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53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锥形套筒以及吸水树脂,所述种植盆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一圆环凸出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储水盆,所述储水盆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开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凸出部插入到所述圆环凹槽内,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多孔隔板,所述种植盆的固定连接有一锥形套筒,所述锥形套筒的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锥形套筒的锥形端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上,所述锥形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所述锥形套筒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通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使移栽的苗木有充足的水分供根部生长,移栽成活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苗木移栽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移植大规格苗木的技术要求比较复杂,移栽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移植大规格苗木具有庞大的树体和重量,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机械力量才能完成,同时移植大规格苗木的根系趋向或已达到最大根幅,主根基部的吸收根多数死亡,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垂直投影附近的土壤中,而所带土球范围内的吸收根很少,导致移植大规格苗木在移植后会严重失去水分,发生生理代谢不平衡,为使其尽早发挥园林绿化、美化的效果和保持原有的优美姿态,对于树冠,一般不进行重剪,在所带土球范围内,用预先促发大量新根的办法为代谢平衡打下基础,并配合其他移栽措施,以确保成活极大地增加树木的移栽存活率。现有的培育移栽装置,设置不合理,培育后移栽比较麻烦,容易伤植物的根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培育移栽装置,设置不合理,培育后移栽比较麻烦,容易伤植物的根系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锥形套筒以及吸水树脂,所述种植盆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一圆环凸出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储水盆,所述储水盆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开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凸出部插入到所述圆环凹槽内,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多孔隔板,所述种植盆的固定连接有一锥形套筒,所述锥形套筒的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锥形套筒的锥形端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上,所述锥形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所述锥形套筒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通水孔。优选的,所述种植盆的两侧均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提手。优选的,所述种植盆的顶部的两侧通过开合页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压板,分别为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所述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的中部均开有一半圆形凹槽,转动所述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使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的中部平齐,所述半圆形凹槽设在树苗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的中部均设有两个紧固座且两个紧固座对齐,所述紧固座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上的紧固座的通孔内插入有一插杆,所述插杆的两端通过螺纹啮合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储水盆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所述锥形套筒的两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一压板,所述压板的高度高于所述锥形套筒的高度,所述压板的横截面均是呈弧形结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种植盆以及锥形套筒,种植盆的底部通过圆环凸出部插入到储水盆的内部的圆环凹槽内,这样储水盆可以不断的为移栽苗木提供水分,种植盆的底部设有多孔隔板,锥形套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内且锥形套筒与种植盆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树木种植在锥形套筒内,吸水树脂通过吸收水分,有效使树木的根部保持湿润,使移栽的苗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保证苗木的根部能够生长,种植盆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然后转动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使半圆形压板A和半圆形压板B能够位于树木的两侧,这样避免树木脱出种植盆,锥形套筒的两侧还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压板,需要移栽的时候,不停的撬动压板,这样有助于苗木连通种植土壤一起取出,使苗木的移栽的成活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种植盆;2、多孔隔板;3、锥形套筒;4、储水盆;5、圆环凸出部;6、圆环凹槽;7、吸水树脂;8、通水孔;9、固定座;10、提手;11、半圆形压板A;12、半圆形压板B;13、半圆形凹槽;14、紧固座;15、插杆;16、固定底座;17、弹簧;18、压板;19、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现提出下述实施例: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1、锥形套筒3以及吸水树脂7,所述种植盆1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一圆环凸出部5,所述种植盆1的底部设有一储水盆4,所述储水盆4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开有圆环凹槽6,所述圆环凸出部5插入到所述圆环凹槽6内,所述种植盆1的底部设有一多孔隔板2,所述种植盆1的固定连接有一锥形套筒3,所述锥形套筒3的侧壁与所述种植盆1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锥形套筒3的锥形端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2上,所述锥形套筒3的外侧壁与所述种植盆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7,所述锥形套筒3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通水孔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盆1的两侧均设有一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中部开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提手10。便于其移动到指定地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盆1的顶部的两侧通过开合页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压板,分别为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所述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的中部均开有一半圆形凹槽13,转动所述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使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的中部平齐,所述半圆形凹槽13设在树苗的两侧。将树木放置在种植盆1内后,然后转动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使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能够位于树木的两侧,这样避免树木脱出种植盆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的中部均设有两个紧固座14且两个紧固座14对齐,所述紧固座14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上的紧固座14的通孔内插入有一插杆15,所述插杆15的两端通过螺纹啮合有限位块19。这样在移动的过程中,半圆形压板A11和半圆形压板B12通过插杆15和限位块19进行固定,避免树木脱出种植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盆4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16,所述锥形套筒3的两侧通过弹簧17固定连接有一压板18,所述压板18的高度高于所述锥形套筒3的高度,所述压板18的横截面均是呈弧形结构,固定底座16的作用是避免储水盆4受损,压板18通过弹簧17固定连接到锥形套筒3的侧壁,这样可以撬动压板18,使种植盆1内部的树木土壤能够收紧,便于取出树木。在图1-2中,本技术设置了种植盆1以及锥形套筒3,种植盆1的底部通过圆环凸出部5插入到储水盆4的内部的圆环凹槽6内,这样储水盆4可以不断的为移栽苗木提供水分,种植盆1的底部设有多孔隔板2,锥形套筒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2内且锥形套筒3与种植盆1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7,树木种植在锥形套筒3内,吸水树脂7通过吸收水分,有效使树木的根部保持湿润,使移栽的苗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保证苗木的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盆、锥形套筒以及吸水树脂,所述种植盆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一圆环凸出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储水盆,所述储水盆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开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凸出部插入到所述圆环凹槽内,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多孔隔板,所述种植盆的固定连接有一锥形套筒,所述锥形套筒的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锥形套筒的锥形端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上,所述锥形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所述锥形套筒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通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盆、锥形套筒以及吸水树脂,所述种植盆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一圆环凸出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储水盆,所述储水盆的顶部沿其圆周方向开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凸出部插入到所述圆环凹槽内,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一多孔隔板,所述种植盆的固定连接有一锥形套筒,所述锥形套筒的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锥形套筒的锥形端固定在所述多孔隔板上,所述锥形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种植盆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树脂,所述锥形套筒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通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的两侧均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移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中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