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01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式冷却器,包括导流板以及通过过液腔安装在导流板两侧的进水导流腔和出水导流腔,导流板的顶部通过换热板安装有一端连接水泵输入冷却水的降膜装置,降膜装置在导流板上形成水膜;导流板平行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每个导流板对应设置有进水导流腔和出水导流腔,进水导流腔和出水导流腔上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相邻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之间分别通过接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喷淋水形成水膜,顺着板片向下顺,加速了蒸发速度;且水膜覆盖率高,不易结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式冷却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冷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传统空冷装置采用S型的翅片等降温装置,存在水垢残留的问题,此外,蒸发速递降温效率还有待加强。已公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10289201.0,专利名称: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申请日:2019-04-11,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顶部均与管箱内壁顶部焊接固定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上设有多个大小及间距符合流体流速均匀要求的小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一个保证液体流通并满足侧板承载力要求的孔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流板安装于管箱进水口处,承受进入管箱水流的直接冲击,并引导水流通过导流板上的小孔和特定流域,使进入管箱及管束内的流体分布均匀,显著降低不均匀水流及横向高速水流对基管及管箱内壁的冲蚀,有效的保护了管箱内壁和管束基管,延长管束使用寿命,实现了保护间接空冷系统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膜式冷却器,包括导流板1以及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1)以及通过过液腔(2)安装在导流板(1)两侧的进水导流腔(3)和出水导流腔(4),所述导流板(1)的顶部通过换热板(5)安装有一端连接水泵输入冷却水的降膜装置(6),所述降膜装置(6)在导流板(1)上形成水膜;/n所述导流板(1)平行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导流板(1)对应设置有进水导流腔(3)和出水导流腔(4),所述进水导流腔(3)和出水导流腔(4)上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7)和循环水出口(8),相邻所述循环水进口(7)和循环水出口(8)之间分别通过接头(9)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1)以及通过过液腔(2)安装在导流板(1)两侧的进水导流腔(3)和出水导流腔(4),所述导流板(1)的顶部通过换热板(5)安装有一端连接水泵输入冷却水的降膜装置(6),所述降膜装置(6)在导流板(1)上形成水膜;
所述导流板(1)平行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导流板(1)对应设置有进水导流腔(3)和出水导流腔(4),所述进水导流腔(3)和出水导流腔(4)上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7)和循环水出口(8),相邻所述循环水进口(7)和循环水出口(8)之间分别通过接头(9)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由多个上下依次设置的导流板本体(10)组成,所述导流板本体(10)上下连接端面上均设置有卡槽(11),多个所述导流板本体(10)之间通过卡槽(11)内设置加强筋(13)连接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冷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哲仑
申请(专利权)人:方诺传热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