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54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楝树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底盘、进水孔、育苗槽;所述育苗底盘的底部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支脚,育苗底盘的内部从外向内开设有若干圈育苗槽,育苗槽的高度从外到内逐渐降低,育苗槽的内部通过四组隔板均分隔成四个区域,位于最外侧的育苗槽左右两侧连通到进水孔上,育苗槽的内部填充有用于育苗的土壤,育苗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网,育苗槽的底部向下连通有端部均延伸至位于中心处育苗槽的底部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自动化浇水,工作量低,浇水均匀,成活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楝树种植
,具体是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楝树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分枝广展,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叶片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顶生略大。在楝树种植过程中,往往需要培育大量的楝树树苗,以便于后续楝树能够快速的生长,在林业树苗的培育中,通常会同时将大量的种子进行育苗,因此对于种子的日常培育,施肥,浇水就成了育苗很重要的一件事,对于大量的种子育苗来说,浇水也是一个大的工作量,如果单个的对种子进行浇水,显然不太合适,工作量太大,但是如果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就会对已经成型的树苗造成冲击损伤,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快速对大量种子浇水育苗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底盘、进水孔、育苗槽;所述育苗底盘的底部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支脚用于固定支撑育苗底盘与地面隔离。所述顶盖设置为半球形结构,顶盖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孔。育苗底盘的内部从外向内开设有若干圈育苗槽,育苗槽的高度从外到内逐渐降低,育苗槽的内部通过四组隔板均分隔成四个区域,从而便于种子进行隔离育苗,用于降低种子育苗时相互之间的影响。位于最外侧的育苗槽左右两侧连通到进水孔上,通过进水孔向育苗底盘的内部输水,然后从而最外侧育苗槽中逐渐的向中间的育苗槽流动,从而对种子进行自动浇水,无需人工的参与,自动流动,速度快。所述育苗槽的内部填充有用于育苗的土壤,育苗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网,底网的设置用于为提高种子成苗时底部的成型稳固,以及疏散育苗槽内部的水,放置浇水过多影响种子的正常培育。所述育苗槽的底部向下连通有端部均延伸至位于中心处育苗槽的底部的排水管,中心处育苗槽的底部向育苗底盘的外底部连通有排水孔,通过排水管以及排水孔的连通便于将育苗槽内部多余的水向外排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育苗底盘的顶部上表面向下开设有一圈环形嵌槽,嵌槽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固定安装在顶盖底部下表面的嵌块,通过嵌块与嵌槽的嵌入式连接,从而便于育苗底盘与顶盖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的内顶部中部均匀分布安装有多组补光灯,通过补光灯用于对育苗进行光线补充,为了加快种子的快速生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的内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时间检测育苗底盘内部育苗温度的温度检测仪和检测育苗空气湿度的顶盖的湿度检测仪,通过湿度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的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对育苗底盘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确保种子的顺利育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育苗底盘的内部设置环形的高度逐渐降低的育苗槽用于培育大量的楝树种子,从而实现对大量育苗槽内部的楝树种子利用重力进行自动流动浇水,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在育苗槽的底部设置底网,便于对成苗后的楝树根部提供稳固的抓地力,提高楝树树苗的成活率,以及便于将育苗槽内部多余的水向下通过排水孔排出;通过湿度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的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对育苗底盘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确保种子的顺利育苗;本技术的优点是:自动化浇水,工作量低,浇水均匀,成活率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育苗底盘和顶盖的连接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中育苗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育苗底盘10,支脚11,进水孔12,顶盖13,嵌块14,嵌槽15,育苗槽16,隔板17,补光灯18,湿度检测仪19,温度检测仪20,底网21,排水管22,排水孔23。