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
本技术属于作物耕种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
技术介绍
大多数旱地作物,如甘蔗、玉米、棉花等,在大田生产过程中均需适时进行开槽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同时控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通透性,最终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目前在机械化未全面推广或无法使用大型机械的区域,现场劳作主要还是采用锄头、铁锹等传统工具进行开槽追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标准不一致,不利于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户种植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旱地作物开槽追肥作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槽作业用工成本,同时作业人员无需弯腰进行操作,降低作业劳动强度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包括操作杆、支撑杆,操作杆与支撑杆焊接,支撑杆上焊接三角形的犁头,犁头后部焊接犁壁,犁壁同时与支撑杆焊接,支撑杆下部还设置配重支架,配重支架上能够设置配重块。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还包括滑行杆,滑行杆焊接在犁壁底部位置,滑行杆同时与犁头连接。所述的犁头为三角形结构,犁头的尖锥部向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前部方向延伸,犁头设置为钢片制成的结构。所述的犁壁为曲面结构,犁壁设置为钢片材料制成的结构。所述的配重支架包括多道安装环,配重块卡装在安装环内。所述的配重块为砖块。r>所述的操作杆上端与拉动杆连接,操作杆和拉动杆呈T字形结构,操作杆下端还设置手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根据待开槽追肥的作物种类、开槽深度及土壤类型等因素,在配重支架上设置相应数量的配重块,调节好配重,以便于保证开槽深度、降低作业劳动强度。而在操作过程中,在需要开槽追肥的作物茎基部旁边15cm-20cm处进行开槽,将犁头插入土壤内,双手握住操作杆进行后退作业,开出宽度为10cm左右、深度为10cm-15cm的沟槽(具体依据作物需要),而犁壁则将开出的土翻转到作物外围,待在沟槽内均匀撒施定量的追肥后,再用工具沿着相反方向移动,将开出的碎土翻转到沟槽内,将肥料进行覆盖,即完成开槽追肥操作。本技术的工具,与传统追肥工具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是传统锄头作业效率的2倍左右、铁锹作业效率的4倍左右,极大降低开槽作业用工成本,同时作业人员无需弯腰进行操作,极大地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另外,使用该工具,能够提高追肥沟槽深度一致性和离作物茎基部距离的一致性,且追肥后覆土严实,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长势一致性。支撑杆上的配重支架可根据开槽深度、作物种类和操作习惯等因素进行灵活配重,有利于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且该开槽追肥工具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本技术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旱地作物开槽追肥作业,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槽作业用工成本,同时作业人员无需弯腰进行操作。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与现有技术中的追肥工具的作业效果比较图;附图标记:1、操作杆;2、支撑杆;3、犁头;4、犁壁;5、配重支架;6、配重块;7、滑行杆;8、尖锥部;9、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包括操作杆1、支撑杆2,操作杆1与支撑杆2焊接,支撑杆2上焊接三角形的犁头3,犁头3后部焊接犁壁4,犁壁4同时与支撑杆2焊接,支撑杆2下部还设置配重支架5,配重支架5上能够设置配重块6。上述结构,根据待开槽追肥的作物种类、开槽深度及土壤类型等因素,在配重支架5上设置相应数量的配重块6,调节好配重,以便于保证开槽深度、降低作业劳动强度。而在操作过程中,在需要开槽追肥的作物茎基部旁边15cm-20cm处进行开槽,将犁头插入土壤内,双手握住操作杆进行后退作业,开出宽度为10cm左右、深度为10cm-15cm的沟槽(具体依据作物需要),而犁壁则将开出的土翻转到作物外围,待在沟槽内均匀撒施定量的追肥后,再用工具沿着相反方向移动,将开出的碎土翻转到沟槽内,将肥料进行覆盖,即完成开槽追肥操作。本技术的工具,与传统追肥工具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是传统锄头作业效率的2倍左右、铁锹作业效率的4倍左右,极大降低开槽作业用工成本,同时作业人员无需弯腰进行操作,极大地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另外,使用该工具,能够提高追肥沟槽深度一致性和离作物茎基部距离的一致性,且追肥后覆土严实,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长势一致性。支撑杆上的配重支架可根据开槽深度、作物种类和操作习惯等因素进行灵活配重,有利于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且该开槽追肥工具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本技术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旱地作物开槽追肥作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槽作业用工成本,同时作业人员无需弯腰进行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还包括滑行杆7,滑行杆7焊接在犁壁4底部位置,滑行杆7同时与犁头3连接。上述结构,滑行杆的设置,用于和地面接触,实现工具下部有效位于开槽内,便于前行。所述的犁头3为三角形结构,犁头3的尖锥部8向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前部方向延伸,犁头3设置为钢片制成的结构。上述结构,犁头3的尖锥部,在进行开槽时,犁头3施力在土壤上,方便开槽。所述的犁壁4为曲面结构,犁壁4设置为钢片材料制成的结构。上述结构,在开槽过程中,犁壁用于将开出的土翻转到作物外围。所述的配重支架5包括多道安装环,配重块卡装在安装环内。上述结构,安装环用于根据需要,放置对应重量的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6为砖块。这样,配重块不需要另外配置,取用方便,成本低。所述的操作杆1上端与拉动杆连接,操作杆1和拉动杆呈T字形结构,操作杆1下端还设置手柄9。本技术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根据待开槽追肥的作物种类、开槽深度及土壤类型等因素,在配重支架上设置相应数量的配重块,调节好配重,以便于保证开槽深度、降低作业劳动强度。而在操作过程中,在需要开槽追肥的作物茎基部旁边15cm-20cm处进行开槽,将犁头插入土壤内,双手握住操作杆进行后退作业,开出宽度为10cm左右、深度为10cm-15cm的沟槽(具体依据作物需要),而犁壁则将开出的土翻转到作物外围,待在沟槽内均匀撒施定量的追肥后,再用工具沿着相反方向移动,将开出的碎土翻转到沟槽内,将肥料进行覆盖,即完成开槽追肥操作。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1)、支撑杆(2),操作杆(1)与支撑杆(2)焊接,支撑杆(2)上焊接三角形的犁头(3),犁头(3)后部焊接犁壁(4),犁壁(4)同时与支撑杆(2)焊接,支撑杆(2)下部还设置配重支架(5),配重支架(5)上能够设置配重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1)、支撑杆(2),操作杆(1)与支撑杆(2)焊接,支撑杆(2)上焊接三角形的犁头(3),犁头(3)后部焊接犁壁(4),犁壁(4)同时与支撑杆(2)焊接,支撑杆(2)下部还设置配重支架(5),配重支架(5)上能够设置配重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还包括滑行杆(7),滑行杆(7)焊接在犁壁(4)底部位置,滑行杆(7)同时与犁头(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旱地作物开槽追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头(3)为三角形结构,犁头(3)的尖锥部(8)向旱地作物开槽追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李世金,刘国侠,颜鸿祥,毛东平,谭忠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