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西东专利>正文

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05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包括壳体、励磁绕组和盒盖,盒盖卡设于壳体的上端后两者形成一封闭腔,励磁绕组容纳于封闭腔内,壳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套筒A且安装套筒A的下端面与壳体的下端面平齐设置,盒盖的上端中心设有与安装套筒A彼此套设连接的安装套筒B,壳体的底部匹配测量管设置,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过线孔,感应模块通过过线孔对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以使封闭腔具有密封防水作用,还包括磁轭和磁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励磁线圈、磁芯、磁轭放置于一封闭腔,再通过对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来实现防水,具有结构独立、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能够保证对称安装于测量管两侧的两个励磁绕组产生的匀强磁场与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
本技术属于电磁流量计
,具体涉及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
技术介绍
电磁流量计(EletromagneticFlowmeters,简称EMF)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造的用来测量管内导电介质体积流量的感应式仪表,主要由流量传感器和信号变送器两部分组成,流量传感器上的励磁线圈接受信号变送器传输来的励磁电流后产生磁场,测量管内流动的导电介质相当于导体,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信号,与被测导电介质流速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信号被信号变送器转换成直观的流量信号输出,以此完成对测量管内导电介质的流量计量。现有技术的励磁线圈是成对通过多个固定件对称且直接安装于测量管的两侧后完成磁场的产生,为了达到精确测量,需要磁场、导电介质流向和感应电动势检测电极三者相互垂直,但现有技术的固定件与励磁线圈之间没有任何定位或者限位措施,两个励磁线圈的对称安装主要依靠人工把握,很难保证磁场与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同时,现有技术的两个励磁线圈对称安装好以后,为了防水,为了减少漏磁和外界信号干扰,一般采用在励磁线圈外侧设置屏蔽罩或者直接将流量传感器的外壳制作成屏蔽罩,再将屏蔽罩与测量管进行整体焊接固定,以达到防水和屏蔽的效果,存在焊接工作繁杂、流量传感器外壳设计受限、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独立、安装简单方便的励磁绕组感应模块,能够保证对称安装于测量管两侧的两个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与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设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包括壳体、励磁绕组和盒盖,所述盒盖卡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后两者形成一封闭腔,所述励磁绕组容纳于所述封闭腔内,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套筒A且所述安装套筒A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盒盖的上端中心设有与所述安装套筒A彼此套设连接的安装套筒B,所述壳体的底部匹配测量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感应模块通过所述过线孔对所述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以使所述封闭腔具有密封防水作用。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限位片,所述励磁绕组刚好卡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两个限位片之间。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筒B的内侧壁具有方向朝所述安装套筒A设置的圆环台阶,所述安装套筒A套设于所述安装套筒B中后其上端面刚好抵接所述圆环台阶设置。优选的,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紧贴且匹配所述盒盖的内侧面设置后卡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盒盖之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轭卡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盒盖之间后其两侧伸出所述壳体与所述盒盖的卡设处至少5cm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轭为硅钢片。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磁芯,所述磁芯整体套设于所述安装套筒A与所述安装套筒B上后卡设于所述励磁绕组与所述盒盖之间。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芯为底部紧贴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且两侧具有凹形卡槽的板状结构,所述凹形卡槽匹配所述励磁绕组设置,所述板状结构紧贴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后其两侧通过所述凹形卡槽卡设于所述励磁绕组的上端。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芯为硅钢片。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套筒A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盒盖与所述安装套筒B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壳体和盒盖形成一个相对的封闭腔,再通过给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来达到对封闭腔中励磁绕组等特殊部件的密封防水作用,不再依赖外部配置的屏蔽罩,解决了屏蔽罩带来的流量传感器外壳设计受限、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弱化了外壳的作用,甚至可以不需要外壳,同时使励磁系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模块,不再需要焊接,安装变得非常简单方便;(2)本技术的壳体底部弧度与测量管弧度相互吻合设置,只需通过安装套筒提供的安装通道即可轻松将两个励磁绕组感应模块组成的励磁系统对称安装于测量管的两侧,且由于弧度的限位作用,容易保证两个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与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要依靠人工把握,很难保证磁场与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的问题;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独立、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能够保证对称安装于测量管两侧的两个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与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去掉盒盖和磁轭后的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磁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装配前各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盒盖3、磁轭4、磁芯5、限位片6、安装套筒A7、过线孔8、励磁线圈9、圆环台阶10、安装套筒B11、凹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包括壳体1、励磁绕组8和盒盖2,盒盖2卡设于壳体1的上端后两者形成一封闭腔,励磁绕组8容纳于该封闭腔内,以便后续对励磁绕组8等特殊部件采用整体灌胶方式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壳体1的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套筒A6且安装套筒A6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下端面平齐设置,盒盖1的上端中心设有与安装套筒A6彼此套设连接的安装套筒B10。具体而言,安装套筒A6和安装套筒B10的套设连接用于为本技术的感应模块安装于测量管上提供安装通道,具体为螺杆穿设于该安装通道中后两侧用螺母和垫圈将感应模块固定安装于测量管上。具体而言,安装套筒A6和安装套筒B10的套设连接还方便后续对励磁绕组8等特殊部件采用整体灌胶方式进行密封防水处理,防止漏胶。具体而言,安装套筒A6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下端面平齐设置可使感应模块更为贴合地安装于测量管上,还可使磁场更为紧密有效地作用于测量管内的导电介质上。壳体1的底部匹配测量管设置,即壳体1的底部具有与测量管相同的弧度设置,安装后两者贴合更为紧密吻合,使感应模块的安装变得简单方便,也使感应模块容易安装到位和保证安装到位,从而使对称安装于测量管两侧的两个励磁绕组8产生的磁场与测量管中导电介质流向的相互垂直,保证测量精确度。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过线孔7,本技术提供的感应模块通过过线孔7对壳体1与盒盖2形成的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以使封闭腔具有密封防水作用,从而使封闭腔内的励磁绕组8等特殊部件达到使用场景的技术应用要求,得以长期正常、稳定地工作。优选的,壳体1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限位片5,励磁绕组8刚好卡设于壳体1的内侧壁与两个限位片5之间,方便卡紧励磁绕组8,防止励磁绕组8随意晃动,影响测量精确度。优选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励磁绕组和盒盖,所述盒盖卡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后两者形成一封闭腔,所述励磁绕组容纳于所述封闭腔内,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套筒A且所述安装套筒A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盒盖的上端中心设有与所述安装套筒A彼此套设连接的安装套筒B,所述壳体的底部匹配测量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感应模块通过所述过线孔对所述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以使所述封闭腔具有密封防水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励磁绕组和盒盖,所述盒盖卡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后两者形成一封闭腔,所述励磁绕组容纳于所述封闭腔内,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套筒A且所述安装套筒A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盒盖的上端中心设有与所述安装套筒A彼此套设连接的安装套筒B,所述壳体的底部匹配测量管设置,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感应模块通过所述过线孔对所述封闭腔进行整体灌胶以使所述封闭腔具有密封防水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限位片,所述励磁绕组刚好卡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两个限位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B的内侧壁具有方向朝所述安装套筒A设置的圆环台阶,所述安装套筒A套设于所述安装套筒B中后其上端面刚好抵接所述圆环台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绕组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紧贴且匹配所述盒盖的内侧面设置后卡设于所述壳体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胡廷胜
申请(专利权)人:刘西东张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