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9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涉及液晶显示组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散热条板的内位固定安装有灯条;散热条板上贴合有若干与导光板边侧限位配合的导光板顶块;导光板的边侧包括有导光板凸台;模组背板上设有与导光板凸台限位配合的背板限位柱;光学膜材中的反射膜片、棱镜膜片边侧包括有光学膜材凸台;模组背板上设有与光学膜材凸台限位配合的光学膜材限位柱;导光板的边侧配合设置有弓形弹片;弓形弹片上包括有位于导光板限制部位两侧的膜材避让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光学膜材、导光板等进行足够空间预留与固定配合,避免整机运输过程中因振动引起的膜材组件偏位以及点亮过程中膜材热膨胀产生的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具体为侧入式模组中的灯条、导光板、膜材、散热板的相关布局及固定方式。
技术介绍
随着超薄大尺寸显示设备应用,只有不断优化显示效果、结构,才能满足人们对显示设备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在以往的侧入背光模组相关结构中,存在导光板膨胀后内部空间不充足,在整机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导光板因空间不够引起了顶起液晶屏、灯条等现象;另外在运输过程中,振动导致的光学膜材等组件发生的偏移、下坠等现象,也会影响整个液晶显示的效果和品质。而本申请主要解决以往侧入模组因导光板膨胀后顶到液晶屏、灯条问题引起的不良问题;膜材无悬挂点往下坠落现象,相应降低售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从而通过对光学膜材、导光板等进行足够空间预留与固定配合,避免整机运输过程中因振动引起的膜材组件偏位以及点亮过程中膜材热膨胀产生的不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包括侧入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包括侧入式模组中的模组背板(1)、光学膜材(4),所述光学膜材(4)包括反射膜片、导光板、棱镜膜片,反射膜片配合装设在模组背板(1)上,所述导光板(7)配合装设在反射膜片上侧,所述棱镜膜片配合装设在导光板(7)上侧,所述模组背板(1)上锁定配合安装有散热基板(2),其特征在于:/n所述散热基板(2)的上侧部位设有散热条板(21);/n所述散热条板(21)的内位固定安装有灯条(3);/n所述散热条板(21)上贴合有若干与导光板(7)边侧限位配合的导光板顶块(31);/n所述导光板(7)的边侧包括有导光板凸台(71);/n所述模组背板(1)上设有与导光板凸台(71)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长边入光式模组结构,包括侧入式模组中的模组背板(1)、光学膜材(4),所述光学膜材(4)包括反射膜片、导光板、棱镜膜片,反射膜片配合装设在模组背板(1)上,所述导光板(7)配合装设在反射膜片上侧,所述棱镜膜片配合装设在导光板(7)上侧,所述模组背板(1)上锁定配合安装有散热基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基板(2)的上侧部位设有散热条板(21);
所述散热条板(21)的内位固定安装有灯条(3);
所述散热条板(21)上贴合有若干与导光板(7)边侧限位配合的导光板顶块(31);
所述导光板(7)的边侧包括有导光板凸台(71);
所述模组背板(1)上设有与导光板凸台(71)限位配合的背板限位柱(11);
所述光学膜材(4)中的反射膜片、棱镜膜片边侧包括有光学膜材凸台(41);
所述模组背板(1)上设有与光学膜材凸台(41)限位配合的光学膜材限位柱(12);
所述导光板(7)的边侧配合设置有弓形弹片(8);
所述弓形弹片(8)的两端侧都设有背板柱卡合弯板(81);
所述弓形弹片(8)的中部位置设有与导光板(7)限位接触的导光板限制部位(83);
所述弓形弹片(8)上包括有位于导光板限制部位(83)两侧的膜材避让部位(84)。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荣汤鹏飞项维军陈宁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