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28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分别安装有竖板和整合管,所述竖板和整合管的对向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固定齿轮,且竖板和整合管的对向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接有移动壳,所述移动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电动机一,所述电动机一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传动轴一,所述传动轴一的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壳外,且传动轴一的伸出端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连接。该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能够使得收束圈往复运动,调整了电缆芯,使得电缆芯排列整齐,提高了电缆缠绕效果,且装置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电缆芯,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防护
,具体为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进行电缆生产中,为了满足电缆在电磁屏蔽,绝缘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机构强度的特殊需要,往往需要在电缆线芯的外侧或内层绝缘层上缠绕一层或多层的具备特殊性能的防护带,从而达到改善电缆性能的目的;市场上的一般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只能对固定的一段进行缠绕,无法适用于较长的电缆,使得劳动强度增大,提高了工作成本,且一般的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无法对电缆芯进行调整固定,使得电缆缠绕效果差,从而带来了质量降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只能对固定的一段进行缠绕,无法适用于较长的电缆,使得劳动强度增大,提高了工作成本,且一般的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无法对电缆芯进行调整固定,使得电缆缠绕效果差,从而带来了质量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顶面分别安装有竖板(2)和整合管(3),所述竖板(2)和整合管(3)的对向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固定齿轮(4),且竖板(2)和整合管(3)的对向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的另一端固接有移动壳(6),所述移动壳(6)的内壁上安装有电动机一(7),所述电动机一(7)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传动轴一(8),所述传动轴一(8)的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壳(6)外,且传动轴一(8)的伸出端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9)与固定齿轮(4)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顶面分别安装有竖板(2)和整合管(3),所述竖板(2)和整合管(3)的对向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固定齿轮(4),且竖板(2)和整合管(3)的对向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的另一端固接有移动壳(6),所述移动壳(6)的内壁上安装有电动机一(7),所述电动机一(7)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传动轴一(8),所述传动轴一(8)的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壳(6)外,且传动轴一(8)的伸出端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9)与固定齿轮(4)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管(3)的上顶壁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上固接有滑块一(15),所述滑块一(15)的另一侧固接有链条(16),所述链条(16)上滑动套接有滚轮(17),且链条(16)的另一端固接有滑块二(18),所述滑块二(1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宇孙志心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宇光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