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鹤新专利>正文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44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壳和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两侧壁下部均开设有卡槽,充电装置两侧壁上部设有卡扣,手机壳和充电装置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锁定连接,手机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充电装置内部设有铝散热板,铝散热板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滑轮固定于滑槽内并可沿滑槽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通过手机壳下部的充电装置,能够对手机进行长时间充电,保持手机电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而发生馈电,影响日常生活需求,采用相变材料可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吸收,配合使用散热扇效果会更好,且通过铝散热板、散热网和散热孔多方式散热,可有效降低手机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用手机进行高效率的沟通与交流,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设备,一天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使用手机,时间长了,电池寿命降低,蓄电量也会显著减小,手机电量的续航能力显著降低,因此,每天出行都要随身携带移动电源或者充电器,移动电源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充电器也会因找不到电源而不方便,有时也会遗忘在家中,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由于每天长时间的使用手机进行通信或娱乐,手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有的手机在外面套上一层保护壳,现有的保护壳为密封结构,使得手机产生的热量更难往外排放,长时间使用会损坏手机内部的部件,减少手机的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知道充电功能且有良好散热功能的手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壳和充电装置,所述手机壳两侧壁下部均开设有卡槽,充电装置两侧壁上部设有卡扣,手机壳和充电装置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锁定连接,手机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充电装置内部设有铝散热板,铝散热板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滑轮固定于滑槽内并可沿滑槽进行滑动;所述充电装置底部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设置于底座上,充电接口上部连接有充电线,充电线穿过底座连接上部的电池,电池上下两表面均连接有充电线,电池上部连接有U型托架,U型托架上部设有托台,充电线穿过U型托架连接上部的充电器接头,充电器接头两侧分别固定有垫块,垫块与扩音孔固定连接于铝散热板上,所述电池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固定块固定于底座上,连接杆与固定块通过固定轴进行连接;所述手机壳上部设有相变吸热层,相变吸热层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窗,散热窗内设有散热扇,左右两侧的散热窗对称放置,相变吸热层下部设有散热网,散热网下部连接有底板。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上表面开设有耳机孔,手机壳左侧面设有音量键和散热孔,右侧面设有开关机按钮。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吸热层上部左侧开设有摄像头孔。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吸热层所用材料为膨胀珍珠岩、硬脂酸丁酯和石灰石粉,三种材料的配合比例为1:3: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网材料为铝合金散热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手机壳下部的充电装置可通过卡扣与卡槽的连接来固定和拆卸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可对手机进行充电,避免了因手机没电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同时避免了携带充电宝和充电器的不便。2、手机壳内部的相变吸热层吸热效率比普通散热装置好,且节能环保,配合散热扇进行散热,有利于相变吸热层的内部循环,通过铝散热板对手机底部进行散热,并通过散热网和散热孔将热量快速释放到外界,避免热量集聚,损坏手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机壳、11-耳机孔、12-开关机按钮、13-摄像头孔、14-音量键、15-相变吸热层、16-散热网、17-散热窗、171-散热扇、18-滑槽、19-卡槽、110-底板、111-散热孔、2-充电装置、21-滑轮、22-铝散热板、23-充电器接头、24-充电线、25-托台、26-U型托架、27-垫块、28-扩音孔、29-电池、210-连接杆、211-卡扣、212-固定块、213-充电接口、214-固定轴、21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所述手机壳1两侧壁下部均开设有卡槽19,充电装置2两侧壁上部设有卡扣211,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通过卡扣211与卡槽19的锁定连接,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锁定和分离,可对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