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其中底架的前端设有连接杆,后端设有滚轮,底架的两侧设有空心套杆,空心套杆内设有内杆,单侧内杆之间通过竖杆连接,竖杆与底架之间设有液压伸缩杆;施肥装置包括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的结构相同,其下端均通过翼板连接有运输带,第一施肥仓通过第一支撑架与底架固定连接,第二施肥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施肥仓的两侧,并通过第二支撑架与内杆连接;开沟装置有三组,分别通过固定板设于底架以及内杆上,其中电动伸缩杆位于固定板和下板之间,支撑杆上端与下板连接,下端靠近滚轮的一侧设有下料管,另一侧设有开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当土壤里不能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时,对作物进行人为的营养元素补充的行为称为施肥,传统的施肥方式多是人工播撒,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施肥装置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同时,为保证肥料进入至土壤内部,在施肥前需对土壤进行开沟操作,然而,现有的施肥机械和开沟机械大都是分离的,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先利用开沟机械对土壤进行开沟,而后才能通过施肥机械进行施肥,大大影响了农田的施肥效率;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效果好的农业用开沟施肥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效果好的农业用开沟施肥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包括底架、施肥装置和开沟装置,所述底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后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空心套杆,每个空心套杆的内部均设有内杆,单侧的两个内杆之间通过竖杆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施肥装置包括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的结构相同,其下端均通过翼板连接有运输带,第一施肥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下端与底架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施肥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施肥仓的两侧,第二施肥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底端的外侧与内杆固定连接,底端的内侧通滑轮与底架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开沟装置有三组,分别通过固定板设置于底架的中间位置以及底架两侧的内杆上,开沟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下板和支撑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固定板和下板之间,所述支撑杆上端与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靠近滚轮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管,另一侧设置有开沟器;所述第一施肥仓靠近滚轮一侧的下端通过翼板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斗,第一下料斗的下端位于下料管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施肥仓靠近滚轮一侧的下端通过翼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斗,第二下料斗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状的溜槽,所述溜槽的下端位于下料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施肥仓和所述第二施肥仓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并通过挡板将其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第一下料斗呈等腰梯形状,由上至下其长度及宽度均逐渐减小。所述底架前端两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防护辊。所述下料管的下端呈倾斜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架、第一施肥仓、第二施肥仓、开沟装置、运输带、翼板、第一下料斗和第二下料斗,当本技术整体通过连接杆与驱动装置连接,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开沟装置上的开沟器对土壤进行开沟,同时,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内的肥料经运输带以及第一下料斗和第二下料斗进入至开沟装置上的下料管内,并通过下料管进入至土壤内部,采用此结构,可实现开沟、施肥的同步操作,大大提升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施肥仓、第二施肥仓、底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空心套杆、内杆、竖杆和液压伸缩杆,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液压伸缩杆的行程,带动竖杆以及内杆的水平位移,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架以及第二施肥仓位移,进而对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之间的距离间隔进行调节,使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距离间隔的垄田使用,增加其适用性;本技术通过在固定板和下板之间设置电动伸缩杆,通过对电动伸缩杆行程的调节,实现对开沟器的离地高度调节,避免本技术在非工作状态下移动时,开沟器对地面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中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并通过挡板将其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采用此结构,可在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内部的两个独立的空间内分别加入化肥和农家肥,从而增加肥料的多样性,提高施肥效果;总的,本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施肥仓与第二支撑架连接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开沟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底架11、空心套杆12、内杆13、竖杆14、固定板2、施肥装置21、第一施肥仓22、第二施肥仓23、翼板24、第一支撑架25、第二支撑架26、第一下料斗27、第二下料斗28、溜槽3、防护辊4、开沟装置41、电动伸缩杆42、下板43、支撑杆44、下料管45、开沟器5、连接杆6、滚轮7、液压伸缩杆8、运输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包括底架1、施肥装置2和开沟装置4,所述底架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5,后端设置有滚轮6,所述底架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空心套杆11,每个空心套杆11的内部均设有内杆12,单侧的两个内杆12之间通过竖杆13连接,所述竖杆13与所述底架1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7;所述施肥装置2包括第一施肥仓21和第二施肥仓22,第一施肥仓21和第二施肥仓22的结构相同,其下端均通过翼板23连接有运输带8,第一施肥仓21和第二施肥仓22的内部均设置有挡板,并通过挡板将其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第一施肥仓2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4,第一支撑架24的下端与底架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施肥仓22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施肥仓21的两侧,第二施肥仓2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5,所述第二支撑架25底端的外侧与内杆12固定连接,底端的内侧通滑轮与底架1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开沟装置4有三组,分别通过固定板14设置于底架1的中间位置以及底架1两侧的内杆12上,开沟装置4包括电动伸缩杆41、下板42和支撑杆43,所述电动伸缩杆41位于固定板14和下板42之间,所述支撑杆43上端与下板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靠近滚轮6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管44,另一侧设置有开沟器45,所述下料管44的下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施肥仓21靠近滚轮6一侧的下端通过翼板23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斗26,所述第一下料斗26呈等腰梯形状,由上至下其长度及宽度均逐渐减小,第一下料斗26的下端位于下料管44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施肥仓22靠近滚轮6一侧的下端通过翼板23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斗27,第二下料斗27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状的溜槽28,所述溜槽28的下端位于下料管44的正上方;所述底架1前端两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防护辊3,通过设置防护辊3,可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作用,避免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意外等因素,连接杆5发生断裂时,本技术整体前倾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利用连接杆5将其与驱动装置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本技术整体向前移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开沟装置4上的开沟器45对土壤进行开沟,同时,第一施肥仓21内的肥料经运输带8以及第一下料斗26进入至与底架1固定连接的开沟装置4内,并通过开沟装置4上的下料管44进入至土壤内部,第二施肥仓22内的肥料经运输带8以及第二下料斗27进入至与内杆12固定连接的开沟装置4内,并通过开沟装置4上的下料管44进入至土壤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包括底架、施肥装置和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后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空心套杆,每个空心套杆的内部均设有内杆,单侧的两个内杆之间通过竖杆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施肥装置包括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的结构相同,其下端均通过翼板连接有运输带,第一施肥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下端与底架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施肥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施肥仓的两侧,第二施肥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底端的外侧与内杆固定连接,底端的内侧通滑轮与底架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开沟装置有三组,分别通过固定板设置于底架的中间位置以及底架两侧的内杆上,开沟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下板和支撑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固定板和下板之间,所述支撑杆上端与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靠近滚轮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管,另一侧设置有开沟器;所述第一施肥仓靠近滚轮一侧的下端通过翼板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斗,第一下料斗的下端位于下料管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施肥仓靠近滚轮一侧的下端通过翼板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斗,第二下料斗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状的溜槽,所述溜槽的下端位于下料管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开沟施肥机,包括底架、施肥装置和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后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空心套杆,每个空心套杆的内部均设有内杆,单侧的两个内杆之间通过竖杆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施肥装置包括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第一施肥仓和第二施肥仓的结构相同,其下端均通过翼板连接有运输带,第一施肥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下端与底架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施肥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施肥仓的两侧,第二施肥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底端的外侧与内杆固定连接,底端的内侧通滑轮与底架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开沟装置有三组,分别通过固定板设置于底架的中间位置以及底架两侧的内杆上,开沟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下板和支撑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固定板和下板之间,所述支撑杆上端与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靠近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现,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