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画演示装置,包括:底板;投影仪组件,包括投影仪,设置在底板的一端;影幕组件,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影幕和用于固定影幕的影幕固定板,可受驱动转动地设置在底板的与投影仪相对的另一端;第一驱动装置,与影幕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影幕组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影幕面向所述投影仪且影幕固定板背向投影仪的第一竖立状态和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影幕面向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且影幕固定板覆盖在影幕上方的第一折叠状态。此结构的动画演示装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影幕组件收纳的第一折叠状态或使用的第一竖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影幕组件可以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收纳,避免在不使用时影幕上附着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画演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动画
,具体涉及一种动画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动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投影仪的动画演示装置,传统的投影仪以及影幕均为固定式安装,布料材质的影幕大多方便收起,但有些特殊功能的固体影幕板则只能长期暴露在外界,容易附着很多灰尘,从而影响影幕的观影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可折叠式动画演示装置,在不使用时将其折叠收起,避免落入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固定式安装的影幕长期暴露在外,容易附着灰尘,从而影响影幕的观影效果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折叠地动画演示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画演示装置,包括:底板;投影仪组件,包括投影仪,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端;影幕组件,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影幕和用于固定所述影幕的影幕固定板,可受驱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投影仪相对的另一端;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影幕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影幕组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面向所述投影仪且所述影幕固定板背向所述投影仪的第一竖立状态和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面向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且所述影幕固定板覆盖在所述影幕上方的第一折叠状态。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影幕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影幕固定板上,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在所述第一竖立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影幕固定板及所述底板均呈小于90°的夹角设置。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影幕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影幕组件的底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杆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设有所述投影仪的一端,其输出轴设置主动轮;第一从动轮,通过固定架支撑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方;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同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从动轮;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铰接。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第四从动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并与所述第三从动轮同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四从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三从动轮。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为皮带轮,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投影仪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投影台,所述投影仪固设在铰接固定在所述投影台上的投影仪固定板上;第二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投影台上,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投影仪固定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投影仪绕所述投影台转动;所述投影仪组件具有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投影仪与所述影幕面对且所述投影仪固定板背向所述影幕的第二竖立状态和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投影仪面向所述投影台上表面且所述投影仪固定板覆盖在所述投影仪上方的第二折叠状态。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动伸缩撑杆且在所述第二竖立状态时,所述气动伸缩撑杆与所述投影台上表面及所述投影仪固定板呈小于90°的夹角设置。可选的,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投影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向下凹陷的用于在所述第二折叠状态时容纳所述投影仪的容纳槽。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动画演示装置,包括:底板;投影仪组件,包括投影仪,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端;影幕组件,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影幕和用于固定所述影幕的影幕固定板,可受驱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与所述投影仪相对的另一端;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影幕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影幕组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面向所述投影仪且所述影幕固定板背向所述投影仪的第一竖立状态和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面向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且所述影幕固定板覆盖在所述影幕上方的第一折叠状态。此结构的动画演示装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影幕组件收纳的第一折叠状态或使用的第一竖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影幕组件可以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收纳,避免在不使用时影幕上附着灰尘。2.本技术提供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设有所述投影仪的一端,其输出轴设置主动轮;第一从动轮,通过固定架支撑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方;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同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从动轮;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铰接。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带动齿条直线移动从而驱动影幕组件折叠和竖立切换,结构简单。3.本技术提供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投影仪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投影台,所述投影仪固设在铰接固定在所述投影台上的投影仪固定板上;第二驱动装置,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投影台上,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投影仪固定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投影仪绕所述投影台转动;所述投影仪具有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投影仪与所述影幕面对且所述投影仪固定板背向所述影幕的第二竖立状态和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投影仪面向所述投影台上表面且所述投影仪固定板覆盖在所述投影仪上方的第二折叠状态。投影仪组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折叠或竖立,使得投影仪也可以在不使用时折叠收纳,不会辅助灰尘影响投影仪镜头的使用。4.本技术提供的动画演示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动伸缩撑杆且在所述第二竖立状态时,所述气动伸缩撑杆与所述投影台上表面及所述投影仪固定板呈小于90°的夹角设置。采用气动驱动伸缩从而实现折叠或竖立,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画演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画演示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和投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动画演示装置的影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固定块;3-第一连杆;4-影幕固定板;5-影幕;6-第二连杆;7-连接块;8-齿条;9-第四从动轮;10-第三从动轮;11-第一从动轮;12-第二从动轮;13-驱动器;14-主动轮;15-传动机构;16-投影台;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画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n投影仪组件,包括投影仪(19),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n影幕组件,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影幕(5)和用于固定所述影幕(5)的影幕固定板(4),可受驱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与所述投影仪组件相对的另一端;/n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影幕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影幕组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5)面向所述投影仪(19)且所述影幕固定板(4)背向所述投影仪(19)的第一竖立状态和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5)面向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且所述影幕固定板(4)覆盖在所述影幕(5)上方的第一折叠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画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投影仪组件,包括投影仪(19),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
影幕组件,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影幕(5)和用于固定所述影幕(5)的影幕固定板(4),可受驱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与所述投影仪组件相对的另一端;
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影幕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影幕组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5)面向所述投影仪(19)且所述影幕固定板(4)背向所述投影仪(19)的第一竖立状态和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所述影幕(5)面向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且所述影幕固定板(4)覆盖在所述影幕(5)上方的第一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幕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影幕固定板(4)上,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
在所述第一竖立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影幕固定板(4)及所述底板(1)均成小于90°的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上设有固定块(2),所述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块(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幕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影幕组件的底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杆(6)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画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器(13),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设有所述投影仪(19)的一端,其输出轴设置主动轮(14);
第一从动轮(11),通过固定架(21)支撑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方;
第二从动轮(12),与所述主动轮(14)通过传动机构(15)传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从动轮(11)同轴传动连接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百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