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313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以及气流泵,所述第一密封腔与气流泵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密封腔与第一排气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气阀关闭,将第二气阀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打开同时接通气流泵,气流泵将气体排入至第二密封腔内,密封活塞带动顶杆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向上移动,通过改变通入气流的量实现对探头高度进行改变,便于检测较高高度的可燃气体浓度,将第二气阀关闭,将第一气阀以及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打开同时接通气流泵,实现检测更高高度的可燃气体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可燃气体是指能够引燃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的物质,例如氢气、乙炔、乙烯、氨、硫化氢等,可燃气体具有气体的一般特性,一种组分的可燃气体称单一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气体的混合物称混合可燃气体,可燃性气体在相应的助燃介质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点火源作用下,能够引起燃烧或爆炸,可燃气体按照一定的流速从喷嘴喷射出,其燃烧速度决定于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扩散速度,目前在仓库中大多使用可燃气体检测的方法实现对气体监测,防止发生爆炸;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可燃气体检测设备大多为固定式,由于不同地点的不同高度可燃气体浓度不同,导致可燃气体检测设备局限性较大,适用性较差。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通过将第一气阀关闭,将第二气阀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打开同时接通气流泵,气流泵将气体排入至第二密封腔内,密封活塞带动顶杆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向上移动,通过改变通入气流的量实现对探头高度进行改变,便于检测较高高度的可燃气体浓度,将第二气阀关闭,将第一气阀以及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打开同时接通气流泵,实现检测更高高度的可燃气体浓度,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以及气流泵,所述第一密封腔与气流泵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密封腔与第一排气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与第二气阀,所述第一密封腔与第二密封腔底部均设置有密封活塞,两个所述密封活塞顶部均连接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顶部均连接有放置板,两个所述放置板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远离气流泵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竖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以及气流泵均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腔与第二密封腔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腔与第二密封腔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圆孔,两个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顶部连接有硬质管,所述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顶部以及硬质管底部均连接有探头,两个所述探头进气端均设置有保护罩。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气流泵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在对较高高度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时,将第一气阀关闭,将第二气阀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打开同时接通气流泵,气流泵将气体排入至第二密封腔内,密封活塞带动顶杆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以及探头向上移动,通过改变通入气流的量实现对探头高度进行改变,便于检测较高高度的可燃气体浓度,在对更高高度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时,将第二气阀关闭,将第一气阀以及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打开同时接通气流泵,气流泵将气体排入至第一密封腔内,密封活塞带动顶杆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以及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顶部的探头向上移动,通过改变通入气流的量实现对探头高度进行改变,便于检测更高高度的可燃气体浓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C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密封活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排气管;3、第二排气管;4、第二气阀;5、气流泵;6、顶杆;7、第二密封腔;8、放置板;9、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0、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1、第一密封腔;12、第一气阀;13、控制面板;14、密封活塞;15、保护罩;16、圆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11、第二密封腔7以及气流泵5,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气流泵5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2,所述第二密封腔7与第一排气管2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3,所述第一排气管2与第二排气管3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12与第二气阀4,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第二密封腔7底部均设置有密封活塞14,两个所述密封活塞14顶部均连接有顶杆6,两个所述顶杆6顶部均连接有放置板8,两个所述放置板8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0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气流泵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把手,便于拉动底座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第一气阀12、第二气阀4、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0、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9以及气流泵5均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3实现对第一气阀12、第二气阀4、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0、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9以及气流泵5控制;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第二密封腔7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挡块,防止密封活塞14将第一排气管2以及第二排气管3堵塞;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第二密封腔7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圆孔16,两个所述顶杆6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孔16内,圆孔16的设置便于将两个顶杆6安插至第一密封腔11以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11)、第二密封腔(7)以及气流泵(5),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气流泵(5)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2),所述第二密封腔(7)与第一排气管(2)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3),所述第一排气管(2)与第二排气管(3)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12)与第二气阀(4),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第二密封腔(7)底部均设置有密封活塞(14),两个所述密封活塞(14)顶部均连接有顶杆(6),两个所述顶杆(6)顶部均连接有放置板(8),两个所述放置板(8)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0)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腔(11)、第二密封腔(7)以及气流泵(5),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气流泵(5)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2),所述第二密封腔(7)与第一排气管(2)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3),所述第一排气管(2)与第二排气管(3)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12)与第二气阀(4),所述第一密封腔(11)与第二密封腔(7)底部均设置有密封活塞(14),两个所述密封活塞(14)顶部均连接有顶杆(6),两个所述顶杆(6)顶部均连接有放置板(8),两个所述放置板(8)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检测设备本体(10)以及第二气体检测设备本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气流泵(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仓库里可燃气体检测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第一气阀(12)、第二气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顺升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