进行锁定和分离,手机壳1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8,充电装置2内部设有铝散热板22,可吸收手机底板传来的热量,铝散热板22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21,滑轮21固定于滑槽18内并可沿滑槽18进行滑动,滑轮21可带动充电装置2前后移动;所述充电装置2底部设有充电接口213,充电接口213可通过连接外部电源可对电池29进行充电,充电接口213设置于底座215上,充电接口213上部连接有充电线24,充电线24穿过底座215连接上部的电池29,电池29上下两表面均连接有充电线24,电池29上部连接有U型托架26,U型托架26上部设有托台25,充电线24穿过U型托架26连接上部的充电器接头23,充电器接头23可对的手机进行充电,充电器接头23两侧分别固定有垫块27,垫块27用于固定手机,防止脱落,垫块27与扩音孔28固定连接于铝散热板22上,所述电池29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杆210,连接杆210通过固定块212固定于底座215上,连接杆210与固定块212通过固定轴214进行连接;所述手机壳1上部设有相变吸热层15,相变吸热层15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窗17,散热窗17内设有散热扇171,左右两侧的散热窗17对称放置,相变吸热层15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扇17的配合快速释放的外界空气中,保证相变吸热层15中的相变材料能够长时间循环吸热,保证吸热效果,相变吸热层15下部设有散热网16,散热网16通过与铝散热板22配合使用,将铝散热板22中的热量通过散热网16快速释放到空气中,散热网16下部连接有底板110。请参阅图1,所述手机壳1上表面开设有耳机孔11,可用于插设耳机,手机壳1左侧面设有音量键14和散热孔111,音量键14和散热孔111分别用于调节音量和散热,右侧面设有开关机按钮12;所述相变吸热层15上部左侧开设有摄像头孔13;摄像头孔13用于安放摄像头,防止因遮挡摄像头而影响功能,所述相变吸热层15所用材料为膨胀珍珠岩、硬脂酸丁酯和石灰石粉,三种材料的配合比例为1:3:8,三者混合后,常温下为固态材料,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会快速从外界吸收大量热量,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会将自身的热量释放到空气中,如此反复循环起到散热作用;所述散热网16材料为铝合金散热丝。本技术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通过手机壳下部的充电装置,能够对手机进行长时间充电,保持手机电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而发生馈电,影响日常生活需求,采用相变材料可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吸收,配合使用散热扇效果会更好,且通过铝散热板、散热网和散热孔多方式散热,可有效降低手机温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锁定与分离,可对手机壳和充电装置进行锁定与分离,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两侧壁下部均开设有卡槽(19),充电装置(2)两侧壁上部设有卡扣(211),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通过卡扣(211)与卡槽(19)的锁定连接,手机壳(1)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8),充电装置(2)内部设有铝散热板(22),铝散热板(22)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21),滑轮(21)固定于滑槽(18)内并可沿滑槽(18)进行滑动;所述充电装置(2)底部设有充电接口(213),充电接口(213)设置于底座(215)上,充电接口(213)上部连接有充电线(24),充电线(24)穿过底座(215)连接上部的电池(29),电池(29)上下两表面均连接有充电线(24),电池(29)上部连接有U型托架(26),U型托架(26)上部设有托台(25),充电线(24)穿过U型托架(26)连接上部的充电器接头(23),充电器接头(23)两侧分别固定有垫块(27),垫块(27)与扩音孔(28)固定连接于铝散热板(22)上,所述电池(29)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杆(210),连接杆(210)通过固定块(212)固定于底座(215)上,连接杆(210)与固定块(212)通过固定轴(214)进行连接;所述手机壳(1)上部设有相变吸热层(15),相变吸热层(15)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窗(17),散热窗(17)内设有散热扇(171),左右两侧的散热窗(17)对称放置,相变吸热层(15)下部设有散热网(16),散热网(16)下部连接有底板(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两侧壁下部均开设有卡槽(19),充电装置(2)两侧壁上部设有卡扣(211),手机壳(1)和充电装置(2)通过卡扣(211)与卡槽(19)的锁定连接,手机壳(1)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8),充电装置(2)内部设有铝散热板(22),铝散热板(22)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21),滑轮(21)固定于滑槽(18)内并可沿滑槽(18)进行滑动;所述充电装置(2)底部设有充电接口(213),充电接口(213)设置于底座(215)上,充电接口(213)上部连接有充电线(24),充电线(24)穿过底座(215)连接上部的电池(29),电池(29)上下两表面均连接有充电线(24),电池(29)上部连接有U型托架(26),U型托架(26)上部设有托台(25),充电线(24)穿过U型托架(26)连接上部的充电器接头(23),充电器接头(23)两侧分别固定有垫块(27),垫块(27)与扩音孔(28)固定连接于铝散热板(2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鹤新
申请(专利权)人:吴鹤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