进料板的上端与所述进料仓一侧壁的下端铰接,当该进料板处于水平状态时,进料板的下端能够抵压于所述进料仓内壁。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两端分别水平装设于所述搅拌仓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隔板上,该第一驱动电机的活动端穿过所述搅拌仓内壁与所述搅拌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搅拌刀;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壳体顶部,该第二驱动电机的活动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部并与所述搅拌刀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通过所述第二电动阀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蓄水仓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搅拌仓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电动阀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仓底部呈弧形。进一步的,还包括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用于与外设水管连通,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和搅拌仓并与所述搅拌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控制机构,以实现定时自动饲喂猪群;设置有进料仓、蓄水仓和搅拌仓,在饲喂前实现饲料的干湿分离,当控制机构达到设定时间后,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搅拌机构启动,进料仓内的干饲料和蓄水仓内的净水同时进入搅拌仓中按照设定时间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第一电动阀启动,使混合后的物料能够从出料管中落入饲喂斗中,对猪群进行自动饲喂,提高了饲喂效率,同时实现了饲料的干湿分离,防止饲料在自动饲喂器中发生质变,确保猪饲料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仓的左视图。标号说明:1、壳体;11、进料口;12、第一进水口;13、出料口;14、进料仓;15、蓄水仓;16、搅拌仓;2、搅拌机构;21、第一驱动电机;22、搅拌架;3、粉碎机构;31、第二驱动电机;32、搅拌刀;4、进料机构;41、进料板;42、电动推杆;5、进水机构;51、第一进水管;52、第二进水管;53、第二电动阀;6、隔板;7、出料管;8、第一电动阀;9、加热机构;10、冷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3,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包括壳体、搅拌机构、粉碎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定时器;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进水口,该壳体底部开设有复数个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料仓、蓄水仓和搅拌仓;所述壳体内装设有一隔板;所述搅拌仓装设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进料仓和蓄水仓位于所述搅拌仓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进料仓上端与所述进料口互通,该进料仓下端通过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所述蓄水仓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下端通过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所述粉碎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壳体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部并位于所述进料仓内;所述搅拌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隔板上,该搅拌机构的活动端可旋转地穿过所述搅拌仓一侧壁并装设于所述搅拌仓远离所述搅拌机构固定端的一侧壁上;所述搅拌仓下端通过复数根出料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且所述出料管中部装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搅拌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第一电动阀分别与所述定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蓄水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蓄水仓并位于所述蓄水仓内。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加热机构,用于对蓄水仓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便于在下一道搅拌工序中将干饲料与热水混合。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板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壁,该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进料板下侧可旋转连接;所述进料板的上端与所述进料仓一侧壁的下端铰接,当该进料板处于水平状态时,进料板的下端能够抵压于所述进料仓内壁。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电动推杆与进料板,由电动推杆控制进料板的开合,实现对进料仓出料过程的自动控制,并且设置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的移动距离能够控制进料板的开合程度,对进料仓的出料量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两端分别水平装设于所述搅拌仓左右两侧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隔板上,该第一驱动电机的活动端穿过所述搅拌仓内壁与所述搅拌架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搅拌机构、粉碎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控制机构;/n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进水口,该壳体底部开设有复数个出料口;/n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料仓、蓄水仓和搅拌仓;/n所述壳体内装设有一隔板;/n所述搅拌仓装设于所述隔板上方;/n所述进料仓和蓄水仓位于所述搅拌仓顶部的左右两侧;/n所述进料仓上端与所述进料口互通,该进料仓下端通过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n所述蓄水仓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下端通过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n所述粉碎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壳体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部并位于所述进料仓内;/n所述搅拌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隔板上,该搅拌机构的活动端可旋转地穿过所述搅拌仓一侧壁并装设于所述搅拌仓远离所述搅拌机构固定端的一侧壁上;/n所述搅拌仓下端通过复数根出料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且所述出料管中部装设有第一电动阀;/n所述搅拌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第一电动阀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搅拌机构、粉碎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进水口,该壳体底部开设有复数个出料口;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料仓、蓄水仓和搅拌仓;
所述壳体内装设有一隔板;
所述搅拌仓装设于所述隔板上方;
所述进料仓和蓄水仓位于所述搅拌仓顶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进料仓上端与所述进料口互通,该进料仓下端通过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
所述蓄水仓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下端通过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搅拌仓连通;
所述粉碎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壳体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部并位于所述进料仓内;
所述搅拌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隔板上,该搅拌机构的活动端可旋转地穿过所述搅拌仓一侧壁并装设于所述搅拌仓远离所述搅拌机构固定端的一侧壁上;
所述搅拌仓下端通过复数根出料管与所述出料口连通,且所述出料管中部装设有第一电动阀;
所述搅拌机构、进料机构、进水机构和第一电动阀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一端装设于所述蓄水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蓄水仓并位于所述蓄水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时自动饲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板和电动推杆;
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壁,该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进料板下侧可旋转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徐磊林秋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