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贵专利>正文

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1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包括降尘缸缸体,所述降尘缸缸体的上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设置滤网在降尘缸的上端,防止虫蝇进入降尘缸内影响对污染物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并且滤网与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滤网清洗方便,便于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
本技术涉及大气降尘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其中降尘监测又是大气环境环境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基层工作中,降尘监测是将圆筒形玻璃的降尘缸敞口放置于空气站屋顶,存在以下不足:一:虫蝇或树叶落入缸底,增加实验了因取出虫蝇带来的误差,导致实验繁琐而不准确;二:虫蝇落入缸底不好清洗,清洗比较麻烦,增加了实验难度,降低了实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设置滤网在降尘缸的上端,防止虫蝇进入降尘缸内影响对污染物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并且滤网与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滤网清洗方便,便于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包括降尘缸缸体,所述降尘缸缸体的上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滤网的四周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若干向下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的凸起,所述降尘缸缸体内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卡接。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滤网的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滤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滤网的中心,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滤网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降尘缸缸体包括上缸体和下缸体,所述上缸体和所述下缸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上缸体内。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降尘缸缸体的内径为14.5-15.5cm,所述降尘缸缸体的高度为30cm。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滤网的孔径为0.05-0.15mm。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支撑腿为橡胶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不少于4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设有滤网,并且滤网的孔径为0.05-0.15mm,能够有效阻止虫蝇等动物进入防尘缸的地步,不会影响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收集,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使实验减少了清除虫蝇的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二:本技术的滤网与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滤网上的动物尸体方便清洗,便于重复使用,操作简单,适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降尘缸缸体;11、上缸体;12、下缸体;13、凹槽;2、滤网;3、支架;31.支撑腿;32、凸起;4、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包括降尘缸缸体1,所述降尘缸缸体1的上端设有滤网2,所述滤网2与所述降尘缸缸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网2的四周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1连接的支架3,所述支架3设有若干向下支撑腿31,所述支撑腿31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1连接的凸起32,所述降尘缸缸体1内设有与所述凸起32相匹配的凹槽13,所述滤网2通过所述支架3与所述降尘缸缸体1卡接。所述降尘缸缸体1的内径为14.5-15.5cm,所述降尘缸缸体1的高度为30cm。所述滤网2的孔径为0.05-0.15mm。支架3向下延伸的支撑腿31设有4个,沿滤网2的四周均匀分布,支撑腿31为橡胶支撑腿,支撑腿31的底部设有凸起32,通过将凸起32卡接在降尘缸缸体的凹槽13内实现滤网2在降尘缸缸体1上的固定,其中支撑腿31的高度与凹槽13在降尘缸缸体1的高度一致。在污染物收集完成后,使用清水将滤网上的灰尘冲入降尘缸缸体底部,不影响后续对降尘的检测,由于滤网的孔径为0.05-0.15mm,可以使得降尘透过滤网进入降尘缸缸体内,而虫蝇不会落入降尘缸缸体内,而后用手或用镊子抓住滤网2轻轻摇晃,将凸起32从凹槽13内滑出,实现滤网2的拆卸,在将滤网2清洗完成后,可将滤网2与降尘缸缸体1固定,方便再次使用。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滤网2的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滤网2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位于所述滤网2的中心,所述支撑柱4的一端与所述滤网2连接,所述支撑柱4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尘缸缸体1连接。使用时,支撑柱4支撑滤网2在降尘缸缸体1的顶端固定,在完成污染物的收集后,使用清水将滤网上的灰尘冲入降尘缸缸体底部,便于后续对降尘的检测,将滤网2和支撑柱4取下,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清洗快捷。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降尘缸缸体1包括上缸体11和下缸体12,所述上缸体11和所述下缸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网2位于所述上缸体11内,在完成对污染物的收集后,使用清水将滤网上的灰尘冲入降尘缸缸体底部,由于滤网的孔径为0.05-0.15mm,可以使得降尘透过滤网进入降尘缸缸体内,而虫蝇不会落入降尘缸缸体内,而后将上缸体11和下缸体12拆开,对上缸体11内的滤网2进行清洗,并且对使用完成的降尘缸进行清洗,此时可分别清洗上缸体11和下缸体12,有利于清洗降尘缸缸体1的底部,使得清洁效果好,便于广泛使用。综上,本技术设有滤网,并且滤网的孔径为0.05-0.15mm,能够有效阻止虫蝇等动物进入防尘缸的地步,不会影响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收集,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使实验减少了清除虫蝇的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其次,本技术的滤网与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滤网上的动物尸体方便清洗,便于重复使用,操作简单,适于广泛推广应用。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尘缸缸体,所述降尘缸缸体的上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n所述滤网的四周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若干向下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的凸起,所述降尘缸缸体内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卡接;/n所述滤网的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滤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滤网的中心,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滤网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n所述降尘缸缸体包括上缸体和下缸体,所述上缸体和所述下缸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上缸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蝇新型降尘缸,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尘缸缸体,所述降尘缸缸体的上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滤网的四周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若干向下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的凸起,所述降尘缸缸体内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降尘缸缸体卡接;
所述滤网的下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滤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滤网的中心,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滤网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尘缸缸体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贵王宜滢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