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底盘10、进水孔12、育苗槽16;所述育苗底盘10的底部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支脚11用于固定支撑育苗底盘10与地面隔离。育苗底盘10的顶部上表面向下开设有一圈环形嵌槽15,嵌槽15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固定安装在顶盖13底部下表面的嵌块14,通过嵌块14与嵌槽15的嵌入式连接,从而便于育苗底盘10与顶盖13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所述顶盖13设置为半球形结构,顶盖1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孔12。所述顶盖13的内顶部中部均匀分布安装有多组补光灯18,通过补光灯18用于对育苗进行光线补充,为了加快种子的快速生长。所述育苗底盘10的内部从外向内开设有若干圈育苗槽16,育苗槽16的高度从外到内逐渐降低,育苗槽16的内部通过四组隔板17均分隔成四个区域,从而便于种子进行隔离育苗,用于降低种子育苗时相互之间的影响。位于最外侧的育苗槽16左右两侧连通到进水孔12上,通过进水孔12向育苗底盘10的内部输水,然后从而最外侧育苗槽16中逐渐的向中间的育苗槽16流动,从而对种子进行自动浇水,无需人工的参与,自动流动,速度快。所述育苗槽16的内部填充有用于育苗的土壤,育苗槽16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网21,底网21的设置用于为提高种子成苗时底部的成型稳固,以及疏散育苗槽16内部的水,放置浇水过多影响种子的正常培育。所述育苗槽16的底部向下连通有端部均延伸至位于中心处育苗槽16的底部的排水管22,中心处育苗槽16的底部向育苗底盘10的外底部连通有排水孔23,通过排水管22以及排水孔23的连通便于将育苗槽16内部多余的水向外排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待育苗楝树放置到填充有土壤的育苗槽16的内部,然后将顶盖13通过嵌块14嵌入到育苗底盘10顶部的嵌槽15中,从而将顶盖13与育苗底盘10进行闭合,然后通过进水孔12将水输入到育苗底盘10的内部,然后沿着外圈高处的育苗槽16缓慢的向育苗底盘10内部低处的育苗槽16中流动,从而均匀快速的对育苗底盘10内部大量的育苗槽16内部的种子进行浇水,然后进行育苗,育苗槽16内部多余的水可通过育苗槽16内部的底网21向下流入到排水管22中,然后再通过排水孔23排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顶盖13的内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时间检测育苗底盘10内部育苗温度的温度检测仪20和检测育苗空气湿度的顶盖13的湿度检测仪19,通过湿度检测仪19和温度检测仪20的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对育苗底盘10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确保种子的顺利育苗。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底盘(10)、进水孔(12)、育苗槽(16);所述育苗底盘(10)的底部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支脚(11),顶盖(1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孔(12),其特征在于,育苗底盘(10)的内部从外向内开设有若干圈育苗槽(16),育苗槽(16)的高度从外到内逐渐降低,育苗槽(16)的内部通过四组隔板(17)均分隔成四个区域,位于最外侧的育苗槽(16)左右两侧连通到进水孔(12)上,育苗槽(16)的内部填充有用于育苗的土壤,育苗槽(16)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网(21),育苗槽(16)的底部向下连通有端部均延伸至位于中心处育苗槽(16)的底部的排水管(22),中心处育苗槽(16)的底部向育苗底盘(10)的外底部连通有排水孔(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楝树种子育苗装置,包括育苗底盘(10)、进水孔(12)、育苗槽(16);所述育苗底盘(10)的底部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组支脚(11),顶盖(1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水孔(12),其特征在于,育苗底盘(10)的内部从外向内开设有若干圈育苗槽(16),育苗槽(16)的高度从外到内逐渐降低,育苗槽(16)的内部通过四组隔板(17)均分隔成四个区域,位于最外侧的育苗槽(16)左右两侧连通到进水孔(12)上,育苗槽(16)的内部填充有用于育苗的土壤,育苗槽(16)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网(21),育苗槽(16)的底部向下连通有端部均延伸至位于中心处育苗槽(16)的底部的排水管(22),中心处育苗槽(16)的底部向育苗底盘(10)的外底部连通有排水孔(2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郭琦傅春民吴洪义
申请(专利权)人:蒙城县林达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