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3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其中气体检测设备包括隔爆外壳组件、采集单元、分析单元和防爆接线组件,隔爆外壳组件设置有采集孔和穿线孔;采集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隔爆外壳组件内,能够采集通过采集孔进入的气体;分析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隔爆外壳组件内,且与采集单元可拆卸连接,分析单元用于分析采集单元采集的气体数据并传递气体信息;防爆接线组件连接于隔爆外壳组件的第一端,分析单元的模组线束穿过穿线孔与外部线束相连接,防爆接线组件能够封堵隔爆外壳组件的穿线孔,连接处位于防爆接线组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检测多种气体,隔爆外壳组件及防爆接线组件均为独立的防爆措施,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气体的应用深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害气体可分为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发生泄漏后遇到点火源便会引起爆燃,对环境、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而很多有毒气体中,不仅仅会使人引起中毒,还具备可燃性的。现有的气体检测设备按应用环境分为工业用与民用两种。民用设备为满足体积较小质量轻、美观的特性,将接线端留于设备外部且不具备防爆功能。如果发生可燃气体泄漏,其内部的电路通电后成为引爆可燃气体的点火源,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该类设备因使用环境单一且不恶劣,以及体积小的原因,设备厂商通常将气体采集模块都是与其他模块焊装连接,该类设备仅能够检测一种气体,不具有检测不同种类气体的功能。而且如果设备损坏,需要拆下所有模块,甚至将壳体破坏,维护十分不便。而工业用设备因应用场所需求的问题,通常会满足防爆性能。目前市场上此类设备均是将设备的所有线路和模块集中安装在设备的壳体中,仅留一个具备防爆性能的气体采集模块在设备外部方便后期维护。安装时需要打开设备才能接入外部通电和通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爆外壳组件(1),其设置有采集孔(131)和穿线孔;/n采集单元(2),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内,能够采集通过所述采集孔(131)进入的气体;/n分析单元(3),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内,且与所述采集单元(2)可拆卸连接,所述分析单元(3)用于分析所述采集单元(2)采集的气体数据并传递气体信息;/n防爆接线组件(4),其连接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的第一端,所述分析单元(3)的模组线束穿过所述穿线孔与外部线束相连接,所述防爆接线组件(4)能够封堵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的所述穿线孔,连接处位于所述防爆接线组件(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爆外壳组件(1),其设置有采集孔(131)和穿线孔;
采集单元(2),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内,能够采集通过所述采集孔(131)进入的气体;
分析单元(3),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内,且与所述采集单元(2)可拆卸连接,所述分析单元(3)用于分析所述采集单元(2)采集的气体数据并传递气体信息;
防爆接线组件(4),其连接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的第一端,所述分析单元(3)的模组线束穿过所述穿线孔与外部线束相连接,所述防爆接线组件(4)能够封堵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的所述穿线孔,连接处位于所述防爆接线组件(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2)包括气体传感器和线路板,所述气体传感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分析单元(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包括外壳(11)及端盖(13),所述外壳(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12),所述外壳(11)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的端盖安装槽(1121),所述端盖(13)密封连接于所述端盖安装槽(1121),所述采集孔(131)设置于所述端盖(13)上,所述采集单元(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2)内,且位于所述端盖(13)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3)的内侧设置有防爆网(14),所述防爆网(14)封堵所述采集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壳组件(1)还包括后盖(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超王昕张杰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翼捷安全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