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307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开关,包括底托、线路板、按钮、电磁脱扣机构,底托上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设置在线路板下方,支架顶面设置有动触点,线路板正对动触点的位置形成静触点,电磁脱扣机构上连接有联动片,联动片与支架形成连接,按钮向下形成一段依次贯穿线路板、支架、联动片的连接柱,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按钮与线路板之间,第二弹性件连接在线路板与支架之间,联动片上形成与连接柱截面适配的通孔,连接柱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联动片会随电磁脱扣机构的动作连接在第一凹槽内或第二凹槽内。本实用漏电保护开关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且工作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开关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开关。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漏电引起事故,常常会在保护开关上面增加漏电保护功能。现有的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通常由支架、线路板、复位按钮、复位弹簧、驱动机构、脱扣线圈以及移动架来实现的,当线路出现漏电电流时,线路板接收到线路漏电信号并使脱扣线圈通电,从而驱动动铁芯动作,让移动架复位,同时动、静触点分离,使线路处于分断状态。这种漏电保护开关的静触点设置在支架上、动触点设置在移动架上,为了让静触点和动触点达到分合动作,漏电保护开关在结构上就必须对其进行让位,直接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整体体积偏大。漏电保护开关有两种工作形式,一种是开关工作情况下脱扣线圈不通电,当发生漏电电流时脱扣线圈通电驱动动铁芯动作,使动静触点分离,这种称为被动式结构的漏电保护开关;另一种是开关工作情况下脱扣线圈通电,当发生漏电电流时脱扣线圈失电驱动动铁芯动作,使动静触点分离,这种称为主动式结构的漏电保护开关。公开号为CN1072217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支架、移动架以及驱动装置,支架上设有静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保护开关,包括底托、设置在底托上的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按钮、设置在底托内且与线路板电连接的电磁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上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设置在线路板下方,所述支架顶面设置有动触点,线路板正对动触点的位置形成静触点,所述电磁脱扣机构上连接有联动片,联动片与支架形成连接,所述按钮向下形成一段依次贯穿线路板、支架、联动片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按钮与线路板之间,第二弹性件连接在线路板与支架之间,所述联动片上形成与连接柱截面适配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开关,包括底托、设置在底托上的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按钮、设置在底托内且与线路板电连接的电磁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上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设置在线路板下方,所述支架顶面设置有动触点,线路板正对动触点的位置形成静触点,所述电磁脱扣机构上连接有联动片,联动片与支架形成连接,所述按钮向下形成一段依次贯穿线路板、支架、联动片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按钮与线路板之间,第二弹性件连接在线路板与支架之间,所述联动片上形成与连接柱截面适配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联动片会随电磁脱扣机构的动作连接在第一凹槽内或第二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片是一体成型且呈“7字型”,包括穿透部和连接部,所述通孔设置在穿透部上,所述连接部上形成连接槽,所述电磁脱扣机构包括静铁芯、动铁芯、连接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的铁芯弹簧,所述静铁芯固定在底托上,所述动铁芯靠连接柱的一端形成挡片,所述挡片连接在连接槽内,所述联动片与动铁芯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青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夏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